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提升公共卫生安全能力
2020-12-17田伏虎
田伏虎,乔 刚
(1.延安大学党委办公室;2.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使命,疫情就是责任。自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1]。在当前,科学、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既需要各级政府的主动作为,也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配合,更需要高校的责任和担当。为此,高校应站在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高度,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多方面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投身到此次抗击疫情当中来,为政府全面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为社会提升公共卫生安全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立体化服务,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落到实处。
1 积极发挥多学科优势,实施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学科是大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大学存在的基础。学科发展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发展水平和地位的主要标志[2]。高校学科建设只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和意义。此次疫情,既是对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一种巨大考验,更是对高校在新时期如何服务社会的一种考验。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卫生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以增强社会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提升社会公众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主动提供多形式服务。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高校要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和核心使命,主体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等学科优势,组织专家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在线问答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主动开展有关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工作,帮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公共卫生预防与治疗的主要方式、基本方法以及日常生活方面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手段和措施等。高校通过提供多形式服务,以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需求,从而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和能力,真正体现出高校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主动开展多样化活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人类难以回避的重大难题,它既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决策机制和应急反应能力,更考验着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应充分利用心理学等学科,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心理预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客观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关怀社会公众。例如,此次疫情中,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牵手多家机构和单位启动了“抗击疫情,心理援助"紧急公益项目,积极动员和组织经验丰富的心理学专家团队和心理学专业志愿者,以专业性、有效性、持久性为原则服务此次疫情工作,为广大一线医护工作者和民众开展线上心理科普、心理调适、心理辅导,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各高校也应充分发挥法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学科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当中,与政府、社会等治理主体共同构建多元化、网格化的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为切实提高社会公共治理能力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2 依托学科智力资源,助力政府科学防控疫情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高地。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为维护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利用学科人才优势,直接助力防控疫情。当前,我国多所高校积极发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学科人才优势,组建高水平的医疗队伍,为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直接服务。目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延安大学等国内100多所高校的近万人医护人员,战斗在此次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是利用学科人力资源,提供多种智力支撑。高校应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各类志愿者等各类人员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工作,有效助力政府科学防控疫情。同时,高校应利用学科的人才优势与智力资源,对社会公众开展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讲解与普及,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三是依托学科智力资源,着重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非典”之后,我国加大了医药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但是面对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需求,人才缺口依然较大[3]。此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培养方面不足与短板,凸显了培养医药和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今后一个时期,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医教协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追求卓越为重点,着重加强医药、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3 有效利用学科科研平台,开展公共卫生安全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此次疫情明确提出,要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组织动员全国科研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方面的科研攻关。为此,国内各高校科研人员应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充分利用学科的科研平台优势,针对疫情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一方面,高校以一线疫情防控救治为导向,应紧密围绕论证病毒来源,查明病毒传播致病机理、医疗救治、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疫情紧迫需求及重点突破方向开展科研攻关,为不断提高防控救治能力提供科学支撑。当前,各高校都积极行动起来,布局抗疫的各个环节,全面开展疫情的科研工作。例如,山东大学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测序,为研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致病病理机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制成功新型冠状病毒RNA假病毒标准品、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以及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并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临床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联合开展的研究结果表明,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对此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4]。
另一方面,各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积极开展预防和治疗公共卫生安全所需的科研仪器、服务保障所需设备的研制工作等,为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各高校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更要注重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协同合作,形成科学研究齐心力与合力,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发挥自身的学科科研优势。
同时,高校应当以此次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契机,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大局意识,以保障人类社会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己任,加大涉及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活动的投入力度与支持力度,从而在保障人类社会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4 利用高校学科智库力量,主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
高校智库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政府决策咨询的科研机构,是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高校应充分发挥智库的人才优势、基础研究优势,为党和政府有效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努力做好政府决策方案的建言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一是高校智库应充分利用医学类学科智库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需要,高度关注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事件发生的预警、防范、应对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方案提供直接的政策建议。
二是应利用经济管理类的智库,认真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意见和建议,为政府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慧参考,将研究切实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例如,北京大学大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医学的智库平台优势,组织具有深厚专业背景和深入防疫一线的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经济贸易和涉外形势分析、舆情应对等方面内容建言献策,整理《北京大学智库要报·抗击新冠肺炎特刊》,供中央及各级部门决策参考。
5 结论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高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从多层面、多角度,运用多手段,采取多举措,服务各级政府科学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