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亲故 晨昏每相思
2020-12-16张跃宗贾利军
张跃宗 贾利军
古贤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知识喷薄的年代,坚持学习,善于阅读则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同时,读书是富有乐趣和意境的,可邀古人闲谈,与贤者求教;可游祖国河山,访异国他乡;亦可寻方破道,抚慰心灵。作为教师,读书更利于完善自我修养、提升业务水平、拓宽知识范围、解决教育问题。笔者便是喜欢读书之人,回顾读书历程,大致有以下收獲。
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笔者认为读书是可以随时随地发生的,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知识自然就增多了。同时,结合教师自己的困惑,精准地开展专题阅读,求得延展,获得深入,才会拥有生生不息的前行力量。因此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领域,充分利用时间精准阅读,方显读书之本色。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读书是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善于读书必须学会利用时间。充裕时间可入净室、坐藤椅、配香茶、读美文,持续、深入地精研细学,获取思考感悟、知识方法;零散时间下的乘车往来、街区小憩、短时守候,碎片、简短的感悟思考,亦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把读书作为内在提升、发展前进的需求,利用有效的时间,合理、适时地进行阅读,是获取过硬的本领和扎实的技能的根本保障,方显读书时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识是有系统的、分类的,读书也要有方向。身为工人,更多的是学习专业技能、改进方法;身为学者,更多的是专业研究、项目引领。学习并非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般的全面涉猎,更需要“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专业追求。居庙堂之高应该学习服务人民的方法,躬耕于田要学会施肥灌溉的技巧,三尺讲台则需要获取传道授业解惑之钥。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中的“行家里手”,才是专业阅读、精度读书的方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忆往昔,初入操场的迷惑无助,专业成长中的苦思不得,虽有导师的指引点拔,但却少了几分寻求方法、自我探究的乐趣,于是笔者更多的是在求知的路上,选择对应自己能力的书籍进行阅读解惑。
刚刚毕业时,体育教材、教学大纲是笔者必读之书。笔者对书中的动作图、练习队形尤感兴趣,但对于如何听懂学生的语言,与学生沟通还是一知半解。无意中在体育教育期刊中翻阅《中国学校体育》,里面“稀奇古怪”的有趣方法,小小一招,稍加改变,便为我所用,能在教学上收到奇效;训练竞赛栏目中的知识、理论以及训练计划的制订、运动量的变化调节、良好比赛状态的保持,更是帮笔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练思路:“以重点带全面,体能素质天天练。”于是《中国学校体育》便成了笔者思维中的常客,我们面对面地“探讨”“深入沟通”。
面对童真的小学生,笔者经常思考如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疑惑不解时,书籍再次给笔者指明方向。《小学体育游戏百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创编》《少儿趣味游戏》《玩的艺术》《学校体育游戏大全》等书逐步成为笔者教育教学中的工具书。随着阅读的深入发展,笔者发现时代孕育的网络资源,更是专业解惑的“行家里手”,从中懂得了自己经常运用的游戏化教学是有历史传承的,因为人类的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于是自己更加坚定地顺应学生的天性和需求,积极开展游戏化体育教学。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不断地验证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籍里记录的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积累的大量经验方法和实践成果。面对自己的困惑、不解,敢于向书籍拜师、求教、问策,获取茅塞顿开的领悟,是读书的有效策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所得,终归是他人的经验成果,缺少自己的思考和特色,也未必与自己面对的问题百般贴切、严丝合缝。正如面对“风吹幡动”的讨论,有人看到的是幡动了,有人感觉的是吹风了,还有人觉得是注意力转移了。这时更需要的是自己想想看,保持批判性思考的态度,避免人云亦云、盲人摸象。因此读书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科学分析逻辑关系,提炼核心观点,将长期、深度的思考转换成自己的行为判断,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形成科学的认知,这是读书的必要方法。同时读书是经验的传承,只有自己将学习他人的工作成果进行不断的实践尝试,融入自己的特色和工作实际,形成具体的对位感知、操作方法,才是读书所学转化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验证学习成果、积累实践方法的必需过程。这是读书的运用之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书籍便是成长中最好的阶梯。读书不因年龄大小、时间早晚而发生变化。即使从现在开始阅读教育名著、教育教学方法策略等,也会使你的思想变得丰盈,更好地理解自身、理解生命、理解教育……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学生。
读书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