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弟子规》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2020-12-18福建省漳州市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幼儿园叶海秀

亚太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弟子规动画片德育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幼儿园 叶海秀

一、幼儿德育现状分析

首先,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把希望与宠爱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是家里的宝贝。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许多家长会担心孩子不适应幼儿园,怕他们睡不好觉、吃不饱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被教师忽视等,会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保护自己。比如,我们经常在幼儿园发现某些孩子在玩耍时,会为了争抢自己喜欢的玩具去故意攻击其他小朋友;随地扔纸,椅子翻倒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孩子自私、懒惰、霸道、不珍惜粮食等不良品德的外在表现。

其次,很多家长关心幼儿的知识技能教育,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如绘画、钢琴、舞蹈等。但是关于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却被忽视了,忽视了教育幼儿做人的道理。幼儿园虽然会开展幼儿德育教育,但是目前更多的是零散式教育,缺乏教育系统性,再加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导致幼儿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比较困难。而幼儿阶段的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区分真假和明辨是非,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偷拿东西、撒谎、自私自利等。

二、《弟子规》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价值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我们发现,《弟子规》的某些教育内容跟我们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相一致,例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与孩子在幼儿园,教师提醒幼儿“早上要刷牙洗脸,便后要洗手。帽子要戴好,扣子要扣好,袜子鞋子穿整齐,鞋带要系紧”相一致。当幼儿对《弟子规》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之后,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

《弟子规》是传统文化,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其中所蕴含的优秀德育教育内容值得我们发扬和传承。比如,将“学会做人”放在了首要位置,阐述了德育的重要性。生活无小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从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入手,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简单化、生活化、具体化。将礼貌礼仪等传统文化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能够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礼”。

(三)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弟子规》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可以有效指导与纠正家长的育儿方法。例如,《弟子规》中所宣传的“孝道”,可以帮助家庭维护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希望当父母者能以《弟子规》为准则培育好下一代,让古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三、《弟子规》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多途径学习,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1.开展诵读活动

幼儿阶段是人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宜的诵读有利于幼儿记忆力的发展。笔者所在班级有时候会利用晨间活动诵读《弟子规》,幼儿学习《弟子规》并非是死记硬背,而是经过幼儿教师巧妙地利用各种游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幼儿在游戏中诵读《弟子规》。幼儿在诵读《弟子规》的过程中,感受先贤古训的文化熏陶,懂得谦虚、和睦、礼节,逐渐改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而且诵读《弟子规》,也是幼儿在接触和学习语言文字路上踏出的第一步。

2.观看德育系列动画片

幼儿生性天真活泼,最喜欢的是生动的故事、漂亮的图画、愉快的游戏、动听的音乐。动画片则很好地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丰富有趣的动画片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很多知识,但是也存在部分动画片会有不良内容的出现,比如暴力、粗话、低俗画面等,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挑选了一部关于《弟子规》的动画片——《中华德育故事》,我们班级每日午餐前的学习环节都会看这部动画片,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既可以开心地观看动画片,又学习了道德知识,还解决了餐前等待的问题。

3.动员家长,实现家园共育

家长是否配合决定了幼儿的最终学习成果,教师要对家长普及宣传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积极与家长互动,实现家园共育。班级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弟子规》,当时并没有关注。一天,孩子突然端来一盆洗脚水要帮他洗脚时,他才意识到《弟子规》的学习对孩子成长产生的作用。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只有家长意识到《弟子规》学习对孩子的益处、获得的改变,那么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培养才会事半功倍,幼儿在家中也能继续保持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日常渗透,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1.注重幼儿的礼貌教育

礼貌教育也是《弟子规》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可将其转化成故事、表演等游戏方式,向幼儿讲授德育知识,进行礼貌教育。我们发现,利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幼儿比较容易受到启发,有利于激励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提升德育素养。通过实践,班级的幼儿早上入园和进教室懂得主动跟老师问好,与其他小朋友主动打招呼,班级和幼儿园也形成了文明礼貌的班风、园风。

2.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渗透

(1)团结友爱的渗透。“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教我们学会“爱”,我们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我们在幼儿园中也要时时刻刻在教育中渗互爱互助,例如大班的哥哥姐姐主动关心、帮助小班和中班的弟弟妹妹;小朋友遇到困难,比如摔跤、鞋带散了、争抢玩具等情况要去关心帮助他们。我们利用日常生活中偶发或是创造的机会,紧抓契机渗透德育教育,萌发幼儿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情感。教师应在适当的引导下,让幼儿懂得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形成同伴之间团结友爱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2)进餐环节的渗透。“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在就餐方面,很多幼儿在家长的溺爱下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要么吃饭挑食,要么暴饮暴食、不懂得珍惜粮食。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从中班养成每次餐前念感恩词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感恩,知道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意识到“粒粒皆辛苦”,也帮助幼儿改善挑食和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3)在环境中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或者班级环境,创设有关《弟子规》的主题活动环境,以图片、故事、经典诵读等方式呈现在主题墙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通道、走廊悬挂《弟子规》有关的知识图片,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有关《弟子规》的游戏材料。这能让幼儿在与环境对话的互动交流中,感受文化知识的魅力,接受思想品德的熏陶。

(三)丰富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开展孝敬父母活动

“孝顺父母”被《弟子规》放在了首位,“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也是做人最基础的德行。为了贯彻《弟子规》所蕴含的德行,让幼儿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我们通过“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举办了“传承弟子规,感恩父母情”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幼儿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付出与无私伟大,拥有了一颗感恩父母的心,父母也纷纷感叹孩子成长懂事了。

2.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我们利用节假日,对幼儿开展了“文明礼仪”活动。例如,在重阳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帮爷爷奶奶做事情、和爷爷奶奶拍照、制作礼物送给爷爷奶奶。通过结合《弟子规》制作重阳节展板等活动,增进了幼儿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活动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弟子规》中古人的礼仪,一起做月饼、祈福。通过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幼儿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弟子规》是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它是给所有“弟子”学习的范本。而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在幼儿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期,给予幼儿更多道德的熏陶、道德的感受、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激励和道德的引导,让德育教育伴随幼儿茁壮成长。探究《弟子规》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运用,结合家园共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幼儿接受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渗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

猜你喜欢

弟子规动画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弟子规
推荐一部动画片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