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审视,丰富数学个别化材料

2020-12-17

好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骰子幼儿教师

文 丁 丽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将集体教育形式与小组、个别化教育形式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数学个别化学习材料的投放是支持幼儿自由、自主、自发学习和游戏的重要条件。

一、以“核心经验”为载体,材料投放更科学

在投放数学区域材料时,幼儿教师需要在数学核心经验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让幼儿在使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增强投放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学习目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需求。针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投放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二)提高投放材料的有效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幼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投放适合幼儿使用和操作的材料。教师在投放个别化材料时需要关注幼儿的核心学习经验,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来精心设计数学区域活动的内容,提高投放材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在活动中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从而充分发挥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投放策略”为依托,材料投放更到位

(一)注重材料的情感性

在投放个别化学习材料前,应尽可能地捕捉和挖掘幼儿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融入幼儿经历过的生活元素,使个别化学习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

(二)注重材料的平衡性

环境与材料应具有平衡性,能兼顾幼儿各领域的基本经验和当前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园“玩转数学”的园本特色,我们尝试将专用教室一分为二,各年级都创设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数学体验馆”,并以分组活动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区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材料的趣味性

废旧的瓶子、盒子、纽扣、纸杯、小勺等各种具有趣味性且操作性强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以“实践操作”为核心,材料投放更合理

(一)材料“细化”,幼儿“想”学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常常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突发奇想。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在“种蘑菇”的材料中投放了两个骰子,一个骰子上面涂了颜色,一个骰子上面标了数字。这样可以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一个骰子游戏,而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两个骰子进行游戏。

(二)材料“多变”,幼儿“慧”学

个别化学习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具有灵活性。辅助材料是教师进行隐性指导和间接指导并达成数学核心经验的物质载体,同样体现了教师的指导意图。教师可以通过适当添加辅助材料,让幼儿进行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游戏。如教师直接投放“母鸡下蛋”这份现成的材料,玩法是将鸡蛋一一放入洞中,但是由于材料过于简单,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教师的思维被打开,进行了第一次整改:在每个“鸡蛋”上面贴上颜色和形状,玩法为“颜色一一对应”和“形状一一对应”。小班第二学期,幼儿们再次拿出这份操作材料,教师又进行了第二次整改:“鸡蛋”上增加了两种颜色,并加入白色和橙色两种颜色的骰子,简单的变化让幼儿的玩法变多了。

(三)材料“生活”,幼儿“乐”学

教师可对成品材料进行筛选、改造和开发,将其设计成可供幼儿自主探索和建构的材料。如“果蔬翻翻乐”这份材料,由最常见的橡皮泥模具和超轻黏土制作而成。这份材料既有教师前期的预设构想,又有后期幼儿们的创意生发。幼儿在其中积累了排序、比较数的大小等经验,材料在幼儿多维度的运用下,结果不唯一,可玩性很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有了明显提升。

数学体验室个别化学习材料的投放对于教师而言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教师应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拓宽视野,在反复的观察分析和调整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个别化材料,为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骰子幼儿教师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探讨
骰子不见了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
点子的排列方向
学习材料的选择、组织与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