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性新闻的发掘
2020-12-14丁荣金
丁荣金
摘要:隐性新闻一般隐含在新闻事实当中甚至背后,相对静态,需要写作者对新闻信息进行甄别、过滤、深入采访,最终才能呈现出来。它往往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能让受众产生明显的心理共鸣。对隐性新闻的发掘,能充分体现一个记者的职业水平、专业素养和一家媒体的品质、价值观,也是充分挖掘有效新闻资源、保障报道可读性、受众关注度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新闻信息;判断能力;专业素养;深度挖掘
一、什么是隐性新闻
实践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随着竞争的加剧,当媒体一窝蜂地关注、报道某一条新闻信息时,有的新闻记者总能运用独特的视角,独树一帜地发现新闻背后的隐性信息,写出来的报道(摄制的视频)发出后,往往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打个比方,如果把新闻喻成海洋,分成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海面上很容易被看到和发现的冰山、船只为显性新闻,而隐藏在海底的珊瑚、暗礁、石油则可称为隐性新闻,其价值也不容忽视。
换句话说,隐性新闻是相对于显性新闻而言、不容易直接被发现的新闻,它隐含在新闻事实当中甚至背后,相对静态,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专业素养和判断能力,对新闻信息进行甄别、过滤、深入采访,最终才能呈现出来。它往往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能让受众产生明显的心理共鸣。
二、为什么要发掘隐性新闻
发掘隐性新闻往往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应与影响力,符合现代新闻的发展需要和方向。纵观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发展历程和大牌记者的成长经历,有影响或者名气大的品牌媒体,在做隐性新闻方面,都费了很多功夫,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直接刺激了媒体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南方周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南方周末》电子版的封面上,曾经写着这样一段话:您也许这样认为,一个事实的出现,已是新闻的终结,但对我们而言,它或许是另一个事实的开始。当我们的汽车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踯躅缓行,事实似乎已等在我们的前方,即使微弱的车灯,也会让我们的心获得穿越时空的坚强,而当我们到达时,我们知道,探究事实的真相,才刚刚开始……
正是凭着这种“告诉您一个事实,以及事实背后的事实”的新闻理念,《南方周末》取得了巨大的品牌效益,成为许多读者心目中“敢于说真话”的媒体标杆。
1997年以来,《南方周末》受到国际著名新闻机构广泛关注。美、英、法、德、新加坡等国家20多家权威媒体对《南方周末》进行过專访或报道。2006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南方周末》以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周报第一名。2008年,《南方周末》在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中,位列报纸类“理想品牌”第一位。
作为各地的主流媒体,由于多种原因,短期内不可能与《南方周末》相提并论。但是,其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是值得大家好好借鉴并加以运用的。
具体说来,笔者以为,发掘隐性新闻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是由新闻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新闻的本质属性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是客观事物。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时间和采访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们往往只能获知事实的部分真相,或者说很多事实、细节没有被完全挖出。读这样的新闻,往往让人感到不爽,甚至有“被蒙着眼睛”的感觉。而一些隐性新闻,往往隐藏在新闻事件当中或背后,一旦被挖出,会让人产生“一睹为快”的快感。
(二)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阅读水平的需要
新闻和信息电子传播方式的爆炸效应,给社会带来了巨变,新闻媒体记者、编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有这些变化,意味着今天的记者必须有比以往更宽更深的视野,不能再仅仅简单地告诉读者“这里发生了什么”,读者想知道的是“这对我意味着什么”和“如果事情发生了,我应当怎样应对”。换句话说,随着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水平需要,他们想要更多能够使用和满足阅读欲望的新闻。因此,我们没有后退的余地,只有不遗余力地挖掘新闻事件中的隐性新闻,提升内容品质,才能给我们的上帝——读者(受众)带来好感。
(三)是媒体走向成熟的需要
正如一个人的成长,一家媒体要走向成熟,只有不断推出有一定深度、独具视角的新闻,剔除“牙牙学语”“一地鸡毛”,才能让人信服其已渐渐长大、务实、靠谱。
(四)是记者职业发展的需要
新闻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而记者正是新闻活动的实践者,仅靠新闻学理论,没有新闻活动,是捏造不出来新闻的,而光有新闻活动,没有新闻理论武装,写作起来又会显得七零八落,仿佛“老虎吃天,不知道从哪下爪”。
如果一个没有经验的记者,去参加一个法律咨询活动,他在稿件里只会写什么时间、在哪里举行了这样一个活动。而一个有经验或者说眼光独到的记者,他会以此为新闻由头,告诉读者(受众)这座城市的法治进程怎样,有什么标志意义的法制事件,人们需要从中得到哪些警醒等。显然,后者挖掘出的隐性新闻,更容易受到读者(受众)的关注。因此,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那些眼光独到、会“挖(隐性)新闻”的老记,肯定要比刚入行、只知道写简单报道的“新闻菜鸟”及常年写新闻、常年没有进步的“老油条”更受领导层的倚重。
(五)是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
《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曾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猜测:“21世纪的传媒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无论是同类传媒品牌之间的市场争夺,还是新兴传媒品牌对传统传媒品牌的资源侵占,都会令传媒市场更不均衡。”
什么是传媒品牌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认为,传媒品牌就是“媒体所提供的精神产品在受众心目中的品质评价以及这种品质评价所具有的潜在的商业价值”。
