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质疑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2020-12-18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民族实验小学黄垂镇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民族实验小学 黄垂镇
“学启于思,思启于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方法。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是课文的阅读,只有通过深入的文本阅读,通过自身的阅读思考,不断进行质疑、解疑,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评价能力、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然而语文教学中,质疑却往往成了课堂的弃儿。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缺失质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备课肤浅,挖掘不深。文本的解读直接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备课一忌只看参考资料,略读文本。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站在作者、编者、读者(教师、学生)角度,读懂文章,把握脉络,品词析句。二忌集体备课,人云亦云,一味享用同事成果。教师应集思广益,不生搬硬套,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教法及调整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案。
二是强调主导,忽视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强调自己的主导地位,强调师者尊严与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认为自己才是学生的引路人,忽略了学生也是探路人和同行者。
三是预设过多,难以生成。观摩教学或公开教学,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完成预设的台词,担心易放难收,不敢生成,学生质疑过多,预设不到位,难以接招,场面尴尬。
四是追求花俏,难以静思。某些教师的课堂,过多呈现学生的表演展示,过多展现新媒体运用,挤占学生回味和思考的时间,课堂热闹纷呈,学生兴趣高涨,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却少之又少。
有效的课堂应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师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那么,如何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呢?下面谈谈个人想法。
一、细化预习任务,指明质疑方向
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段,设计不同的预习单,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动笔进行“读、圈、查、注、疑”,完成预习任务,提自己有疑问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以问促读,以问促思。
二、找准问题切入点,教给质疑方法
学贵有疑,质疑问难的能力不是天生俱有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一)在课题处质疑,设悬念
课题是文章的“眼”,关注文眼可帮助学生了解整篇课文。例如,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草船借箭》一课,引题后,可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质疑:课文中写借箭一事,是谁向谁借箭?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借箭,结果怎样?课题中为什么不用“骗”字,而要用“借”字?通过质疑,可暂存疑点,留下悬念,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在开篇处质疑,奔中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一课,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教学时,教师以“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问题统领全文教学,亦可细化以下问题:“他有哪些爱国壮举?”“他有哪些杰出才能?”“他在怎样的国内外压力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课文选取哪三件事表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通过学生的读思感悟,文章脉络了然于胸,对文中人物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三)在结尾处质疑,理脉络
课文结尾的作用有很多,有起篇末点题的作用,有起首尾呼应的作用,也有起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中心的作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直奔文章结尾,找出文末“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句,再引导学生厘清课文通过哪些事例写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样,提纲挈领,遵路识真,鲁迅的形象跃然纸上,他的品质深刻学生心中。
(四)在矛盾处质疑,破难点
抓住课文中矛盾处质疑,往往能抓住课文的关键,破解理解的难点。比如,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精彩”和“糟糕”是一对反义词,面对小作者同样的一首小诗,父亲与母亲却有截然不同两种评价,那父亲和母亲的评价到底谁说对了,谁说错了呢?这不是很矛盾吗?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通过读悟理解,学生找到隐藏在文字背后慈母严父深深的爱。
(五)在细节处质疑,品重点
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质疑细节、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体悟人物的形象。如教学《军神》一课,可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是怎样写刘伯承手术前的“镇静”,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找出手术前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描写。教师可通过导读、启思,聚焦“军人”一词。通过手术中的刘伯承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和手术后沃克医生的赞叹,分析哪些语句正面写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哪些语句通过写沃克医生从侧面写刘伯承。课文是怎样写沃克医生对这位特殊病人态度的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写?你读到一位怎样的铮铮铁汉?聚焦“军神”一词。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体会作者表达的技巧,是如何激活人物形象的,刘伯承从容镇静及意志坚强的形象便真实地屹立在学生的心中。
(六)在呼应处质疑,扣主题
小学课文选文中,有很多篇课文都是首尾呼应或前后呼应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呼应之处,并要求学生说出这样写的好处,进而学习这样的写法。如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课文开头写道:“1927 年4 月28 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而课文结尾处写道:“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 月28 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学生对文章的脉络把握也更准确,对文章表达的主题也更明确,在本文中,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李大钊永远的怀念之情。
(七)聚焦核心问题质疑,找支点
面对一篇课文,教师如把问题问得过浅、过滥,会让学生感到无序而茫然。教师预设问题,要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类整合,提取核心的问题,找出理解的支点,才能撬动问题的难点。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学生质疑的点很多,如:官军为什么要收河南河北?为什么是忽闻捷报?为什么还要“青春作伴”而还乡?“放歌纵酒”好吗?教师可引导学生聚焦诗中的核心问题:“诗人因什么事而‘喜欲狂’?为什么‘喜欲狂’?他狂想了什么呢?”教师紧紧抓住“狂”字这一支点,通过铺设、造境、对话、导读、诵读,引发课堂的精彩,引导学生读懂诗人泪湿青裳的狂喜,漫卷诗书的狂态,放歌纵酒、归心似箭的狂想,感受诗人的喜极欲狂的心情和饱尝苦难却心忧黎民的情怀。
(八)在联系生活中质疑,悟感情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质疑,以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所写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对重点语段“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理解后,可引导质疑:作者写这句话时,他想要表达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可以穿越,你想成为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呢,还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一石激出千层浪,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各抒己见,见解纷呈。有的说,想当富家少爷,衣食无忧,但要多接触大自然;有的说,想当农家少年,虽然生活贫穷,可能在大自然中增长见识;有的说,要与闰土成为好朋友,可以到乡下体验生活……可是因为社会环境的限制,最终作者只能是生活在四角天空的高墙内,一心只读圣贤书,对闰土的生活只能是向往与羡慕。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应用心解读文本,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注意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思想活跃、心情放松,敢想、敢问、会问、善问。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在阅读实践中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获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