APP下载

创设主题性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2020-12-18俞晓燕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指导策略区域活动

俞晓燕

摘 要:笔者以观察捕捉本班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内容、话题等为线索,进行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创设,尝试打通区域活动之间的联系,探讨其指导策略,以发挥区域活动对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整体效应。

关键词:区域活动;指导策略;幼儿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63-01

《纲要》提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意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通过操作与环境材料互动的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我们思考:如何开放区域活动的实施,促进幼儿多元的发展。

1.引发主题性区域的内容,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线索,发现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自由活动中,幼儿在玩纸飞机时,对纸张的微妙差别引发讨论:这些纸有点不一样;什么样的纸折出来的飞机飞得快……教师发现幼儿对纸的特性、作用感兴趣,考虑以纸为线索开展区域活动。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对在草地上拾到的落叶爱不释手,还与同伴比较着各自找到的树叶的不同……教师从中了解到幼儿对叶子外形特征的探究需求,酝酿以叶子为线索,开展区域活动。

第二,诱发幼儿对主题性区域活动内容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开展“影子”的主题性区域活动前,教师会在户外活动中背着阳光跳绳,跳一跳、停一停、看一看,教师的行为会吸引来好几个孩子,他们也尝试做运动,和影子做游戏。这样,教师引发他们对影子现象的关注,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以影子为主题的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如当我们发现幼儿对汽车的兴趣时,教师可组织分享交流,并展示交流,使幼儿对接下来开展的主题性区域活动“汽车”跃跃欲试。

教师通过自身行为、分享交流、环境营造等多种方式诱发幼儿的兴趣,容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主题性区域的发展和丰富奠定基础。

2.开放主题性区域的材料投放,支持幼儿的自主表达表现

第一,多形式的材料投放,为幼儿提供自主表达表现的机会。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影子”时,教师捕捉、拍摄幼儿寻找发现生活中各种影子的情境,把它们打印出来,或是鼓励幼儿运用简单图谱的绘画、制作等,制作成小书“我和影子做游戏”,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各种各样的影子,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影子现象的认识。

第二,动态变化的材料投放,丰富幼儿自主表达表现的形式。在大班美工区的“纸艺创作”中,教师观察到多数幼儿使用彩色打印纸和图画纸进行绘画、折纸,便尝试丰富材料的投放,增加投放宣纸、砂纸、吹塑纸等,引发幼儿开展染纸、砂纸画、版画等活动,丰富幼儿对纸的种类和作用的认识;引导幼儿收集纸制品材料,如:信封、纸杯、纸筒等,添加投放多种辅助材料。于是班级的美工长廊上,出现了形态不同,造型不一的信封纸偶、纸袋娃娃、纸杯动物等纸制品作品……教师随着幼儿画、折、剪、染等动手能力的发展,逐漸添加不同纸张、纸制品、辅助材料等,促进幼儿根据制作需要选择小同材质的纸品,提高表征事物的能力。

3.拓展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内容,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

第一,以问题为线索推进相关区域,发展幼儿的相关能力。如在主题性区域“影子”活动中,幼儿通过阅读小书《我和影子做游戏》和绘本《影子和我》,积累了对影子现象、影子形成的认识,萌发了问题“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于是,教师在科学区中投放暗箱、电筒、各种物品等,开展“我来造影子”活动,让幼儿自己照射形成影子,玩会变的影子、手影游戏等,从中获取有关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关系的经验。当幼儿通过“影子为什么会变化”的探究,积累了控制光源距离、方向,变化影子的大小或左右方向等经验时,又产生对“影子有什么用”的好奇心。于是教师开展了“有趣的皮影戏”活动,提供皮影戏幕布,让幼儿制作皮影戏小人,控制光源让角色移动、变化,皮影戏表演就成了班级剧院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第二,从一个话题下多角度铺开主题性区域内容,支持幼儿对问题的深度探究。如在“纸”的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教师由美工区纸品制作的不同线索,引发了与不同区域的联系。围绕问题“为什么宣纸进行染色容易成功”开展“纸盒搬家”“纸船过河”活动等,引导幼儿比较感受纸的吸水性,促进幼儿对纸张特性的进一步探究;当幼儿制作了各种纸艺作品后,教师及时创设小舞台,吸引幼儿将作品巧妙移置到表演区进行操作讲述,促进幼儿讲述能力的发展;当幼儿萌发“纸从哪里来”的疑问时,教师创设了资料角,引来一批孩子到语言区共同收集资源、查阅资料,了解纸的发展;当幼儿了解了纸的制作方法后,教师在科学区提供了纸屑、脸盆等,引发幼儿动手制作纸浆的愿望。幼儿体验纸的制作,并把做好的纸浆送到美工区进行纸浆画、纸浆脸谱等的制作……

4.小结

在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组织巾,我们认为,教师要转变对区域活动的认识,抓住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灵活安排各区域的设置,开放材料的投放等,不断观察分析、机智应对,探讨适宜本年龄班、本班幼儿需要的主题性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实现围绕一个话题,由一个区域向其他区域的推进、拓展、延伸,区域活动之间积极互动,发挥整体效应,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多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居玲玲.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

[2]吴晓梅.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J].宁夏教育,2017(12)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指导策略区域活动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
废旧创美活动的实施与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