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2020-12-14吴华权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直觉思维初中生数学教学

吴华权

摘要:对初中生来讲,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觉思维,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做出判断和答案。尤其在面对疑难问题苦思冥想时,如果初中生形成了数学直觉思维,脑海中就会出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对该类型的问题都有明确模型。由此看来,直觉思维的本质是一种感观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生   直觉思维   数学教学   培养

一、直觉思维的特性

直觉思维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培养形成的,它具有感观性、创造性、必然性、突发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感观性。直觉思维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一种感观体现。遇到问题时,人们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分析,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灵敏、快速地猜测和判断问题,让人们减少不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过程。

第二,创造性。我国需要更多创造性的人才,因为直觉思维的突发性,导致结果具有多样性,可以无限拓展人们的认知,促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思维。

第三,必然性。在数学学习时,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时,学习兴趣便在不经意间形成了。由此看来,学习兴趣的产生和直觉思维息息相关,激发学习兴趣,必然会发展自觉思维。

二、直觉思维的作用

直觉思维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直觉思维能够帮助人们迅速做出优化选择。创造要从问题开始,而问题的解决往往有许多可能性,从中做出正确抉择,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直觉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创造性预见。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儿认为:“通过直觉发现作为推理的起点。”亚里士多德也说:“直觉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人们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体现在直觉思维上。直觉思维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加以培养。

第一,基本知识的掌握不仅要靠“碰巧”,虽然人们有时会出现偶然性直觉,但并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

第二,直觉思维的培养,需要在深刻领会数学原理与巧妙的逻辑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第三,重视利用直观思维方式。在学习数学时,学生要有目的地仔细观察数学问题。尤其在教学数形结合相关问题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直觉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主,既能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又能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全部知识,运用多种思维来猜想,快捷地做出设想、猜测、分析、推理和判断。这种方式是一种思维突变,不仅是人们长期积累知识的深化,也体现了人们思考问题的实质。

四、直觉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

首先,拥有直觉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是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从不同方向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关联的知识,让学生灵活解决问题,了解并掌握多样解题技巧,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提高解题问题的能力,深层次地看待问题;最后,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既可以培养和提高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形结合的技巧。当他们面对问题时,处理这些问题的技能自然会提升。

直觉思维可以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直觉思维息息相关。直觉思维是可以在教学中慢慢培养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并且逐渐提升直觉思维。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这对于提升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季素月.中學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宋华勇.重视并发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直觉思维[J].中国数学教育,2007(6).

[3]李文静.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20).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直觉思维初中生数学教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产品设计中的直觉思维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维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