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X 线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0-12-17刘涛
刘 涛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芝麻墩中心卫生院 山东 临沂 276023)
通过对人体腕关节的临床研究表明,腕关节通常有尺桡骨远端、腕骨、掌骨所组成,其结构极为复杂么腕骨形态也各有不同,因此,当腕骨因外力而造成骨折或腕关节损伤时,其诊断变得极为困难。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对腕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常采用X 线或64 排螺旋CT 进行扫描检查[1]。本次研究针对采用普通X 线对患者腕关节损伤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自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3000 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300 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71 例,女性患者129 例,年龄24 ~72 岁,平均年龄(48.25±3.52)岁。其中腕关节初次损伤患者157例,腕关节2 次损伤患者122 例,腕关节多次损伤患者21 例。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最终对本次研究表示同意。同时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上海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XHF-1500DR型X线机对患者采用数字成像技术(DR)拍摄,去患者腕骨正侧位、尺偏位(蝶位)进行拍摄。
待进行X 光检查后,采用西门子 Emotion16 排螺旋CT 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参数设置为:电压120kV,电流100mA,扫描厚度1mm,螺距1.2,扫描范围为患者腕关节。待扫描完成后,将数据上传至工作站,采用MPR、CPR、SSD 进行三维重建,从而获得腕骨图像,并对腕骨进行逐根观察,若发现有骨折现象,则调整角度使图片效果更佳,并进行重点观察[2]。
1.3 观察指标
(1)两种诊断方式比较骨折、脱位情况;(2)两种诊断方式比较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比较骨折、脱位情况
在本次检查中,300 例患者在进行DR 检查时,总共发现195 例(65.00%)骨折现象,25 例(8.33%)脱位现象,其中,骨折现象大多发生与尺桡骨远端以及舟状骨处。在195 例骨折患者中,有80 例(26.67%)患者出现了多发性骨折。采用螺旋CT 对患者腕关节进行扫描检查,共发现195 例(65.00%)骨折患者,25 例(8.33%%)脱位患者,其中多发性骨折患者为80 例(26.67%)。DR 检查中,多发性骨折漏诊4 例,(P>0.05)。
2.2 两种诊断方式比较诊断结果
通过对300 例患者进行DR 与螺旋CT 诊断进行比较,其中DR 共发现172 例多发性骨折患者,能够较为清晰的对头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豆状骨以及月骨等进行显示。螺旋CT 共发现176 例多发性骨折患者,能够较为清晰的对头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豆状骨以及月骨等进行显示。DR 诊断中,多发性骨折漏诊4 例,分别为头状骨、小多角骨以及月骨,(P>0.05),见表1。
3 讨论
腕关节损伤是放射科中常见的损伤,通常会采用X 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在临床医学中所使用的64 排螺旋CT,采用的是一种新型大功率高毫安输出球管,其自身所携带的探测器多达64 排,螺旋扫描速度更为迅速。因此能够获得更为清晰优良的CT 图像[3-4]。
本次研究中,在本次检查中,DR 检查总共发现195 例骨折现象,25 例脱位现象,骨折现象大多发生与尺桡骨远端以及舟状骨处。采用螺旋CT 对患者腕关节进行扫描检查,共发现195 例骨折患者,105 例脱位患者,其中多发性骨折90 例。DR 检查中,多发性骨折漏诊4 例,(P>0.05);诊断比较,其中DR 172 例多发性骨折患者,螺旋CT 176 例多发性骨折患者,DR 诊断中,多发性骨折漏诊4 例,(P>0.05)。因此,我们认为,采用普通X线对腕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与64 排螺旋CT 进行诊断的结果差异较小,因此具有极高的准确性[7-8]。
综上所述,对腕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普通X 线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