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实践

2020-12-17福建省三明市第四中学杨何林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数学老师因材施教分层

福建省三明市第四中学 杨何林

分层教学法就是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关的教学方案,这样就会使得老师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得学习资源价值发挥到最大,体现因材施教。

一、数学教学当中分层教学的意义

1.分层教学能够使得数学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素质不同,努力程度也不同等,这些主客观原因使得一个班内的学生很难达到学习水平和层次完全一样。在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有的学生理解快、成绩好;有的学生理解慢、成绩有待提高。数学在初中阶段的学科当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使得学生刚开始就存在差距,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他们的学习差距也就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层次不同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这种差异性使得老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不能全面兼顾所有学生,导致有的学生特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或者能力不能有效提升。分层教学法具有针对性,能够弥补教育过程当中的这种缺陷。

2.分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致

分层教学法可以依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把专业课程对接工作做得很好,分层教学法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能够因材施教,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到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学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致,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充分发挥了出来。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致把他们引导到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数学新知识,掌握更加丰富的数学新内容,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能够明显提升。

二、数学教学当中分层教学的策略

1.分层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数学老师要在认可这种核心的情况下进行备课工作。数学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前了解总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教学,老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授课活动,力争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学生在此过程当中可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带着兴趣投入数学学习过程当中。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引导者,鼓励学生带着兴趣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对数学将更加具有好奇心和自信心,这样就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分层教学要注意划分清晰

在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老师要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新课改明确提出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老师要让不同的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新课改向着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趋势发展,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展开层次性的划分,给学生安排不同能力的学科任务,让他们独自来完成。

例如,《二次函数》教学中,数学老师可根据对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掌握情况展开划分,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要适时引领学生对函数知识点达到触类旁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采取基础教学的方法,使得更多的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如基本的概念或者定理公式,这样比较适应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准,有利于他们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再如,进行《有理数加法》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算基础的有理数加法就可以;针对中层学习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简便运算规律;针对班内学习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引导教学,在运算的基础上能够应用于生活中。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这样的分层教学能够全面地利用教学资源,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享受因材施教的效果。

3.分层教学对作业科学分层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老师可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课后作业的分配,这样可帮助学生在课后对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巩固和提升,但是有的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不够重视,甚至纯粹是出于应付,用一本普通的课后练习题针对班内全体学生,这样学生的学习水平就不能够得到科学提升。鉴于上述情况,老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作业布置,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他们布置相对富有挑战性或者引导性的作业;针对班内基础差一些的学生,让他们主要以巩固练习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得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数学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课堂所学的知识,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深化,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和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老师在布置课后数学作业的过程当中要分层进行,要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基础对他们进行数学作业的分配,这就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衡量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按时完成数学作业,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提升。

4.分层教学要明晰学生数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不同学生的思维不同,有的学生思维方式相对灵活一些,当老师讲解完例题之后,他们就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很熟练地对一些复杂的数学题目进行运算,也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模糊,老师讲很多遍还是不能清晰地理解所讲知识点。针对上述现象,老师要明晰学生的数学能力,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这样他们在组内可以互相帮助,有利于他们总体数学成绩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内容后,有的学生就能够灵活地解决相关数学问题,也有的学生搞不清楚相关运算法则。为了提升学习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的数学成绩,老师可把上述情况的两类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内,鼓励他们一起学习,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习差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好的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5.分层教学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

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是老师教学的核心,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设置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是结合中等生的情况进行的,这样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都不太合适。老师可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而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他们都能完成自身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和进行。

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过程当中,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表达式,能够依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式,能够由和、差、倍、分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对于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通过典型的例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能够解决生活当中出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对于学习好一些的学生,让他们阅读古代数学家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成果方面的资料,让学生深刻体会未知到已知进行转化的辩证思想,让这部分学生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拓展应用题。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这样做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都有所收获,这有利于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想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所提升,数学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意愿,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自身教学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学有所获。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它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一方面能够加强数学老师的授课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老师因材施教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有趣的分层现象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迟到
幽你一默
魔力数学老师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