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
2020-12-18王田库
□王田库
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变与不变”“动与不动”“通与不通”的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变与不变”的理念是有效教学数学的思想保障
“变与不变”是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随学生角色的转化而变化,这是数字信息与互联网交织构建的新环境对教师教学产生的新要求。笔者认为,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或丰富,或简单,或立体空间发展,或单线平面发展,将定势导向学生的评价水平和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而其中正好渗透着“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思想:
第一,教师变,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变。这里的“变”是改革,是推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对自身的改革应先行于学生。首先,应激发教师自身活力。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盘活教师激励机制,让教师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变化中求进步,学生在教师活力的影响下,学习力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其次,应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用不断向前发展的教师影响并塑造变化的学生。作为数学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通俗地说,就是能变通的数学教师,才能培养出发展中的学生,才能影响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形成。随着互联网愈来愈深入到教育教学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需求也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应随时代而“进化”,那些“一本经念到老”的做法已远远被时代淘汰。当下,数字信息、智慧工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层出不穷,并对我们的教育管理、教学环境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教学水平与思维方式,而且还要在这些方面不断吸取新理念、新技术,并能将这些新理念、新技术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更鲜活、更灵动。
第二,学生变,课堂组织结构不变。这里的“变”是发展与培养,有广泛的含义:首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层次分布在变。好、中、差、优成绩在变,学生对不学、弃学、厌学、逃学、滑学等性质态度在变,偏文偏理的爱好兴趣、学科均衡程度在变等等,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同一课堂下赋予他们有关数学概念的不同的含义与理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获得感。其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变。学生的心理随生理的成长而成熟,他们在成长中受到来自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的影响,更会受到来自社会思潮、互联网平台内容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在不同时段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对数学思维的构建深度和宽度都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给学生施展无限的数学空间,展现一堂或真实有巨大潜力的课,或能提升学生能力的课,或真正能走进学生心灵的课,或能发展学生思维的课。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魅力课堂,用激情与气质影响、感染、呼唤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可掌握适合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三,数学问题千变万化,但其中渗透着数学的思维方法不变。纵观丰富多彩的数学内容,其中有数的运算问题、函数方程问题、图像坐标问题、点线面问题、圆与概率统计问题等等,在数学教学中,围绕着数与形的问题交错辉映,层层叠叠,千变万化,但都是以解决数学问题而呈现的,教师在教学中,或一次讲清楚;或反复讲,灌输数学的某种理念;或精准练,强化练,题海练,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某种习惯;或设疑,或互动,或生活再现,或真情呵护,以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某种逻辑思维。但是,在数学课堂中,无论呈现什么数学问题或怎样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表象,渗透其中的数学思维方法才是核心。教师要帮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
二、“动与不动”的教法是有效教学数学的路径指引
“动与不动”是数学教法的问题。“动”是数学教师的课堂操作与组织,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联动和滚动,使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得益彰。建造高效课堂的“动”,就是紧抓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或问题、或情境、或现实生活、或真人轶事等,这些素材所具有的引人入胜,旨在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动”,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各种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厘清思路,以达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充分拓展学生思维,把学生的静思、学生的内心以及学生建立的数学框架和形成的数学应用能力,有机地巩固并得以提高。“动与不动”是由外到内,由数学问题到应用能力交错映衬的辩证统一:
第一,动与思有效结合。思维是行为的先导,学生做什么或怎样做,关键在于学生如何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杜绝“填鸭”“满堂灌”“播幻灯”等“唯我陶醉”的单向模式,应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思维,并用提问、分组、情境、演示、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呈现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这样,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有序实施“教什么”和引导学生“学会什么”,学生在有效思考中明确“为何而动”和“如何而动”,才能有效地盘活学生内心不动的要素,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效应,让数学知识学得快而又灵活。
第二,动与静有机互补。“不动”是静,是“动”的度在学生认知上的延伸和应用。数学课堂动静相宜,思考与参与相统一,这是教师的组织与学生的学习穿插交织的“进行曲”,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阶段。数学课堂是“活”的,是“动”的,但“动”的度应防止过犹不及,适当时刻,学生必须安静下来参与思考,或沉淀思维,或回味知识,从而进行更有深度的知识建构与升华。教师要营造“不动”的氛围,在“动与不动”的互变交错的实践过程中,与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这样,师生在课堂才能有效互动交流,才能让数学课堂取得师生都满意的效果。
三、“通与不通”的学法是有效教学数学的根本归宿
“通与不通”是数学学法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这个平台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有质量的数学教育,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先要让学生爱学,发展到想要学,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将学生引到学习数学的轨道上来,则是“通”。而逆向学生主体的发展,违背数学学科思想原则,在枯燥无味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不会学、不想学甚至不要学等现象,则视为“不通”。“通”是有活力、有生机的,是无限能量的涌动积累;“不通”则是点点滴滴,时断时续,学生似懂非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阶段性“通与不通”错综升级,辩证统一:
第一,每一个学生都是被赋予生命意义的思维价值再现的载体,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是学生数学知识延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学生数学成绩忽高忽低,但数学教学讲求细心、耐心、爱心,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数学成绩长时间不理想,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要给予他们细心的帮助和陪伴,长期以往,学生的数学成绩终究会有所提高。
第二,学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都需要搭建数学空间,或答,或练,或思,或做,这个空间是师生之间互相达成的界定,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在课堂中拥有并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展示自己的成就感,哪怕是取得的一小丁点儿成绩,教师予以肯定则是“通”。主要表现为:从学习数学知识角度看,明确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基本事实等等,体现数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渗透数学的能力与方法,揭示数学学科的精神实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则为“通”。从学习数学方法角度看,数学思维方法比数学知识更重要,数学知识是定型的、静态的;而数学思维方法是发展的、动态的。知识记忆是暂时的,而思维方法可让学生受益终身,终身学习则为“通”。相反,数学学习中教师的“越权行为”,教师教学传统机械,缺少激情,学生则压抑、烦躁、弃学、厌学,学生发展则是“不通”。
总之,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数学教师要重视自身的专业提升,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视觉、担当有为的态度,引导学生审视数学教学实践,建构数学模型,洞察数学本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作为数学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用数学的抛物线知识描绘学生成长的坐标图像,用数学的圆的思想指点学生的人生蓝图。我们相信,只有在科学有效策略的指引下,数学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真正实现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