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改革试点下的国有企业发展思路研究

2020-12-14吴辉球黄艳张萌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25期
关键词:自贸区swot分析法

吴辉球 黄艳 张萌

摘要:近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進,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试图构建新的贸易规则取代WTO自由贸易规则。为适应全球发展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于2013年8月推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到2020年8月,全国已开放18个自贸区。目前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主要集中在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人力资源等五个领域。在自贸区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是当今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一些国有企业发展思路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自贸区;改革试点;国有企业发展;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6.1;F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5-0064-03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和对外贸易经贸规则的变化与挑战,我国推出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对外开放有益的探索。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并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指出“试验区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战略需要”。截至目前,国务院共计批复了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计推广了六批次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2020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第六批试点经验主要集中在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人力资源领域。回顾自贸试验区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最大的收获便是制度创新。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我国国有企业如何抓住自贸区试点的机遇,实现快速发展,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外境和内部资源入手,分析自贸区试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维度,分别提出SO、WO、ST、WT四种战略组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理论和现实意义

SWOT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态势分析,分析企业内部存在优势与劣势,分析企业外部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并将这些通过矩阵形式排列,分别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各自排列,以求能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克服弱势条件,抓住企业外部发展的机遇,并规避企业面临的各种威胁,从而形成SO、WO、ST、WT四种战略组合。其中SO战略指发挥内部优势的同时抓住外部机会,WO战略指抓住外部机会并克服内部劣势,ST战略指发挥内部优势并克服外在威胁,WT战略指克服内部劣势并规避外在威胁。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自由贸易区试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在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人力资源领域等五个领域有所作为,这为研究我国国有企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自贸区试点改革经验的推广领域

1.投资管理领域

就目前自由贸易区试点经验来看,投资管理领域中“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一般纳税人登记网上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公证‘最多跑一次”、“自然人‘一人式税收档案”、“网上办理跨区域涉税事项”、“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等措施,总而言之,就是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方便投资,而对于办事流程进行简化及电子化,创新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自贸区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我国突破现有的体制壁垒,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推行零壁垒、零关税,并实行负面清单支部,使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并通过简化电子证照、开放电子许可等方式,简化程序性的贸易壁垒,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市场交易与信息交流更加高效便捷。随着全国自由贸易区有序发展,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将逐步形成公平正义、透明高效、竞争有序的优质营商环境,将有利于优势产业集聚,吸引外资企业在自由贸易区内投资注册投资重大项目,吸引更多商业资源,以进一步推进企业发展。

2.贸易便利化领域

目前,贸易便利化领域主要有“保税燃料油供应服务船舶准入管理新模式”、“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先放行、后改单作业模式”、“海运进境集装箱空箱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通关全流程‘一单多报”、“外锚地保税燃料油受油船舶‘申报无疫放行”、“海关业务预约平台”、“生产型出口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等措施。随着贸易便利化一系列举措的推行,“单一窗口报关”将有效缩短通关时长,优化通关环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进出口效率。总而言之,在自由贸易区试点范围内,通过信息化平台和智慧物流平台,实现通关过程中各部门联动,节约通关时长,并免去不必要的检查环节,实行信息化互联互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平台,围绕着简化流程、降低成本等方面实施,更好地推进贸易便利化。

3.金融开放创新领域

目前,金融开放创新领域主要有“保理公司接入央行企业征信系统”、“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创新”、“高效落实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试点”、“积极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等措施。金融开放创新战略,将更好地促进自由贸易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对于自贸区内战略发展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具体而言,可以参照国际通用标准及惯例,对跨境金融业务进行管理,对于自贸区企业有融资需求的,无论是居民企业还是非居民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充分背调、风险可控情况下,可以依法依规为其提供跨境发债、跨境并购等服务。对于自贸区内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准入门槛,资金实行双向归集,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并充分发挥银行信贷、保险资金及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

4.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目前,事中事后監管措施主要有“企业送达信息共享机制”、“边检服务掌上直通车”、“简化外锚地保税燃料油加注船舶入出境手续”、“保税燃料油供油企业信用监管新模式”、“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优化进口粮食江海联运检疫监管措施”、“优化进境保税油检验监管制度”等措施。我国自由贸易区既面临全方位开放市场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又面临着自贸区内企业自主创新失败的风险,因此应加强风险识别控制能力,识别出潜在的各种风险,并建立完善的动态风险防控体系,不定期收集可能面临的风险,出具风险调查报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一种动态监管体系,这种监管体系强调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并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改革,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同时,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可以重新构建联动协同流程,为企业风险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监管,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5.人力资源领域

目前,在人力资源领域措施主要有“优化新片区人才直接落户政策”、“缩短新片区‘居转户年限”、“拓宽技能人才引进通道”、“加大人才培养培训扶持力度”等措施。人才是自贸区创新发展的基础,既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出具人才引进激励措施,对于引进的人才更要给予充分的平台发挥高精尖人才的创造性,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具体而言,就是针对自贸区内产业布局,制定人才引进目录,针对核心技能人才,拓宽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范围,并针对“高、精、尖、缺”人才,开展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与高校合作,将高校内稀缺人才引入企业实训基地,同时对专业技能人才进高校再教育,丰富理论知识,新建产教融合示范区,通过校企双向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提高自贸区对人才的吸引力,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可以对紧缺的高精尖人才采用协议年薪,通过聘任制,不再局限于公务员招考。在考核过程中,对于表现优异的予以加薪、表彰等奖励,并增加专项补贴。

