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指导,让外来务工子女健康成长

2020-12-18邵小菊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音乐策略

邵小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农村人都选择进城务工,也因此出现大量的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心理和城市子女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也渴望接受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师应运用积极因素和方式疏导外来务工子女心理,最大限度改善外来子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实现真正意义层面健康成长。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运用心理指导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健康成长策略,望给予教育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心理指导;策略;音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04-02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一直是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更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务工子女处于青春期,因受家庭环境影响,普遍出现内向、不善言谈等情况,一旦没有及时处理则会形成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正常成长与发展。当前教育部门倡导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理念,要求教师打造和谐、平等的教育环境,必要时可采取其他辅助措施,促使外来务工子女走出消极心理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从而为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1.发挥语言优势,促进健康成长

外来务工子女受各种因素影响,其心理较为敏感,普遍存在自卑消极、倔强逆反、自由散漫等情况,正因如此教师不能随意说出每一句话,体现规范语言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外来务工子女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贯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基于此整理出不同性格特征学生语言沟通技巧。针对性格强势的学生,和其语言沟通时不能急于打压,如果直接打压则会引起学生逆反心理,那么语言沟通就失去应有的效果,应向顺着学生的思维逻辑,先让学生讲述自己做过最为得意的事情,之后为学生分析做这件事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逐渐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向过渡,借此改变学生错误心理和行为。面对性格内向和不善表达学生,教师则需善于运用语言鼓励,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沟通切入点,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侃侃而谈,此时教师再顺势结合学生近期表现和其沟通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这种语言沟通方式较为缓和,较易被学生接受,自然可获取预期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应尽可能减少负面词汇运用,善于运用规范性语言。

例如,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能惯性运用以往喜欢采取的否定句,则转为运用客观词汇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并督促学生改正。外来务工子女情绪较为敏感,教师在转化学生不同情绪时应发挥语言感染力优势作用,并通过观察学生在沟通时形成的面部表情和情绪。部分学生情绪较为敏感,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语言沟通时多加留意。如果无法合理转换学生负面情绪,可能会在现有的矛盾上加剧矛盾,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通过规范化语言艺术能达到缓解矛盾目的,更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处事心态。通过发挥语言优势能让外来务工子女正确认识自己,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应善于表现自己。例如,在音乐教学活动上,当演唱某首歌曲时,教师就可挑选外来务工子女上台演唱,当对方因羞怯不敢开口时,教师则可带领其他学生积极鼓励对方,使其树立自信心,改变之前存在的自卑心理。

2.善于赞赏学生,促进健康成长

虽然外来务工子女是一类群体,但其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会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名学生,在学习某个阶段时会因理解和掌握程度而导致成绩出现上下起伏。对此,教师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心理指导时应始终坚持公平公正态度,不能因学生成绩好坏对其偏袒,为学生树立公平与客观的教育者形象,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并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需明确告知其不能骄傲自满,应潜心巩固,向更高的台阶迈进。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采取鼓励态度,借助科学合理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尊重,最重要帮助学生寻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并借此解决问题。当学生看到问题并非想象中那么复杂困难时则会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可制定跟踪手册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家访和一对一沟通交流形式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家庭情况将其记录到跟踪手册当中,便于之后出现相同的问题时能快速解决。必要时结合自身管理经验为学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需对学生合理赞赏。虽然外来务工子女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但是内心也有着较强的竞争心,普遍希望得到教师、家长或其他学生的赞赏。再加上在跟随父母进城之前,生活环境和城市相比有着较大不同,性格特征不可避免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在心理指导中采取相同的方式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更抑制外来务工子女个性发展。对此,教师在心理指导中应结合外来子女性格特征对其合理赞赏。先和学生积极沟通,借此明确学生性格特征,同时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完成课外作业情况了解其性格特征,之后结合种种反馈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再选取适当的语言赞赏学生。喜欢听到赞赏的学生会因此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但要合理把控赞赏的度,避免学生过于骄傲而失去应有的学习态度。

3.巧借音乐知识,促进健康成长

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外来务工子女开展心理指导,其中音乐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该学科最为显著的特征即轻松愉悦。尤其音乐作品能寄托人的思想与愿望,更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如果想要消除外来务工子女自卑封闭心理,就可为其打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务工子女感受到自身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教师设置的多元化音乐实践活动,提升自信心。教师在上述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外来务工子女面部表情和学习表现,当学生完成演唱后,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在此过程中的闪光点,委婉提出在音乐演唱中存在的不足,再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外来务工子女放下心中压力,之后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与此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身喜欢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唱跳皆可,甚至可以表演当下流行的歌曲串烧,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在音乐表演活动可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编歌曲,发扬个性,促使学生在表现自我过程中强化创造力,体验音乐特有的魅力。

教师通过分析外来务工子女情况得知,该群体存在如封闭、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正是这种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其正常交往和学习以及生活,降低学习效率。因而教师应注重关注外来打工子女心理变化,切实了解其心理需求,让其对教师敞开心扉表达想法和需求,有利于提升教师心理指导效果,还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音乐学科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高贵气质以及良好精神品质的学科。将音乐知识引入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指导,需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并能在此过程中与音乐形成情感共鸣。当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就会站在音乐视角发现生活的美好,提升艺术修养的同时对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外来务工子女就读比例因城市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而越来越高。此类群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心理存在一定问题,因而需要教师广泛重视。在开展心理指导时应充分结合外来务工子女身心特征,选择较易被学生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切入,从而有效改善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慧珍.单亲家庭子女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以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中学学生为例[J].商情,2018(49)

[2]宗成慧.外來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新智慧,2018(34):22

猜你喜欢

音乐策略
奇妙的“自然音乐”
我的手机在哪?
音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