一家媒体看得见的固定资产和经济效益反映了过去和今天的实力,而品牌凝聚的无形资产却集中体现了她的综合竞争力,预示着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居安思危。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如果我们仅仅满足过去的成绩和新闻运作水平,不去进一步挖掘隐性新闻,提高媒体的品质,那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可能当我们踯躅不前的时候,人家就一股脑地跑到前面去了。
三、怎樣发掘隐性新闻
(一)纵横联想,力求搞清事实真相
按照哲学上普遍联系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新闻事件也一样,它的发生必然有着偶然或者必然因素。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只要我们展开纵横联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被喻为“谜团”的隐性新闻就会浮出水面。
2005年某天,瓷都晚报一位领导发现市区一个路段老是堵车,在采访部开晨会时,他就抛出这个选题“某路为什么老堵车?”并让记者去调查采访。
开始,大家只打算把此稿做一般的民生稿件处理,但随着记者的调查深入,发现堵车现象并不仅仅局限在这条路,而且,导致堵车的原因多种多样。随后,记者扩大调查范围,从当前路况、交通道德、车辆激增、解决对策以及安全提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写出深度稿件《拥堵时代真的来了?》,文中数据翔实,报道客观,受到包括交警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二)处处留意,不放过身边小事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很多身边的小事,其背后可能大有来头,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缩影。只要我们细细审视,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作为新闻记者,要养成“一叶知秋”的新闻洞察能力,只有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才能“洞若观火”。
有一次,瓷都晚报一名编辑在和办公室同事聊天时提到,最近,他经常听到他家的附近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去高校里面做模特,脱光衣服供人作画。几位编辑一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新闻素材,因为在人们印象中,一般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做裸模,老人们都很保守。随后,有记者主动担纲采访,并采访到做老年模特的本人,写出《大叔大妈羞答答做裸模》稿件,把那些老年人做裸模的故事、心酸、无奈、模特行业的变迁和盘托出,行文带有极强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可读性极强。
(三)不断学习,提高新闻敏感
现实生活中,新闻就像大海。不是没有新闻,是缺乏发现新闻的眼睛。但是,要发现这些不能被肉眼一眼看出的新闻,就要炼就“新闻眼”。而要炼就“新闻眼”,就要不断学习,研究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知晓各种政策法规,这样一旦发生类似或者相关新闻事件,就能进行联想,形成“新闻敏感”,做出视角独特的新闻。
(四)把个体现象累积比对,进行分析
单个的新闻事件发生后,如果单纯就事实看事实,我们并不能发现什么,但如果把这些新闻事件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就有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之后的原因和真相,剖析开来,就有较大的新闻价值。
2008年5月3日,乐平市一位程姓村民帮助某厂的一处厂房捡漏,发生事故从屋顶摔下,身受重伤住院,向瓷都晚报求助。
记者了解到,此前的上一周,当地也发生一起类似事件,后来还注意到,在全国其他地方,像程姓村民这样的短期劳动者(打短工)并不在少数,一旦发生事故或劳资纠纷,维权往往很艰难。
为什么总会发生这样的事故?事故发生后维权为何那么艰难?一系列的问题从记者脑海中闪现,随后,记者深入事故发生地、医院、农民工住所、劳动部门等多处采访,写出稿件《农民工捡漏从屋顶坠落 维权难引发社会关注》,稿件见报后,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及时解决问题,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五)扩张思维,关注与新闻事件相关内容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还不要放过与此事件相关的内容,适度扩张思维,这样也能发掘出很多隐性新闻。以新闻事件爆发地为原点,向外延伸,只要与此相关的,都可以进行关注。比如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以湖北武汉和新冠病毒为两大原始起点,向外辐射,与之相关联的许多人、事、设施设备、政策法规等,都是人们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均有挖掘、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六)用心阅读,从“新闻”中寻找“新闻”
各种原因,由于受身份、考虑问题层面和视角的限制,一些外来稿件——当然也包括记者稿件中往往隐含着大量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新闻信息,只要我们稍动脑筋,改变角度,补充采访,就能写出非常好的“另一篇稿件”。
有一年汛期,一家媒体刊登了一篇某县区水库大坝被冲出缺口的消息,文中还提到有相关领导连夜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最终把该水库大坝补上。通讯员寥寥两三百字就完成了这篇报道,编辑也没有进一步采取补救措施。
其实,这则新闻就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比如,是谁发现了水库大坝被冲出缺口?当时情形怎样?堵塞缺口过程中,有没有涌现出先进人物?如果缺口没有被及时堵上,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再把关注面放开些,全市还有哪些病险水库,它们分布在什么位置,一旦发生险情,大家该怎样应对……这些内容,在连绵的雨季,都是大众最为关心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果这些隐性信息能够被挖掘出来,会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分量。
四、结语
总之,媒体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的问题,如何“永葆青春”?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培育品牌,往深度延伸。既要把握好自身内涵和实力的提升,从各个方面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独特风格;同时,又要利用自身美誉度和在读者(受众)中的认知度,与政府部门、群众团体、中介机构、企业等社会组织紧密沟通合作,并渗透到会务、培训、论坛等活动中去,不断吸取“源头活水”,全方位塑造品牌形象,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