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 诊断价值研究

2020-12-17王保军张新房吕金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颅脑影像学准确率

王保军,张新房,吕金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市立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急性颅脑损伤多是受到了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所造成的,可能损伤患者的头皮、颅骨或脑部软组织等,根据患者损伤程度的不同,在临床治疗上的措施也不同,所以针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检查,还需要提高诊断准确性[1]。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一定影响,常出现意识障碍或功能障碍等,未及时加以救治,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为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准确性,还需要配合影像学检查。以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能够获得较为清晰的颅脑影像学资料,从而用于临床诊断分析,为提高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还需要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MRI 检查与CT 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MRI 检查与CT 检查中,为探究临床诊断价值,以我院48 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03 月至2019 年03 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8 例,分别进行CT 检查与MRI 检查。患者男性30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48.3±3.4)岁。造成患者急性颅脑损伤的原因如下:交通事故引发急性颅脑损伤23 例,外力作用造成急性颅脑损伤13 例,坠落或跌倒造成急性颅脑损伤8 例,其他因素造成急性颅脑损伤4 例。

患者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皆于我院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2];②全部患者或家属皆接受CT 检查与MRI 检查;③全部患者皆符合影像学检查适应证;④全部患者未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损伤。

患者排除标准:①未于我院接受临床诊断,或不符合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非自愿接受影像学检查的患者或家属;③具有影像学检查禁忌证的患者;④合并有其他部位严重损伤的患者或具有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皆接受CT 检查与MRI 检查。CT 检查以GE16层CT 机进行脑部扫描检查,以轴位扫描方式进行检查,在CT 检查中,设定电压125kV,电流125mA,CT 检查扫描时间为2 ~3s,层厚设置10mm,层距设置10mm,在患者病灶位置进行CT 加强扫描[3]。MRI 检查以1.5T 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检查,对患者脑部进行相控阵扫描,设置扫描参数为:T1W1 中TR1830ms,TE19ms;T2W1 中TR4700ms,TE138ms;设置扫描层厚7.0mm,在患者病灶位置进行局部加层扫描,层间隔设置1.0mm[4]。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对颅脑损伤部位进行确定。后对比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分析影像学检查在颅脑损伤部位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两种影像学检查在结果上不同,数据处理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 <0.05。

2 结果

临床诊断中,48 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损伤部位确诊为丽叶损伤13 例、额叶损伤18 例、额丽叶损伤7 例、顶针叶损伤10 例。

MRI 检查中,损伤部位确诊为丽叶损伤12 例、额叶损伤18 例、额丽叶损伤6 例、顶针叶损伤10 例。

CT 检查中,损伤部位确诊为丽叶损伤10 例、额叶损伤16 例、额丽叶损伤4 例、顶针叶损伤8 例。

CT 检查在诊断结果准确率上为95.83%,CT 检查在诊断结果准确率上为8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分析与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对于颅脑形成伤害,由于损伤程度不同,对于颅脑影响不同,给患者造成的生理影响也不同,轻度颅脑损伤中,患者常表现为呕吐、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重度路脑损伤中,患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感觉神经与功能限制,临床上以脑组织变形、脑血管变形、神经受损为主要表现[5]。且急性颅脑损伤常造成患者神经纤维的断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控,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上,应提高诊断及时性与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与方案,提高临床治疗的实际效率,提升预后质量,降低死亡率与伤残率[6]。

临床上诊断急性颅脑损伤常通过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获取患者颅脑影像学资料,确定颅脑损伤部位与严重程度,并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在影像学检查中,以CT 检查、MRI检查措施较为常用[7]。CT 检查能够形成对颅脑组织及结构的断层或立体成像,提供颅脑部位及病灶影像学资料,但CT 检查本质上是X 线检查,尽管能够对颅脑组织及结构进行快速扫描,但也产生较大的辐射量[8]。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颅脑组织损害中复增加辐射影响,将给患者形成一定的辐射危害,可能引发其他类型的病症影响。所以为了能够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影响,在影像学检查中,可采用MRI 检查方式。MRI 检查也具有获取影像学资料的特点,相较于CT 检查,MRI 检查在诊断较小的损伤部位时敏感性较高,因此在急性颅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中,MRI 检查的检出率更高,在诊断结果准确率上更高。且MRI 检查不对患者形成辐射影响,给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9]。MRI 检查以磁场、无线电脉冲成像,所以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与疾病,所以临床上采用MRI 检查在诊断价值上更高。但由于过去MRI 检查在扫描速度上较CT 检查慢,所以应用较不广泛,当前在数字化影像设备中,MRI 检查的扫描及成像速度加快,患者微小病变成像清晰,能够起到更好的观察作用,因此应用也更加广泛。类似于急性颅脑损伤这类可能造成软组织病变的疾病,以MRI 检查的方式,在组织分辨率上得到提高,所以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也得到提高[10]。本次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RI 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对于损伤部位检出率较高,说明在患者较小损伤上MRI 检查的灵敏性较强,诊断结果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急性颅脑损伤在临床诊断中应保持较好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更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临床上以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对比MRI 检查与CT 检查结果确定,以MRI 检查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更高,所以临床上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中,可采用MRI 检查措施,该措施更佳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颅脑影像学准确率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