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20-12-18许昌学院教育学院李永占

亚太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课程

许昌学院教育学院 李永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习和工作的竞争日益剧烈,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应用心理学专业曾一度持续“升温”,许多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回应社会需求纷纷设立了该专业,出现了近乎“遍地开花”的景象。然而,应用心理学专业爆发式的创办潜藏着众多的问题和危机,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在推进教育改革,探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之路。如何提升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不言而喻,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本科教育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各种实践能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教育部的上述专业目录虽然指出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多样性、就业方向的宽泛性,但针对一所高校而言,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不能不分主次、没有重点地进行理论讲授和技能培养。当前,不少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具有所谓的“万金油”式的特点。专业定位缺乏精准性的最终后果是学生就业困难,不易找到胜任的职业岗位,因为在校期间并没有在哪个具体方向上有更为集中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事实上,一些新升本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与之前作为师专时的培养方案并无大的变化。虽然这些地方高校创办应用心理学专业时也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其培养方案的制订仍摆脱不了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桎梏。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员素质测评及决策心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但实际教学中,这两门课程通常都变成了纯粹的理论讲授,好一点的课堂教学可能会多一些案例分析,但学生几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心理测评训练或决策训练。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被试表现获取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实践活动,其直观性、实践性、创造性是理论课无法取代的。再拿教育与心理统计、心理测量、SPSS 统计软件应用这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不少学校课堂教学中缺乏专门的软件,也没有安排上机实验。此外,课程实践整合融通性差。一些本来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践因分属不同课程而被人为分开,实践内容出现碎片化和重复化的问题。如心理与教育统计和 SPSS 软件应用,这两门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理论与操作的配套性与对应性,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对前者加以操作印证,二者在课程实践环节具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但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将这两门课程分开设置,而且设置的学期不相连接,没有考虑二者内容的衔接性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样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操作技能。

(三)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实践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短期集中进行且内容单一的实践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应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实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内涵,掌握专业技能的操作程序及方法技巧,从而增强其入职适应性,就业时能与所处岗位职能实现无缝对接。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安排形式化倾向非常明显。首先,实践教学缺乏严格规范,管理放任化。大多数地方高校采取自主实习,即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期结束自行带回实习鉴定表即视为实习任务完成。事实上,这种通过自主实习进行实践锻炼的学生,除少部分能够较为认真地完成实习任务外,大部分在实习期间并没有真正进单位跟随行业导师实习,致使实践教学得不到认真落实,实习效果自然无从谈起。其次,实践教学安排枉顾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少地方高校所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缺乏内在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例如,为了体现实践教学的全程化,部分地方高校尽管从第一学年到最后一学年都安排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但教育见习通常是走马观花式的,每次时间都很短,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匆匆结束了。教育实习的时间相对集中,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为期8周至一个学期,但这段时间往往与学生考研、完成毕业论文和求职时间相冲突,学生因需要全力应对其他事情而无心认真实习。实习单位也因学生有诸事需要应对,在指导学生方面缺乏系统而严格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不太能从实习中有较大收获。

(四)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而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不应该简单等同于专业技能训练,应该是基于培养学生实践智慧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参与,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反思性等特征。然而,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呈现明显的空心化状态,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严重脱节,重形式轻实质,使得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实习缺乏来自高校和实习单位的有效指导,实习中任由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实习活动看不出所蕴含的心理学知识理论。此外,高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兴未艾的双导师制有名无实。毕业生实习期间,高校导师很少亲历一线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很少通过现代通信手段进行指导,存在指导缺位现象。而一线实习单位导师尽管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但感性经验往往无法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或者由于业务繁忙无暇耐心细致地讲解、传授经验及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学生在实习中通常并不能有效地以专业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往往仅凭感性接触而获得实践经验,因而眼高手低是毕业生实习中非常普遍的现象。毋庸置疑,实践理性水平较低是导致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实践教学理性欠缺从根本上讲与高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有极大关系。例如,大多数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在实验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只会领着学生依葫芦画瓢完成教材中的简单实验范例,却不进一步鼓励和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更为复杂一点的研究设计。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得到的实践锻炼非常有限,其专业技能水平仅停留在入门阶段,创造性思维和潜能得不到激发和开发。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直接导致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无法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顺利转化,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

二、OBE 教育理念与实践教学改革

OBE 产出导向教育理念最初在20 世纪80 年代由Spady等人提出,很快获得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可,并被率先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标准。如今,OBE 教育理念已经传遍全球,成为引领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基于OBE 理念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有诸多实质性的区别。首先,传统教育模式重课程活动设计,关注教师角色的发挥,重点考察教师“如何教”;而OBE 教育模式虽然也重视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但着眼点不在于教师的角色发挥,而在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因此,OBE 教育模式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学活动安排是否适当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并提出要及时根据学生产出情况进行反思评价,提出改进办法措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根据OBE教育理念,教学计划设计应明确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要先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确定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审核评估及专业认证开始引入OBE 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但基于OBE 教育理念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证研究还非常有限。

基于OBE 教育理念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意识。实践教学的目标确定应在理性思维指导下进行,应基于对学科知识体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分析,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就业现状。基于OBE 教育理念所构建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应考虑毕业生入职后的岗位适应问题,也应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充分体现应用心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行业需求的匹配。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全程化原则

实践教学不应只是教学过程某一阶段的任务,而应成为一种与理论讲授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全程化既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规律,也符合学生能力素质养成的基本规律,可以为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提供持续不断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情景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专业素养,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能和素质。实践教学全程化并不等于实践教学全程均等化。实践活动的数量、时间、具体形式等在不同学习阶段可能有不同的灵活安排,以体现实践教学活动的计划性、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教学全程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序过程。

(二)理性化原则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不能脱离理性指导,所有的实践活动安排都应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或理论假设检验,其中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是指导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理论来源。坚持理性化原则,有利于提升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和随意化。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实践活动会有更多分析、辨别、反思和总结;同时,也会有更多通过直接接触获得的经验体会得到理性过滤与升华,上升为具有广泛解释力或应用性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实践总是处于各种真实的社会关系之中,“需要教育者站在教育的立场分析各种影响教育行动的因素,明智而正当地做出教育行动的选择”。基于理性原则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才不至于使实践教学沦为单纯的技能训练过程。

(三)多样化原则

应用心理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多样性,而教学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可采用的形式、途径等具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的能力素质结构,增加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实践教学中收获更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相反,如果实践教学不注重根据教学任务本身选取和设计实践活动,容易出现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效果等问题,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兴趣,低估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的行为倾向,最终导致实践教学的形式化。

总之,应用心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其活学活用的应用性,其繁荣发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心理学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地方高校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认真贯彻OBE 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构建富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