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0-12-18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学校武同杰

亚太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学校 武同杰

阅读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2006 年就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越来越多人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有意义的阅读,有力提升了全民的文化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让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阅读是打开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扇窗户,孩子从通过图片了解各种故事情节的看图说话到能够自主阅读书籍,这些都离不开语文阅读教学的深远影响。阅读不只是限于通过文字去感受内容,阅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理解情节能力、欣赏作品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学阶段课程内容还较为浅显,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阅读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阅读思维和书籍的选择还处于相对模糊的时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根据多年从教经验,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深入研究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要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影响十分重要。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对阅读的内容不感兴趣,会在主观意愿上消极对待阅读行为,久而久之,将会表现出抵触阅读训练的情绪。小学生受年龄、认知、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对阅读的概念呈现出迷茫的状态,甚至有些低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去进行阅读。还有一些学生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但是却对规定的必读课文没有兴趣,更喜欢阅读课外书籍,这导致教师的课堂阅读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二)阅读内容略显单一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仍然有中小学校在小学阶段就进行各学期的笔试测验。因此,学生为了提升阅读理解题目的得分率,在选择阅读内容时多与课本知识有关,局限性强,对于课文不相关的内容,则采取能不读就不读的消极方式。我国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提供了很多指导意见,各个学校也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给出了课外阅读指导书目。然而很多学生对这些阅读内容不感兴趣,认为教师让读的都是学习内容,内心排斥这样的阅读内容。如此,更别说让学生写读后感了。比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某些课文内容时,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认为阅读就是只能读教师规定的内容。这些略显单一的阅读内容使得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三)阅读习惯还未养成

小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认知还停留在动画故事的阶段,不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看到效果的,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可是小学生性格的典型特点就是缺乏长久性,面对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他们能够安静坐下来读很久,如果阅读内容是自己不喜欢的,则会扔在一旁,不会主动去阅读。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有长远的计划,从哪些阅读内容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一旦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就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积极走进阅读的世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阅读形式较为传统

纸质书籍阅读一直是学生阅读形式的首选,由于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涌入学生的视野,各类阅读软件也是琳琅满目。但是小学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认知能力有限,自制能力也较差,因此很多家长不会选择通过网络阅读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仍然选择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方式。这种单一的阅读方式使得学生无法体会多种阅读方式的美妙之处。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先通过一组视频动画,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意,然后再深入讲解,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还没有意识到阅读形式多样化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导致孩子的阅读还是停留在静止的纸质图片。

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来,仍然有部分教师片面地强调分数的重要性,没有将学科综合素质的考核纳入其中,仍然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一张考试卷子上只有两三道阅读理解题目,难道就仅仅凭借这几道题目就能够真实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了吗?笔者认为事实不是这样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多方的配合与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显著的效果。纵观当代学生家长,其中有些家长觉得孩子阅读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课文上,考试还能得高分。其不知,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如果小学阶段不注重阅读量的增加,孩子又怎么去认知世界呢?正是部分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局限性,阻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外活动中的有效开展,影响了孩子的阅读积累。

(二)教师引导途径较少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十分盲目,经常是一个学生读了一本书,其他学生就都抢着看,不会考虑这本书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通过情境教学法导入课文内容,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词和学习过的课文进行辅助阅读。这种引导阅读的方式虽然很有针对性,但是却陷入教学内容的思维模式之中,没有用发展与开拓的眼光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让读什么就读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比如,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和科学奥秘十分感兴趣,教师却觉得这些阅读内容对课文的理解并没有多少帮助,就会对学生进行错误的引导,使得学生逐渐失去探索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不仅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导致阅读教学目标无法完成。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阅读兴趣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几节课的教学就能看到效果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阅读引导,也要抓好学生课下阅读书籍的选择。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将阅读书目分类,与所学课文有关联的设定为必读书目,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同时,还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书目作为选读书目,每月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读所想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这也是课堂辅助教学的有力方式。比如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阅读绘本,绘本中的故事情节能够丰富他们的头脑,尤其是绘本中人物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能够学会很多词汇,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有些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动画片,对动画片中的人物特别有兴趣,如果这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适当阅读与动画人物相关的内容,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充实阅读内容

小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很强烈,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充实阅读内容,增强阅读的新鲜度,从而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示范朗读课本,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风格。例如,教师预先设计与教学有关的短视频,并在正式阅读之前为学生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这样可以迅速吸引学生对课堂阅读内容的关注,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三)培养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多数小学生完成一件事后都希望得到认可和鼓励,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吝啬鼓励,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心,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例如,在阅读的时候,如果看到修辞手法运用得特别好的语句,可以鼓励学生摘抄下来并多加阅读,增强语感,积累写作材料。

(四)丰富阅读形式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探究正确的阅读形式。在向学生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课文为例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另外,还可以成立阅读小组,就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和思想的重要性。因此,如果学生不加思索地阅读,阅读目的与阅读效率就会受到损害。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对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有效的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