三、自贸区内国有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在自贸区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的优势有:一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作为国有企业,较民营企业而言,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风险更为可控,银行更倾向于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进行金融创新。二是在整合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国有企业高管多为政府行政任命,在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方面较民营企业具有优势,可以更好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我国自由贸易区试点,目的就是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因此必须要实现创新发展,而创新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我国国有企业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

2.劣势分析

在自贸区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劣势有:一是创新能力不强。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垄断优势,更容易安于现状,创新能力不强,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竞争环境,应对能力不足。二是专业人才不足。我国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与招聘方面,很多沿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考标准,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在考核与激励方面,比较单一,不够多样化与个性化,未充分考虑对高精尖人才专有的激励措施。三是固有化流程较多。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多是行政任命,为防控风险,国有企业内部流程一般设置较长,固有化流程较多,且很多决策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而自由贸易区内环境瞬息万变,需要灵活的机制,这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项劣势。

3.机会分析

在自贸区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机会有:一是战略发展机会。自贸区试点是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很多自贸区通常与我国国家战略配套发展,可充分利用战略发展计划,开展与相应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改革转型机会。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自贸区试点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的举措,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在金融、航运、贸易、行政法制等方面快速发展。三是国际化战略机会。自贸区内企业在税收、资金集中管理、贸易便利化、人力资源等方面,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将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注入,同时也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利于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4.威胁分析

在自贸区改革试点中,我国国有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有:一是防范金融套利投机风险。对于自贸区内金融创新,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放宽利率、外汇管制,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制度和法律疏漏,可能会引发投机套利行为,损害经济健康发展,造成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各自贸区发展同质化。目前全国开放了18个自贸区,推出一系列举措,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但同时各自贸区之间政策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人才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政策红利功能削弱,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三是存在着被边缘化的风险。目前,国际上已有WTO全球经济合作组织,也有TPP、RECP等国际贸易协定,我国推出的自由贸易区试点,一系列优惠政策,可能会引起其他贸易组织的边缘化风险,尤其是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大爆发,全球经济呈下行态势,更容易引发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我国自贸区的发展,给自贸区内企业发展转型带来巨大的压力。

四、自贸区内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探索

运用SWOT分析法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化解威胁。自贸区内国有企业发展有以下战略:SO 战略、WO战略、ST 战略、WT 战略。

1.SO战略

SO战略指发挥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对于自贸区内国有企业而言,本身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面对自贸区内各项政策优惠和战略发展机遇,需要抓住改革转型的机会,充分利用税收、金融创新、人力资源等相关政策,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关注外汇汇率的变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开展跨境发债和跨境并购等业务,推进国际化进程。在人力资源领域,优化自贸区内人才落户政策,拓宽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通过聘任制及各项人才激励政策,引进高精尖人才,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高科技和服务业,鼓励人才进行创新,并对创新项目设立发展基金。

2.WO战略

WO战略指抓住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发展深水区,自由贸易区试点中,我国已经在金融改革创新、贸易便利化、人力资源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政策优惠,这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言而言,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安于现状,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固有化流程较多等劣势,可以充分利用自贸区对于创新和人才的政策优惠,补足短板。根据自贸区内产业布局,调整产业布局,并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校企双向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补足人才和創新不足的短板,实现更好地发展。对于固有化流程较长的劣势,可以通过设立扁平化的管理组织,比如实行事业部组织或矩阵制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管理。

3.ST战略

ST战略指发挥内部优势,化解外在威胁。我国自贸区内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在整合资源方面也有优势,可以充分发展金融开放创新,包括债务工具创新,跨境融资资产转让,开放外债便利化额度,提供跨境发债和跨国并购业务。但同时,也面临较大的金融投机套利风险,如果发展不当,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对投资管理领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信息与资源共享,实现对跨境业务全流程监管,建立各部门联动监管机制,以规避风险,实现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并建立人才和资源优势,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的长效发展机制。

4.WT战略

WT战略指克服内部劣势,化解外在威胁。对内,我国国有企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等短板。对外,自贸区内面临金融投机套利风险和各自贸区内政策发展同质化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在补足短板的同时,化解外在威胁。在布局自贸区内产业发展时,通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行更灵活的用人及考核机制,既要大胆用人、大胆创新,同时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规避和防范风险,防范金融套利风险。对于各自贸区可能面临的同质化威胁,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不要盲目跟风,通过充分调研,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战略。

参考文献:

[1]王佳.天津自贸区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与思考[J].天津经济,2016,(07):35~38.

[2]王维.天津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于SWOT-CLPV 框架理论分析[J].华北金融,2016,(02):58~61.

[3]刘敏.基于SWOT分析的重庆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战略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2019,(05):104~111.

[4]周子勋.上海自贸区获批只是迈出“长征”的第一步[N].中国经济时报,2013-8-23.

[5]申威.SWOT分析法的应用进展及展望[J].知识经济,2009,(08):76~76.

[6]乐美龙,高金敏.基于SWOT分析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4,(02):58~60.

[7]黄速建,肖红军,王欣.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8,(10):19~41.

[8]刘儒.自贸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发展情况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75~78.

作者简介:

1.吴辉球,供职于长沙临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黄艳,供职于长沙临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张萌,供职于长沙临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自贸区swot分析法
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大学校园二手交易市场
新常态下对内蒙古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分析
寿险公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