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20-12-14李小青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思维导图

李小青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较好地整合知识点,并形成清晰且彼此关联的知识网,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抽象数学知识形象化,内化为自己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低年级   数学课堂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概述

数学是一门锻炼理性思维的学科,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學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但如何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是教师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直观展现出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记忆能力。但数学概念分布在各个章节当中,如果学生按照章节顺序学习数学概念,必然会出现零散无序现象。因而,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促使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数学概念,分析各个概念规律和内在联系,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很多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改革,但是,教学方法依旧相对单一,在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从本质上讲,依旧属于“一言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状态受到禁锢,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教学课堂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长期发展。

2.缺乏有效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免发现,学生明明在教学课堂上已经掌握讲解的数学知识,然而在解答习题时遇到稍微变换的习题却会表现得束手无策。这就是教学过程缺乏有效提升导致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记忆相应的数学知识,并没有深度理解教学内容。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把数学知识寓于思维导图之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此时,教师应摒弃“讲+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思维导图教学法融入小学数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

预习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降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难度。许多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即使布置了预习作业,学生也很难掌握重点内容,对新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不具备理清知识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完成预习任务,在思维导图中展示课堂教学的框架,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3.开展精准设问

为了构建高效的课题,教师可以提出精准的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探究问题,从而创造高效的教学教室。无论是过于直接还是单纯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都不会感到学习的成就感,甚至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厌烦。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数学游戏和有规律的游戏,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发现其规律的数学问题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不断发现和解决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了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效果显著,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选择不同绘图时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绘图策略,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拓宽学习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梦媛.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9).

[2]倪丽.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N].发展导报,2018-12-18.

[3]王晓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7(6).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思维导图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