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构区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解读与支持路径
——以大班建构游戏“小士兵建长城”为例
2020-12-17文王炜
文 王 炜
积木建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当他们的建构能力发展到更高水平时,他们就会有目的地进行各种建构活动。在大班《海陆空总动员》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建构游戏“部队练兵场”总是吸引着幼儿,每天都会呈现各种“战况”。游戏中,然然提出问题:“老师,古时候打仗士兵埋伏在哪里呢?怎样才能不被敌人发现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们决定先查阅资料。在交流中,天天说:“古时候,士兵会建城楼,我们的长城上也能藏士兵,士兵能藏在城墙后,不被发现。”珺珺说:“我知道长城,长城在北京,我妈妈带我去看过。”“我们来搭个长城吧。”玲玲提议。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在建构区和幼儿们一起走进“长城之旅”。
一、万里长城第一站——“远望长城”
(一)以“图”知“城”,夯实建构基础
幼儿的搭建活动都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为了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我让幼儿们相互介绍搭建长城的方法。班级一群“小博士们”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介绍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长城,还生动形象地将长城比作长龙。在教师和同伴的介绍下,幼儿们领略了长城的雄伟。通过观看长城建筑的细节图,幼儿们知道了长城是由一块块方砖搭建而成的,城墙里面是由方砖搭建出来的一条宽宽的马路,城墙外面由城台、垛子、瞭望台、射口等部分组成。通过观察放大的图片,幼儿们了解了长城的细节部分,为之后搭建长城打下了基础。
(二)以“境”生“景”,创设建构环境
有了长城的相关知识,教师按照幼儿的建构设想在班级的建构区呈现了四块展示板:一是创设了“小士兵建长城”的情境。在“海陆空”主题课程的实施中,幼儿们觉得自己就是“小士兵”,需要搭建“长城”保护自己,抵御外敌;二是将长城的图片布置在建构区周围供幼儿随时浏览和交流;三是呈现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的建构技巧图片;四是呈现幼儿的“长城”设计图。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参照设计图,开始下一步的建构活动。
二、万里长城第二站——“近看长城”
(一)探索期的第一次建构
为了满足幼儿的建构需求,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了纸和笔,以方便幼儿设计长城。从幼儿的设计图可以看出,幼儿在设计过程中画出了长城的轮廓,但是长城中的垛子、瞭望口等细节并没有画出来。
设计图完成后,幼儿就开始建构“长城”了。第一次建构时,幼儿用长条积木摆放出“长城”的蜿蜒曲折,但是在初步建设完之后,幼儿对照着图纸发现了问题。“我们搭的长城都是平铺在地垫上,都没有立体的,怎么办呢?”然然看着作品,不满意地说。“我们只是搭建了弯弯扭扭的长城,烽火台要怎么办呢?”天天接着问道。面对幼儿的疑问,教师并没有马上告诉幼儿具体的操作办法,而是提醒幼儿再次观看长城的图片和建构技巧图示,引导幼儿将设计图补充完整。
(二)磨合期的第二次建构
在第一次建构的基础上,幼儿总结了经验,发现在建构时遇到的两个问题,并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1)烽火台总是倒怎么办?(2)建构区的幼儿总是争抢积木怎么办?
幼儿针对建构区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集体讨论并各抒己见,还用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1)搭建时把积木搭建整齐。(2)搭建之前,要针对本期的搭建内容进行商量,分工合作,明确每位幼儿的工作内容。
幼儿完善了建构的设计图,然后开始了第二次建构。完成建构后,幼儿们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的建构经历。
颖颖说:“我搭建这个大的烽火台时在最下面铺设了一层木板,这样我的烽火台就不会倒塌了。这个中间空的地方就是射口,这边就是小士兵射击敌人的地方,这个木板是瞭望口,可以观看敌人在哪里,这样我们肯定可以打败敌人。”
宇宇说:“我和颖颖商量好了,我搭建这个小的烽火台是用4 根圆柱体固定每一层的,这样每一层的烽火台就会更牢固。最上面的放狼烟的通风口,我是用长方体的砖块错开来摆放的,然后一层层垒高上去,形成通风口。”
溢溢分配到的任务是搭建马路和城墙,溢溢发现符合城墙搭建要求的长方体木块不足,就使用了长木板和半圆体木板进行建构,长城是蜿蜒曲折的,所以溢溢搭建得非常形象。
幼儿们对同伴们搭建的“长城”赞不绝口,教师的激励更是让幼儿的搭建兴趣得到提升。
(三)成长期的第三次建构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教师带领幼儿为后面的第三次建构进行了前期经验的总结。
1.缺乏材料提供
溢溢提出他的建构疑惑:“老师,我在建构区搭建的是长城的路面和城墙,但是搭建时,我发现长方体的木块不多,不能用来搭建城墙,我用了长木板来搭建,但这样就看不出城墙的高度了。”
2.替代式建构
针对溢溢提出的疑惑,教师没有立刻告诉他要用什么材料来搭建,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所有的幼儿:“那我们一起来想一想,你们觉得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搭建长城的城墙和马路呢?”
珺珺说:“我觉得马路可以用长木板平铺搭建,上面可以放上我们用小积木搭的‘坦克’和‘大炮’。”玟玟说:“纸杯也可以垒得很高,可以用来搭城墙,我们可以试一试。”
玟玟和珺珺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在第三次建构中,负责搭建马路的幼儿采用了同伴的建议,第三次设计了设计图,并完整地表现出了长城的城墙和马路。
3.建构延伸各区角
长城西至嘉峪关,长达两万多千米,而大(四)班的长城搭建活动也从建构区延伸至美工区。美工区的活动是“兵马俑保卫嘉峪关”,建构区的幼儿们灵机一动,对着美工区的幼儿说:“我们的长城可以搭建到嘉峪关!”教师对幼儿们的想法给予了鼓励。
三、万里长城第三站——“衍生长城”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也明确了幼儿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享受成功,体验挫折,尝试解决问题,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经验,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在“长城”建构活动中,教师也对建构活动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一)建构材料的小思考
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离开了游戏材料,游戏几乎难以进行。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引发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动。游戏材料多样多变的特征,能使幼儿通过各种探索行为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产生联系,进而推动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在“长城”建构活动中,因为缺少材料,使得建构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支持。
1.注意建构材料投放的多样性
建构游戏材料有很多种类。在地面建构中,教师可以以清水积木为主,同时提供多种材料,如纸杯、金属罐、纸板、树枝等。这些辅助材料都属于低结构材料,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
2.注意建构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在幼儿建构材料的投放上,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由于幼儿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思维能力也各有不同。我们在建构游戏中投放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幼儿建构能力的不同,投放不同的材料。
(二)幼儿之间的小互动
《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并非只能求助于教师,他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周边的环境,向环境学习,向同伴学习,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创造出更好的成果。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帮助或干涉幼儿,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等待幼儿慢慢地成长,享受幼儿成长带来的惊喜。
(三)计划书里的小严谨
教师在建构区投放计划书,幼儿可以通过描绘、书写或者聆听有关的建构经验,记录下建构的大致情况。建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游戏,需要多种技能的共同支持,将要建构的建筑在计划书上绘制出来,对建构活动中的积木数量和形状有大致的规划,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设计图进行积木建构。这个复杂的过程可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