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优化策略

2020-12-14马云霞党阳

老区建设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实践困境教育扶贫优化策略

马云霞 党阳

[提 要]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精准扶贫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研究教育扶贫对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脱贫的时代价值基础上,分析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存在的主要实践困境,进而探索通过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教育扶贫数据库建设、坚持教育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统一以及完善教育扶贫监督机制优化策略来推进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发挥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关键作用,消除代际贫困、阻断返贫,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稳固脱贫。

[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实践困境;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马云霞(1978—),女,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党 阳(1994—),女,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甘肃兰州 730050)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补齐甘肃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人才短板的机制研究”(20YB046);兰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在可持续脱贫中的影响力研究”(GJ2020A-3)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1]。“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充分体现了教育扶贫在我国扶贫开发、精准扶贫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是教育落后、人才缺乏和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教育是深度贫困地区反贫困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都需要教育的积极参与。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发挥好教育在人才培养、扶志扶智、治贫治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脱贫防返贫等方面的根本性作用。本文研究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实践困境和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人才培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可持续稳固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

一、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时代价值

教育扶贫是应对“后扶贫时代”特征、实现“拔穷根、换穷貌、改穷业”的治本之策[2],是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的根本途径,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教育扶贫所具有的时代价值,提升人们对教育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重要性的认知,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教育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3]。因此,为确保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以实现深度贫困地区“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我国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重要的措施,对于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接近尾声,精准扶贫不仅要精准,更要强调脱贫的可持续性。而教育扶贫通过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人口的基础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科技能力,能够帮助深度贫困地区人口更好地获得创造资本的能力和素质,进而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身的财富,不断提升家庭生活水平。同时,教育所具有的创造可持续资本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防范深度贫困地区因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而导致的脱贫后再返贫的问题。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巩固脱贫成果,防返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教育扶贫是消除代际贫困、阻断返贫的治本之策

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易地搬迁”、“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多项扶贫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物质生活条件。这种“授人以鱼”的方法,对于缓解贫困农民直接经济问题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还需采取“授人以渔”之法,即增强深度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区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对于贫困者而言,物质匮乏只是外在表象,本质上是个体能力与获取资源的能力不相匹配,而教育为贫困者所带来的内生性脱贫动力可以帮助贫困者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4]这也反映了教育对于提升个体能力,实现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重要作用。此外,教育扶贫不同于产业扶贫那么直接,教育扶贫不仅为贫困群众传授了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手”上功夫,更能通过思想教育、道德养成,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并向下一代接续传递,使下一代在更加积极和良好的生活状态下健康成长,不断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防止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之后又重返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三)教育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施教育扶贫,目的就在于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实现公平共享,满足贫困地区人民享受更好教育的强烈期盼[5]。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其自身历史、地理以及人文等因素的制约,使其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薄弱,贫困地区人口接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相较于发达地区总体较差。而在教育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深度贫困地区获得了更多政策、资金以及人才等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持,并通过不断加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手段来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满足该地区人口教育需求、提升地区性教育教学水平、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乡、区域以及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也随着教育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而逐漸缩小,教育不公平问题得到极大的改善。

二、深度贫困地区巩固教育扶贫的实践困境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作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区仍然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硬骨头”和关键。其脱贫任务重难度大,精准扶贫中的问题也相对较多。

(一)人才培育和保障机制不完善,制约教育发展水平

完善的人才培育和保障机制是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推进贫困地区人才培育和保障机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其历史欠账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特殊等多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人才培育和保障方面不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纵观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乡镇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都普遍存在校园基础条件简陋、教育教学设施短缺以及功能用房不齐全等问题。塑胶操场、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音乐室等基础设施可能是发达地区学校的标配,但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学校来说可能属于“高档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二是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是推进教育脱贫的重要力量,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目前,在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下,我国贫困地区师资资源整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状态,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短缺、义务教育结构性缺编、高中教育同质化、高等教育与地区需求不相协调以及优秀教师“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深度贫困地区人才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开展教育扶贫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深度贫困地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流向发达地区,最终落得为别人做嫁衣的境地。此外,由于贫困地区人口自身经济实力、内生性脱贫动力较弱,部分贫困家庭可能因为在教育上的支出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再次负债,出现越学越贫、因学致贫的现象。这也反映了深度贫困地区人才培育和保障机制不完善制约本地区教育水平的问题。

