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化“小舟”甘做“摆渡人”

2020-12-18仝玉梅

中小学校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舟全镇骨干教师

□仝玉梅

笔者现在任教的郓城县潘渡镇初级中学,拥有美好的历史记载——“潘溪晓渡”。自担任潘渡镇初级中学校长以来,努力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高质和有效的教育,让学校获取优质的发展,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成立名师工作室,努力创新集体备课模式

2016 年11 月,笔者评为菏泽市名师人选之后,成立名师工作室,在全镇精选40 名骨干教师,以小学数学学科牵头,引领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等学科教师,组建骨干教师团队,努力创新集体备课模式,以提升全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致力于“强师能”与“促发展”。

首先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开始,进行集体备课,把全镇教师按照任教年级和学科,分成十六个教研组,名师工作室成员分别担任教研组长,每个教研组都建立微信群,形成“网上集备+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集体备课模式。集体备课流程:集备通知—教研组长分任务—主备人初备—主备人发送初备电子稿—各备课组网上交流—形成初稿—面对面交流—形成定稿—审核—形成共案—全镇共享—形成个案—课堂使用—形成补案。

名师工作室带领十六个备课团队,利用周末进行面对面交流、集体备课。团队成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聚到一起搞教学研究。每一次集体备课前,全体教师先集合到报告厅,一起梳理集体备课的流程,学习新的课堂教学理念。面对面交流时,要求“主备人”以说课的形式,展示每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分层设置等环节,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主备人”及时记录备课组教师好的教学建议,再次修改初稿进行复备,最后再审把关,把语数外学科从1—6 年级每一课时都审一遍。

上述集体性教研活动,利于提升教育教学实效,引发教师之间智慧的碰撞,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经验;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核心素养体系下更实用的教案,以创新的教案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从而全面育人、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利于学科组乃至全镇学术氛围的形成,提速教师专业化成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整体素养得到发展,从而达到真正育人的目标。

通过诸多途径的培养,努力让五分之一以上的青年教师,成为县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让二分之一以上的青年教师,在县市等各类优质课和展示课等比赛中获奖;让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所授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教师。作为校长,正如历史传说中的“潘溪”,当好青年教师发展的“摆渡人”,努力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出点子”“指路子”“架梯子”和“搭台子”。

近些年来,全镇教师集体备课工作做得扎实有效,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教育教学质量跨入全县农村学校前列,获得县教体局领导的重视,以及县电视台的专访,在全县推广潘渡镇的先进教学教研经验。2017 年,整理集体备课教研资料,申报、立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7 年度教学专项课题——“基于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备课方式研究”。

二、打造“自主合作生本愉悦”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全镇教师共同“走向”卓越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近些年来,学校一直把《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去求知、探讨,展开智慧碰撞,共同体验知识的形成,分享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促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包容、感恩,更学会正确地评价与欣赏他人。课堂上孩子们会用稚嫩的声音说:“同学们,请往这里看”;“我觉得xx 同学的意见是对的,我还有补充……”;“请问xx 同学,你……”等。上述生生互动的交流方式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发言的勇气,慢慢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价值观,由此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镇15 个小学的教师积极响应,由此全镇学校逐步告别单一的授课方式,共同打造“自主合作生本愉悦”课堂教学模式。在引领全镇学校共同打造“自主合作生本愉悦”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带领工作室成员制定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遵循低起点、小步子、求变化的工作方式,试着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在全镇组建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学校课程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团队,利用晒课、赛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观摩,研究课堂模式,由此细化到“新课程”理念的融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落实、教师教法的改变,以及现代教育资源的利用等。课堂教学观摩具体划分为如下两个流程,即执教教师:学习理念(学习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备课—形成个案—校级公开课—镇级公开课—自评—互评—课堂实录与评析;听评课教师:打印执教教师教案—书写听课记录—填写《听评课反馈表》(含优点、存在问题、评课建议、个人收获心得)。

每学期,带领全镇教师进行三至四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一次都设置主题,比如骨干教师展示课、同课异构、结对帮扶课、新老师亮相课、我的模式我的课等。各学科教师培养周期为一个学期,确立如下培养模式:第一轮课堂教学观摩,评出乡镇级优课,锁定优课执教人;第二轮课堂教学观摩,邀请教研室教研员深入课堂,进行现场指点,促进执教人快速形成自己的生本课堂模式;第三轮进行展模课,形成执教人“生本愉悦”课堂模式,进行镇级引领推广。上述集中培养模式促使教师新秀迅速成长,并且及时吸纳到每个学科的名师工作室,作为全镇教育教学的教师资源,由此发挥引领与辐射作用,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而引领全镇教师共同“走向”卓越。

猜你喜欢

小舟全镇骨干教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捉迷藏
喝水
别催别催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逛超市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