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一种评价方式:微课程故事

2020-12-17

好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门牌号轩轩孔雀

文 马 珍

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户外游戏成了幼儿教育的研究热点,众多幼儿园、一线教师投身于户外游戏的实践中。那么,要判断幼儿在户外获得了怎样的发展,评价无疑是最公正、有力的工具。

传统的评价模式,仅仅是“评判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再加上户外游戏空间、时间、场地等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的评价模式无法体现公平性和个性化。微课程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

在我园户外游戏课题研究中,微课程是某一主题下包含或渗透多个领域内容的游戏活动的总称,主题主要来源于幼儿的问题或兴趣点。教师观察幼儿的自主学习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支持幼儿进一步学习,梳理了一系列微课程故事。

一、案例呈现

下面以微课程故事《孔雀来了》为例,阐述另一种评价方式——微课程故事。

轩轩:听说大(四)班的哥哥姐姐们养了只漂亮的大公鸡!

小胖:哇,是真的吗?我也想养只小动物。

铭铭:妈妈上次带我去动物园,见到了孔雀开屏,好漂亮!要是我们能养孔雀就好了。

老师:如果孔雀来了,那谁去照顾他们呀?

歆歆:我们超想去的。

老师:哈哈,那以后就让我们去照顾孔雀,好吗?

小胖:好耶,我们最喜欢照顾小动物了!

俊俊:但是,孔雀喜欢吃什么呀?晚上怎么睡觉呀?公孔雀和母孔雀一样吗?

教师:那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个调查吧!

辰辰:可是,孔雀来了,该住在哪里呢?

轩轩:老师,我们把这个门牌号挂在这附近吧,以后就让孔雀住在这里!

轩轩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老师:那你们觉得门牌号挂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硕硕:可以挂树上,也可以挂在那个墙壁上。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将门牌号挂在墙壁上。

小赵:可是,我们要怎样将它固定在墙壁上呢?

小张:我知道,听说“糖果迷你镇”有木工坊,里面的“工匠”可厉害了,我们去请他们来帮忙!

二、以叙事方式进行形成性学习评价

微课程故事用叙事的方式记录和支持幼儿的学习,评价的焦点落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上,这样可以不受户外游戏时间、空间和场地的限制。如:幼儿们是怎么想到养孔雀的?谁可以帮忙养孔雀?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帮助孔雀安家的?又有谁可以帮助他们?同时,教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哇”时刻,经过信息分析,可以为教师进一步促进和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提供方向和指引。

三、关注学习品质的形成

学习故事创始人卡尔教授提出心智倾向对促进幼儿知识技能建构的重要作用。微课程故事不仅对幼儿学什么和做什么进行描述,还能分析幼儿学习行为的动机和倾向,关注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勇敢、坚持、探索、合作等学习品质,帮助教师走进幼儿的内心,支持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便于多元评价的实现

微课程故事首先可以实现幼儿自我评价。在分享故事或者游戏评价的过程中,幼儿能够重新认识自己,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其次,便于家园共育。幼儿积极学习的故事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分享给家长,可以拉近幼儿、教师、家长间的距离。第三,有利于教师的研究。微课程故事本就是一种叙事研究,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中看到自身教育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且不断深化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在撰写、解读、分享微课程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们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

微课程故事虽然符合户外游戏评价的需要,但要充分实现其意义,还需要实践者进行科学观察、客观记录、有效分析和讨论,在不断实践中发现这一方式的问题并逐步改进,以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猜你喜欢

门牌号轩轩孔雀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金玉良言
豇豆家的门牌号
解救轩轩
巧算门牌号
孔雀1
孔雀
下次吃2点
我们的家
省钱的门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