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2020-12-18福建省南安市体育学校潘玲珑
福建省南安市体育学校 潘玲珑
在传统历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面对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的教学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感觉无从下手,学过的知识难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教师要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科学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在实践教学应用过程中将历史课程的学习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任务过程中逐步落实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转变学生传统被动式学习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一、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思路
(一)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中,设计合理化的学习任务是保障任务驱动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首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全面综合考虑学习因素,制定科学化的学习任务,突出课程学习重点,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保障教学任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学任务的设计还应当兼顾学生个体化差异特点,将历史学科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每一个学习任务中,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确保学习任务设计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例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这部分知识内容时,针对教材中的“新政”内容,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资料,如当时的银行业倒闭、工业竞争不当以及水利工程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历史材料,由各个学习小组长为组员细化学习任务。通过这种细化的任务设计将课程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历史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二)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中,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除了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之外,同时还应当保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确保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在为学生发布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在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习方向的偏差以及个体学习障碍的情况。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干预,帮助学生往正确的方向驱动思考,实现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对于个体学习障碍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全面评价学习过程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历史课堂中,学习任务是保障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基础,教师的全面评价则是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完善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教师需要制定系统全面的评价机制。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逐步完善和提升教学效率。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单一凭借教师的讲解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课前预习时间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预习任务,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生有效的预习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是学生初步了解课堂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管控能力方面都在逐步趋向成熟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化分配学习时间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学习任务是驱动教学法应用的具体表现,既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升预习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又可以在探究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学习“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这部分知识时,由于课程教学知识点内容较多,教学设计的范围也相对较广,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保障以一个课时讲授完成相应的内容。基于此,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直接关系着课内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预习任务,促使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活动为课内教学提供帮助。在预习任务中要求学生找出列强三次侵华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尝试总结各条约之间的异同点。通过预习任务设计,学生在探究学习之后能够对本章节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进而通过教师课内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更加熟练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二)课内适时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正在趋向成熟化发展,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习内容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这一实际特点,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在于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通过教师问题的指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考,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课内教学效率的同步提升。除此之外,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深入教材分析,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将不同的问题贯穿于相应的学习阶段,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最后整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讲解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带着问题去探究和学习,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深入浅出地分析历史问题背后的知识,将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行构建,相互呼应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课后设计针对性练习任务,巩固知识
强化训练是日常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同样如此。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于吸取知识的阶段,如果只是完成了知识的吸收,并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此时,教师需要通过设计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练习和实践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内化和吸收程度,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解决历史问题的实践中能够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分析相关问题,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历史思维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太平天国”这课时的内容学习过程中,教师讲解完相关知识后要及时带领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知识要点与重点,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反馈情况设计相应的训练巩固任务,加强学生学习掌握程度。通过巩固训练的形式实现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同时,兼顾因材施教的原则,保障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能通过任务驱动学习的方式促使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任务驱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日常教学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学生传统被动式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在日常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历史课程教学目标,设定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