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0-12-18杨琼杨朝斌

大学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双一流建设

杨琼 杨朝斌

[摘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学作为探索真理、积累知识、培养品格的策源地,在担负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等重要使命的同时,也因中西文化交融、社会功利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精神建设形式化、校园环境缺少规划性、宣传被动等问题。该文审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大学精神的坚守、校园的整体建设、宣传形式多样化等方面来探讨其对策。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大学文化;大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12-0040-04

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推行后,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和推进,我国将有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文化作为大学发展的灵魂,发挥其精神引领作用,使大学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以大学校园为载体,由大学人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大学文化建设既要有历久弥新的文化积淀,又要有动态、创新的发展规划,从多方面来传承和弘扬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每一所高校都有她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她诞生、成长中逐渐形成的,高校通过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来体现其独特的办学特色以及社会影响力。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发展平台,以教和学为发展基础,以传承和创新为发展方向,以精神和物质为发展结果的文化系统。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克服症结、把握机遇,是我们当下应该探讨的问题。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大学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在高校的发展中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特别是在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纵观一些高校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校,无不担负着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总体方案》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淀物,大学所需要传承与弘扬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在筛选后所留下的精华,包含思想、观念、习惯、语言、文字、风俗、艺术、礼仪、物态等方面。高校将传统文化精华传承下来,保证了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的今天,能够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保留下来,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深厚素养、优良人格的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

高校对于社会而言,是文化领域的领航者。大学作为人类的精神阵地,是一座净化人们心灵、开阔人们眼界、引领人们思考的神圣殿堂。在大学里,自由、创新、独立、求真成为主流思想,大学也进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领航者和践行者。蔡元培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引领,即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1]。大学作为指引人类社会发展的殿堂,不仅要培养思想、传播学识,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提供一个道德的指向牌,为培养合格的公民提供一个践行模式,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

(三)全方位提升大学的综合品质

1.有利于培养服务社会的各类人才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大学文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春风化雨的作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尽相同,但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大学文化就在影响着每位学生。这种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本遵循,最终将大学独特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上,并在其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影响学生的一生。这种精神品质会给其留下难忘的印象,当其走向社会时,这种自豪感则会油然而生。作为大学文化的受益者,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有多于常人的忧患意識,观察问题更能高屋建瓴、洞察本质,最终成为社会公众的师表。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某某人”(如“北大人”),这就让在校的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对于母校的留恋之情和崇敬感大大提升。

2. 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与自豪感

《总体方案》对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聚集世界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因此,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精神领域相对开放、制度相对合理、发展相对开阔的平台。教师的发展受到大学文化的影响,底蕴深厚的大学,不仅培养了优秀的学生,更造就了一批批眼光独到、思想开放、意识前瞻、态度端正、初心如一的大学教师。教师在这样的大学中,会提升信心、增强归属感,并作为学生的引路者将这种思维模式、精神信仰传递给学生,对大学文化的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

3. 有利于增强学校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大学不仅仅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更是一张重要的社会名片,是让人们引以为豪的标志。国内外知名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所具有的感召力会不断地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聚集在其门下。这些具有优秀品格的师生又进一步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提升大学的知名度,维护大学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有效地促进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形成强大的办学合力。当国内一批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后,又会激励师生再接再厉,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我国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摇篮,其使命是要为社会输送既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又要有思想、有头脑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建设以及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暴露出各种问题。

(一)部分大学教师在教学环节投入不足,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学是基础,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在传统教学中,考评机制及职称晋升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开展课堂教学时不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升,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影响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双一流”建设。

(二)部分大学的文化建设偏重形式

大学文化建设在被重视的同时,也被视为提升学校水平或形象的手段,因此,大学文化存在“为了建设而建设”的现象。有些大学在学习、模仿优秀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只重其形而不重其魂,没有认真地思考大学所蕴含的真正精神是什么,以及自己所要发展的方向、自己独有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而仅仅是对其外在形象进行复制,这种模仿势必会使大学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无法体现其本质的精神内涵。

(三)部分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整体规划不够理想

世界著名大学大都被世人所崇拜和向往,因此很多大学在建设校园时,就会或多或少地对世界名校中的某些元素比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筑物设计、校园环境等进行效仿。我国一些大学在校园环境建设特别是已建校园的再建设中存在随意性明显、规划目光短浅等问题。这种忽略整体规划质量的建设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无法使美观性与实用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大学校园环境建设不够理想,从而影响到大学文化建设的效果。

(四)部分大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宣传监管不到位

随着当前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也开始尝试多渠道宣传。但是,由于信息来源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呈现宣传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对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宣传不够,或者遭受负面舆论的影响。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引進高瞻远瞩、德才兼备的教师

竺可桢认为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大学文化的优劣,全看教授品格的优劣。假设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这样的大学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养出博学敦行的学者[2]。教授和优秀人才是大学的中心,也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吸纳优秀的教师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优秀的教师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可以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二是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维,有自己独到的合理的思考模式;三是具有优良的品德,用自己正直的人格、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敢于担当的责任心来影响学生。只有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才能培养出特别优秀的学生,推动更多的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2.优先发展学科领域特色专业

