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校园啦啦操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0-12-18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一中学郑巧钗

亚太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课间操课外体育教师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第一中学 郑巧钗

构建啦啦操教学模式涵盖很多方面,包括教学方法、课外活动、课间操等,通过这些环节才能够真正保障啦啦操在中学校园的落实和普及。啦啦操作为一种集体运动,有利于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也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完善的中学校园啦啦操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啦啦操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讲解、示范相结合

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啦啦操教学时,应该充分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更合适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单纯理论讲解并不适合初中生的生长和发育特点,由于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进行啦啦操教学时,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更为适合。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啦啦操动作时,应该为学生进行示范,在选择示范时还应该结合具体的讲解内容。教师可以自己作为示范主体,也可以选择动作比较规范的学生作为示范主体。

(二)带领、提示相结合

《健美操运动教程》中定义带领教学法,即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连续完成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成套动作练习的一种方法。由于啦啦操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动作也比较多,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带领法与提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会更好。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动作,教师可以先慢慢带领学生分解熟悉动作,到学生熟悉动作之后,再带领学生恢复正常的动作速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啦啦操动作时,应先带领学生进行下肢的动作学习,然后再进行上手臂动作的学习。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整套啦啦操动作的学习之后,可以选择一些动作比较流畅且规范的学生作为动作带领,这样可以直接观察学生的动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应该结合预实验教学期间的表现,使用正面带领学生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完整与分解、分节教学相结合

初中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啦啦操学习时,针对不同的动作结构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完整法、分解法和分节法。如果啦啦操的动作比较简单,那么教师可以选择完整法进行教学,如向前走和向后退三步的动作,整套动作都十分简单,所以采取完整教学法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啦啦操的动作相对复杂,并且对协调性没有较大的要求,教师可以采取慢速完整练习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分解啦啦操的动作,将整个运动的动作变得十分简单清晰,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教师在学生建立概念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正常速度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啦啦操的动作难度较高,协调性要求也较高,教师则可以采取分解、分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将上下肢的动作分开,先练习下肢动作,然后再练习上肢动作,在学生上下肢动作都熟练掌握之后,进行结合练习。然后再分成几个小节分别练习,如果是四个八拍,可以先练习第一个八拍的整套动作,熟练掌握之后,再练习第二个八拍的动作,第二个八拍的动作掌握后,将第一个八拍和第二个八拍的动作连贯进行练习。以此类推,最终完成四个八拍的练习,熟练掌握整套的动作。

(四)常规教学与趣味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啦啦操一段时间后,学生对啦啦操的好奇和兴趣就会逐渐减弱,这时候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进行常规教学之外,还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法,除了让学生做一些常规的成套动作,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八拍动作,分成两组进行训练。教师可以让两组学生对立而站,然后做好加油手位,第一组做前四个八拍的动作,完成后保持加油手位,第二组接着做下面四个八拍的动作,做完保持加油手位,两组重复练习,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整个啦啦操的动作和节奏上,这样训练的效果会相对较好,教学效率也会明显提升。

(五)啦啦操与音乐相结合

啦啦操教学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啦啦操动作的训练,还要求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配合音乐节奏完成啦啦操。但是,现在很多初中生的音乐节奏感比较弱,很少学生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完成啦啦操的表演。因此,在进行啦啦操教学时,教师还要将音乐纳入教学,可以由音乐教师专门负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物理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培养时,通常采取的方法都是击掌练习,先让学生掌握啦啦操的音乐节拍,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击掌练习,不断熟悉节拍,通过一定量的节拍练习熟练掌握节拍规律。学生在几节音乐课训练后,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节拍练习,不断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可以有效掌握音乐节奏。教师为了让音乐节奏练习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将1—3、5—7 拍设置为用手掌轻敲桌子,4、8 拍采取击掌的方法进行音乐训练。这样学生在感受音乐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做出不同的节奏,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体育与音乐课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啦啦操的音乐节奏,提高啦啦操教学效果。

二、以啦啦操为主线的大课间操的开展

教师将啦啦操作为主线开展大课间操活动时,应该先做好课间示范套路啦啦操的普及,做到每个学生都充分掌握啦啦操的基本套路,之后再将啦啦操引入大课间操活动进行展示,使其作为大课间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啦啦操在大课间操活动进行展示,主要是对学生的一种集中训练,学生跟随音乐练习啦啦操动作,全员动作整齐划一,在啦啦操音乐的配合下,完成全套啦啦操的展示。整个大课间操活动的过程不仅有小幅度运动,还有大幅度运动,充分发挥了大课间操活动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了学生对啦啦操的热爱。

全校进行啦啦操强化训练时,校领导和班主任以及体育教师应该共同协作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学生的纪律管理,体育教师负责对全校学生进行整体教学指导,校领导负责监督检查教师教学和班级学生练习情况。

三、以啦啦操为主线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在以啦啦操为主线的体育课、大课间操活动逐步实施之后,课外体育活动也要逐步融入啦啦操的内容,体育教师针对有学习啦啦操兴趣的学生开展啦啦操兴趣班。兴趣班面向不同的年级,参与的学生主要以女生为主,兴趣班在课余时间开展,地点在校内。体育教师在兴趣班中主要给学生讲解基础的啦啦操手位以及新的啦啦操动作,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创新编排新的啦啦操动作。选择啦啦操练习音乐时,可以选择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如健美操音乐,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啦啦操兴趣班是学生交流的平台,扩展了学生的交往渠道,整个活动氛围和学校常规体育课堂相比,学生更自由,教学效果也更高效。因此,课外啦啦操兴趣班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多方面了解啦啦操的机会,还能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啦啦操人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发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不能只有学校体育教师单方面的参与,学校领导方面应该给予重视,做到教学模式互补,形式多元,实现教学效果的突破。针对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给予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组织人员一定的优待和补贴,吸引更多教师组织开展体育课外活动,为课外体育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啦啦操是一项十分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中学校园构建啦啦操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从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入手。教师可以将音乐与啦啦操结合,通过分解教学、趣味讲解、标准示范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啦啦操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构建大课间啦啦操模式,再借由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深入普及推广啦啦操,从而保障啦啦操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推广,以及让啦啦操的优势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课间操课外体育教师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愉快的课间操
课间操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