(二)教育扶贫对象帮扶策略不到位,影响教育扶贫效果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只有扶贫对象清楚了,才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6]。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将其运用到教育扶贫工作当中,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建档立卡工作的实施,为进一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现实支撑。在实际的教育脱贫工作中,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对于构建动态教育扶贫数据库,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贫困学生的教育扶贫体系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脱贫后返贫也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已脱贫家庭由于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可能在外部环境稍微改变的情况下就重返贫困,这也给想通过教育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的返贫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同时,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对于贫困户采用“千家万户一个扶持政策”,忽略了致贫原因的多样性,与贫困人口实际脱贫需求相脱节。此外,贫困家庭在被认定为扶贫对象之后,得到更多的可能是经济上的援助,但家庭贫困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具有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以及就业困难等并发性问题,而在实际教育扶贫过程中对于贫困家庭孩子这方面的援助和帮扶还有所不足。

(三)群众对教育扶贫认识不足,阻滞内生动力发挥

实践证明,如果扶贫对象对于扶贫政策的目标指向、遵循原则以及内容规定等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其往往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扶贫政策,并主动执行相关政策。目前,在党和政府不断地宣传、讲解和教育下,大部分贫困地区群众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扶贫对于实现自身发展、子女成长成才以及改善家庭未来生活所带来的长远利益。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群众仍然存在对教育扶贫价值理念的认同感不强、积极性不高、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未能深刻领悟教育扶贫对于自身摆脱贫困所带来的积极效能,阻滞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发挥。在实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部分贫困人口“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将自身能否实现脱贫寄托于外界力量,“等、靠、要”成了生活常态。对子女的教育不上心、不出力,对当地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活动不积极参与,不主动学习脱贫方法,但却积极投入到争当低保户的行列,完全依靠于政府的帮扶政策,并没有将外在帮扶措施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相结合、相统一,自身依靠教育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的意愿不足,影响教育扶贫的效果。

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优化策略

作为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7]。然而,与一般贫困地区相比,深度贫困地区人口依靠教育来实现可持续脱贫的能力和意识仍然较弱。因此,为保障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可持续脱贫目标,我们必须着眼于扶贫大格局,探索教育扶贫的路径策略,构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确保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实现可持续脱贫,在2020年底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奔向富裕生活。

(一)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保障

教育扶贫需要相应的政策来提供保障。依靠教育脱贫必须要发挥好政府的政策扶贫导向,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解决好教育扶贫资金问题,推进教育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在制定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规划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本地区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习环境。一是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学校生活性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例如:推进校舍、餐厅、浴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应改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条件。例如:加强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篮球场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此外,要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贫困群众技能培训覆盖面,重点要在教学场所、实践平台、对接市场等方面下功夫,使贫困群众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通过掌握的一技之长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仍需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人才引进政策,坚持“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的原则,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统一选拔、精准招考以及严格要求的方法,完善深度贫困地区教师补给,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文艺、外语等师资资源不足问题,破解深度贫困地区教师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同时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教师的薪酬补贴、考核制度和生活保障,提高其薪酬待遇,保障教师住房,缓解深度贫困地区教师经济压力。此外,要加强对本地区培养出来的本土人才的思想引导,为其提供良好的经济保障和晋升机制,让这部分学生学成之后能够“反哺”家乡的教育事业建设,缓解深度贫困地区人才“孔雀东南飞”的困境。