国内外的知名大学多为百年老校,无论从校龄资历上还是文化积淀上,都不是一般的后起大学所能企及的。因此,普通大学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就要以国家重要需求为导向,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坚持从专业建设上下功夫。有实力的大学要努力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比如清华大学的材料科学专业、香港大学的医学专业、长春理工大学的光学工程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等均凭借其专业优势成为相关领域的佼佼者。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在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同时,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大学智库,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高服务国家决策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

3.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大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材。要将立德树人贯穿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富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品质和人格。学生在大学不仅仅要学会专业知识,在所研究的领域里积极追求探索,还要通过教师的引领慢慢形成严谨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务实的态度,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品格。学生经过这样的大学之旅,容易形成文化自觉,从而养成大学文化性格。而当这些学生走向社会时,体现在他们身上的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人格魅力就有可能被人们贴上“某某人”的标识。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光环和自信使他们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二)捍卫大学精神,回归大学之道

大学精神从未消失过,这种精神信仰一直在我们身边,如崇尚自由和民主,坚持独立和包容,秉承批判和创新,追求真理和科学,心怀祖国和人民,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只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弱化的趋势,但我们要明确一点,大学精神既是历史文化也是时代智慧,值得每一位大学成员来捍卫和坚守,他们有责任传承与发展大学文化,并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学之道的回归,应该从每一位教师开始,毕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言行、思想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是学习与传承的典范。在社会纷繁复杂的今天,如何当好典范,是每一位大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社会和大学又要为大学精神的回归营造良好的氛围。首先,社会应该给予大学宽松的环境,尊重大学办学规律,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除了需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外,更需制定合理的制度,充分尊重科研和学术的发展规律,为其提供相对宽松的空间和经济支持,为其追求真理提供更多可能性。只有主客观条件同时满足,大学精神才会得到更好体现、发扬和传承。

(三)因势利导,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环境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给人以视觉印象的形象工程,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1.整体规划,打造具有大学文化风格的建筑物

国内外富有大学文化的知名大学的建筑,总给人以历史感和文化厚重感,而且每个时期的大学建筑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比如我们国家的大学建筑是在书院建筑的基础上,先后融入了美国学院风格(校园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建筑形制上采用大屋顶和传统木建筑的立面构件意象)、苏联学院风格(有宏伟的主教学楼,宽阔的楼前广场延展至学校正门,形成中轴对称的布局)[3],直到今天,这些建筑仍闪耀着夺目的光彩。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发展,很多大学开始向郊区发展,因而在布局上就要合理规划,应以校园视野的开阔性和通透性为原则,在以轴线为主、分支为辅的基础上,可依地势而建,也可借“水系”来安排建筑物。建筑物的风格可以突出本地区或者本民族的特色,从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展现其独创和完美的意境。

2.因地制宜,选择艺术感强的植被

植被在校园环境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此,在校园设计之初,应根据当地的水土、气候来选择合适的植被,在宽阔的主要路段上种植同一树种。可以选择主干端直、树冠整齐、成荫效果好、生长速度适中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如樟树、银白杨、法国梧桐、洋槐等,使校园既深邃又通透,给人以厚重感。同时,植被色彩的合理搭配也会提升校园环境的视觉效果,比如可合理搭配梅花、樱花、合欢、银杏等花木,使其在不同的季节呈现特有的柔和感。同时,校园也应该有适量的大面积草地,以增强校园的空间感。

3.挖掘特色,创造凝聚人心的视觉識别系统

视觉识别是指将抽象的文化进行统一的视觉识别表现和标准化、专有化,包括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这种视觉识别在大学中,对内可以赢得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大学的凝聚力,对外可以树立大学的整体形象,不断强化受众的意识。国外大学在这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一些名校的视觉识别符号不仅被世人所知,更提高了其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力,而我国大学的视觉识别系统普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将我国大学的文化魅力更好地加以展现,视觉识别系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设计本校的视觉识别符号时,要以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为核心,来打造其独具特色的视觉识别系统。大学在设计标志、标准字、标准色、辅助图形、信封、灯箱、环境指示系统等时,要以本校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展现本校的独有文化和地域特色。因此,一套完整、独特的大学视觉识别系统不仅能更好地彰显这所大学的魅力,还能够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在“双一流”建设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重视构建新媒体矩阵体系,提升大学文化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和手机成为当前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大学文化的展现和传播也受到其影响,新媒体以图、文、声、像等复合形式来展现大学生的观念、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通过新媒体,大学文化可以调动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入其内心并形成内在行为规范;对于已经毕业的校友,可以增强其自豪感和归属感,保持其在校期间的本色,让自己成为母校的代言人;而当社会人士通过新媒体了解大学的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同时大学文化也会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新媒体成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辅助宣传方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信息化时代给大学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的公众平台要加强信息的筛选和监督,将正确的信息和正能量的信息传播出去,使新媒体充分发挥其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网络宣传窗口的作用。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4]。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应当以人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大学文化。

[ 参 考 文 献 ]

[1] 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60.

[2] 张晋衡.大学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211.

[3] 孙振亚.高校建筑的复合化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10.

[4] 艾伦·布鲁姆.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缪青,宋丽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64.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双一流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论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战略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