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儿童戏剧教育中传承与发扬闽南文化的实践探究

2020-12-17陈丽君

考试周刊 2020年97期
关键词:传承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不同学段渗透民族地方文化传承教育,已经成了我国教育系统当中丰富教学内容,继承传统文化理念,提高学生文化事业的重要措施。在闽南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根据儿童自身的身心特点,构建相应的创作性戏剧和表演性戏剧已然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既突出了相应的游戏精神,也强调了在此过程中学生儿童的教学体验,通过相应的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分组合作教学,能够培养儿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利于创作性戏剧的推广,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传统文化感知力,对于传承闽南文化,鼓励传统文化和现代戏剧相结合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儿童戏剧与闽南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传承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儿童戏剧;闽南文化;传承

一、 引言

闽南文化是指生活在福建闽南地区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当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以及自身文化特色所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理念,传统文化属性。可以说闽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其特点是随着闽南人民的步伐,将原生态的闽南文化通过港澳台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漂泊到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型文化体系,是我国第一个由文化部批准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闽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当代闽南人最为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是该地区人民继承守卫精神家园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闽南人对于自身日常传统习俗以及相应的文化脉络传承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实现文化自信,就需要充分利用幼儿教学环节,将闽南文化传承转向儿童,利用儿童戏剧的角度进行切入和配合来实现相应的文化传承。

二、 儿童戏剧和闽南文化之间的关联

闽南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机制,不仅是闽南地区人民族群内部人际关系的一种传递,同时也是闽南地区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特征的延续,而这种延续的主体就在于儿童、在于青少年。只有通过不断地了解闽南文化,熟悉闽南文化,热爱闽南文化,并继承闽南文化,才能够有效地实现这种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可以说,儿童既是闽南文化传承的主要核心,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而儿童戏剧由于其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方言习俗、服饰、道具理念等多个方面,能够有效结合闽南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对于加深儿童文化理念,提高儿童审美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儿童戏剧传承闽南文化的有效途径

想要通过儿童戏剧对闽南文化进行有效传承,首先,需要学校和教师能够了解儿童戏剧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文化承载力,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儿童戏剧在演绎闽南文化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儿童戏剧演绎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闽南方言,通过方言的形式继承闽南文化。第二,儿童戏剧能够有机整合闽南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将传统戏曲的内容和现代化科技进行有效结合,同时也能够用儿童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还原历史资源、地域资源、民族资源。还有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创新发展是闽南文化传承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课题,因此,结合儿童戏剧进行文化脉络走向的规划和梳理,也是当下教育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首先,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过程当中,语言永远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元素,地域方言对于地域文化而言,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元素,同时也是寄托人类心理情感,让该地区人民能够形成核心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对于这种方言的继承,最佳方式就是结合儿童戏剧,让语言的学习从娃娃抓起。根据人类的大脑构造以及学习习惯,2岁至12岁左右是大脑学习语言最为轻松自然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在儿童戏剧的学习过程中,有效的继承方言,是传承闽南文化当中方言这一部分最为关键的途径,不仅能够让儿童完整地继承闽南文化当中有价值的文化特点,同时也能够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影响。举例说明,在海峡两岸独特歌曲广播电视大赛当中,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闽南话儿童戏剧表演,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儿童戏剧的演绎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闽南特色文化,比如闽南特色小吃薄饼在民间传说中是如何被发明的,有着怎样的历史文化故事,通过相应的儿童戏剧演绎,不仅可以让人们还原历史、了解历史、认知历史,同时也能够增加对闽南美食文化的深刻了解,是还原闽南文化,继承闽南特色最为直观且有效的方式。

