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经典绘本阅读
2020-12-18江苏省常熟市张桥幼儿园陆明理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幼儿园 陆明理
童话作为幼儿情感感知和发展的一注滋润剂,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心灵的情绪:当听到白雪公主从口中吐出吃下的苹果,逐渐苏醒过来时,孩子们脸上流露出喜悦之情,希望美好的童话故事能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出现。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究竟是梦吗?当然,童话不是梦,童话是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和憧憬。然而,童话与梦之间似乎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从童话中能够感知梦境的存在。
从童话故事的角度来看,经典绘本阅读教学实际上是通过绘本故事来为幼儿创造一种梦境,并使其在梦境经历中产生心灵的感知,获得属于自己的情感收获。在课程游戏化理念指导下,教师开展的经典绘本阅读要侧重于利用童话的情感激发和调动作用,借助游戏式的活动设计来突出阅读的主体,强化幼儿阅读过程中的情感认知,使幼儿在故事中感知童趣,感受梦境,最终再走出梦境,回归现实。相信在这“一进一出”的阅读经历中,孩子们对“童话不是梦”的感受会更深一步,经典绘本阅读的效果也会得以升华。
一、发现幼儿兴趣,确定阅读主题
幼儿阶段的孩子缺乏成熟的理性思维,行为也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经典绘本阅读之前,先要把好学生绘本阅读兴趣爱好的“脉”,以幼儿兴趣为准则来确定阅读教学的主题。
(一)开展自主阅读,观察幼儿表现
鉴于幼儿自我兴趣认知和表达意识与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教师应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绘本阅读游戏,让幼儿在开放、自主、舒适的环境下进行绘本阅读练习,通过对每个幼儿在阅读中的行为表现来确定其阅读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取对绘本教材阅读内容“贴标签”的方式,然后按主题挑选一批阅读内容,供幼儿自主阅读,最后获取幼儿最感兴趣的1—2 类阅读内容,将其作为幼儿的兴趣点。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包括《花婆婆》(播种心中的美好)、《一片叶子落下来》(热爱自然)、《大脚丫学芭蕾》(自信与热情)、《逃家小兔》(亲情梦想)、《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快乐分享)、《天为啥是蓝的》(探索求知)在内的系列阅读素材,让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则通过对幼儿阅读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幼儿感兴趣的阅读主题。
(二)展示绘本画面,倾听幼儿分享
图画是绘本中的主要元素,是绘本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思想内容的直观展示。相较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而言,幼儿在画面内容理解方面的能力和兴趣都比较高,因此,通过绘本的画面来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爱好,不失为一种好的经典绘本阅读主题确定方法。
在经典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从绘本素材中提取出一幅能够代表作品主题的画面,组成一系列风格迥异的绘本画面,然后让幼儿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画面。例如,在一节绘本教学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包括《诺亚方舟》中汪洋大海中的方舟、《大卫不可以》中双手叉腰的妈妈、《活了100 万次的猫》中那只表情狰狞的猫等在内的一系列画面,让孩子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形象,这样就可以大致了解孩子在阅读这些绘本内容时的实际兴趣情况。
在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确定孩子们最喜欢的经典绘本阅读主题以后,教师就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教材和互联网搜集的与这些主题相关的经典绘本阅读教学素材,为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翔实的信息支持。
二、设计游戏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经典绘本阅读过程中,适当地设计和开展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使幼儿真正爱上绘本阅读。同时,绘本在形式上以画面为主体元素的特点,也为游戏情境的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实际的经典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开展相应的游戏,激活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一)开展手绘练习,丰富阅读情趣
绘本是以图画为主要元素的阅读素材,虽然其展示的具体内容是经典故事,但其呈现方式通常以画面为主,且这些图画与幼儿的学习能力相匹配。因此,在进行经典绘本阅读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手绘类的绘本阅读内容,使孩子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绘本阅读的趣味性。例如,在开展《龟兔赛跑》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绘制出自己大脑中所想象的龟兔赛跑的场面,这样一方面通过手绘的方式强化孩子们对故事内容和意义的深层次理解,另一方面调动幼儿绘本阅读中的动手能力,丰富绘本阅读的兴趣点。
(二)组织互动游戏,拓展阅读兴趣
鉴于绘本故事中元素的多样化,教师可以适当地设定相应的故事情节中的角色,使不同幼儿扮演相应的故事角色,并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来拓展孩子绘本阅读的兴趣,使其对绘本阅读保持较高的兴趣度。例如,在开展《白雪公主》经典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并按照绘本故事的情节进行语言的交流和动作的表演,使孩子们在游戏参与过程中感受到绘本故事的趣味性和意义性,进而形成良好的绘本图书阅读兴趣。
三、遨游童话王国,感知阅读趣味
幼儿个性化的理解特点决定了不能完全靠教师的绘本讲解来实现绘本阅读的教学目标。因此,在经典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幼儿的绘本阅读行为,使幼儿能够更自主地理解绘本的内容,在不断的阅读练习中感知和发展自己的阅读趣味。
(一)尊重个性阅读,保持阅读个性
教师要注意对幼儿个性阅读行为的发现、尊重和引导,使幼儿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阅读个性的经典绘本阅读素养。例如,在开展《逃家小兔》绘本内容教学之前,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最后由孩子们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答案。虽然这些答案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确是孩子们在相对独立的阅读情境下进行思考的结果,是其学习的收获,教师要予以肯定和支持。
(二)深化阅读内涵,丰富阅读情感
绘本阅读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情节简单、寓意深刻的故事,这些素材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增进幼儿对情感的感悟。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绘本阅读情感的熏陶,使幼儿深入掌握绘本故事中的深刻内涵。例如,在经典绘本《乌鸦喝水》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乌鸦为喝到瓶子中的水所做的努力以外,还要对乌鸦为克服喝水困难而做出的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产生相应的认知,使绘本故事的意义得以升华。
四、启迪童话梦想,深化阅读主题
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结束以后,要借助不同的语言方式来引导孩子续写绘本的内容,并在续写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绘本阅读教学手法来启发和引导幼儿的绘本阅读思想,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绘本的阅读主题。
(一)合理利用绘本留白,为孩子创造想象空间
通过留白的方式来展现一些含蓄性、艺术性的内容是创作者赋予绘本内容的一种活的“灵魂”。在组织经典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绘本内容中的“留白”,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层次的想象,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内容主题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开展绘本《活了100 万次的猫》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纯白封面上那只威风凛凛的猫的形象上做文章,让孩子们充分想象这只猫的形象与绘本主题“活了100 万次的猫”之间的关系,进而强化孩子们对绘本作品传达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
(二)开展绘本故事续写练习,关联绘本故事与现实生活
为强化幼儿对绘本中正向内容的理解、消化和运用,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开展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续写或者改写的练习,从而为绘本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搭建良好的桥梁。例如,在结束绘本《鳄鱼爱上长颈鹿》教学以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生活经历,对鳄鱼先生出院以后的经历进行续写,这样既丰富了孩子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同时也为幼儿展示自己现实生活经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绘本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更强。
在实际的经典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通过开展游戏化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来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积极性,并通过科学的绘本阅读教学来强化孩子们对绘本故事情节及其内涵的理解,促使其感知和消化绘本故事中的思想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