(二)精确扶贫对象数据库,推进教育扶贫精准施策

教育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因此,在开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精准扶贫工作当中,增强教育扶贫的精准性和便理性,推动扶贫工作有效开展。首先,精准识别扶贫对象。通过对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对象的基本信息状况进行摸底,将扶贫对象家庭收入、致贫原因、脱贫需求以及教育需求等信息不断细化,建设相应的数据库,精确识别不同贫困家庭的贫困现状。同时,构建起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贫困学生的教育扶贫体系,为后期开展精准的教育扶贫工作提供良好的现实依据[8]。其次,实施动态监测管理。定期开展“回头看”活动,既不要把真正贫困人口漏掉,亦不能将非贫困人口纳入到扶贫对象当中。对于地区内教育扶贫对象进行实时跟踪,确保教育对象在需要帮扶时,政策扶持能够发挥其自身的效能。对于教育扶贫对象当前的基本生活状况、是否接受教育、是否再返贫困进行相应的监督,确保教育对象能够拥有充足保障来满足其继续接受教育的意愿。最后,借助数据库推动扶贫政策精准实施。合理运用现有的数据库资源,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贫困现状、致贫因素、教育现状等基本信息,采取相应的脱贫措施,做到因人施策,精准发力,让教育扶贫政策惠及更多人口。

(三)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统一,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9]。为此,我们必须要发挥好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在教育扶贫当中的作用,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激发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引导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牢固树立主体意识,激发其自力更生的动力,增强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愿性,改变思想观念,从政府“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首先,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勇气和信心。广大脱贫干部同志在开展教育扶贫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相关扶贫政策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工作,激发群众教育脱贫的热忱,引导其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等”的观念,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参与脱贫教育实践活动,抓住脱贫机遇,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其次,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要加强深度贫困地区人口教育,通过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以加强人口基础教育,提高人口基本素质;办好高中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地区高校入学率,以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做好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让贫困地区农民“有一技之长”等教育扶贫措施,不断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其脱贫内生动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最后,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教育脱贫合力,推动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四)完善教育扶贫监督机制,确保教育扶贫实效

良好的扶贫监督机制是确保扶贫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法宝。为此,我们必须发挥好监督机制在整个教育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各级政府要对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状况进行联合检测,形成统一的检测系统,定期互相通报检测信息,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同时,注重提升脱贫干部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财政、社保等大数据,对已经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印证,及时发现和锁定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其次,加强对教育资助方面的监督。对运用于教育资助方面的扶贫基金,细化分类,通过信息摸排、台账建设以及档案管理等手段,掌握资金的基本流向,让政府和社会的资金真正运用到当地教育扶贫工作中去,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再次,加强深度贫困地区控辍保学监督力度。通过对适龄儿童少年数据摸排、学生学籍管理以及学生关爱工作等方面的监察,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督查工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最后,将监督和核查工作相结合,对于存在的不当问题,核查部门应第一时间进行真伪查实,呈现事件真相,并交由相关部门处理,彰显监督考核的威力所在。

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条件、教学水平以及纠正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为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提供了更为持久而深厚的再生力量,切实改善了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物质和精神面貌。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所面临的主要实践困境,优化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策略,进一步发挥好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关键作用,以教育扶贫助力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深度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给“国培计划(二○一四)”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5-9-10(1).

[2]马立超.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成效、困境与突破——基于政策设计的分析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20,(6).

[3]习近平.做焦裕祿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4]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27/c40555-29364876.html2015-11-27.

[5]李正元.习近平教育扶贫论述的生成基础及其丰富内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7]吴本健,罗玲,王蕾.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机理与路径[J].西北民族研究,2019,(3).

[8]彭寿清,王磊.民族教育精准扶贫的学术反思与实践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实践困境教育扶贫优化策略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基本理路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实践困境”与“迷男方法”中获得的商业启发
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价值预期、实践困境与效力发挥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与化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