其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当中最为重要的实体环境,是文化传承,继承文化脉络最重要的主战场,只有将文化传承和现代化教育进行结合,才能够有效发挥出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教育学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戏剧的相应形式进行创作,将闽南文化有机结合,让儿童成为课堂主角,参与到表演文化继承创作讨论的过程中。转变自身角色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编剧、观众,只有这种体验式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儿童充分感知闽南文化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举例说明,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相应的戏剧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将各类童谣和戏剧表演进行结合,既能够有效丰富戏剧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又能够提高学生对闽南童谣的认知和掌握。比如《老安公》童谣就描绘了一个健康长寿、风趣幽默、喜爱运动的老安公形象。《大头仔》则描写了孩童在游戏玩耍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无拘无束的情感状态。闽南童谣大都以风趣幽默为主,其中不仅有对生命的哲思,同时也有各种场面的描绘,人物角色、个性特点十分鲜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积极模仿,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刻画来增进对童谣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实际生活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构建出高效的儿童戏剧课堂。

另外,为了更好地传承闽南文化,教师还需要在儿童戏剧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科技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互联网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非常强烈,这种多元文化的冲击虽然打开了民众的视野,丰富了民众生活娱乐形式,但是也造成了很多传统艺术形式在继承和发扬过程当中面临失传的困境。例如闽南地方戏曲高甲戏、梨园戏、歌仔戏,观看的观众直线下降,很多剧团被迫解散,相应的传统戏剧市场急剧萎缩。这种市场表现对于闽南戏曲的传承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想要对其进行拯救式的保护,就需要从娃娃抓起,尊重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形式,结合儿童戏剧教学,将多媒体互联网信息化、娱乐化、游戏化的理念应用在戏剧教学当中。举例说明,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闽南戏曲的不同形式,就需要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戏剧内容进行有效地创新和改变,让儿童能够结合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化的网络流行趋势进行学习。比如,传统儿童歌仔戏《老鼠嫁女》,所讲述的故事和闽南传统婚嫁礼仪有关,而想要让儿童更好地继承相应内容,教师就可以用現代化的动漫人物角色来代替歌仔戏中的相应角色,通过营造一种亲切感和代入感的方式,让儿童能够快速适应相应的戏剧教学。同时,在戏剧对白当中,教师也可以主动加入时下最为流行的如《弟子规》等内容,既让学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另外还有部分学校和教师试图将部分西方童话经典改编成为闽南传统戏曲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来继承和发扬闽南文化。

最后,想要结合儿童戏剧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还需要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氛围。尤其是对现在儿童的家长而言,想要让学生能够投入到儿童戏剧的学习当中,就需要匹配相应的活动模式。例如儿童戏剧大赛,让儿童通过参与不同活动的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和家长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小朋友有所收获,十分看重各项比赛或各种活动的参与。因此,相关人员应该创作出适合儿童演唱的戏曲节目,并组织相应的儿童戏剧大赛,让闽南文化的各种形式得以在电视机、互联网等途径进行展示。不仅可以鼓励更多的儿童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同时也可以提高闽南地方戏曲的市场影响力,对于传统文化商业化的变革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另外,在线下进行儿童戏剧的专场表演,也是鼓励学生参与提高闽南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在很多的社区以及园区的相应空闲位置打造微型舞台,鼓励儿童戏剧团体进行表演和创作,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表演经验,同时也可以为当地居民贡献更多趣味性的业余生活内容。通过轻松、诙谐、幽默、搞笑的内容构建社会的和谐氛围,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儿童戏剧,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结合,是继承和发扬闽南文化,最为关键的一种思路。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闽南文化的传承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文化脉络相同,受到现代化生活模式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其传承和发扬的态势无法令人满意。而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极具特色,影响力巨大的文化形式,想要对其进行有效传承,就需要结合儿童戏剧教学,让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现代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習惯进行结合。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积极创编,融合不同的文化特点,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既要重视儿童作为传承主体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结构和形式下,积极创新,积极传承,开拓新路径,适应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陈世明.在儿童戏剧教育中传承与发扬闽南戏剧文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6):884-889.

[2]彭怡玢.闽南文化在闽台儿童戏剧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5(4):84-89.

[3]彭怡玢.儿童戏剧视野下的闽南文化传承[J].龙岩学院学报,2016,34(6):105-110.

[4]徐瑜萍.闽南戏剧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实践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8(6):146-148.

[5]史红梅.论戏剧冲突话语中的礼貌策略:以《虐童疑云》为例[J].戏剧文学,2011(7):38-42.

作者简介:

陈丽君,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同安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