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2020-12-14黄敏

考试周刊 2020年92期
关键词:资源利用资源开发初中生物

摘 要:文章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对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路径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师生对话、学生经验与课后练习等方面,并提出资源利用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巧妙设问、联系生活、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生物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资源开发;资源利用

初中生物与生活紧密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掘资源,促进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在无预设的情况下常常忽视生成性问题,使课堂变得沉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对此,在现代化课堂教学中,教师除课本知识之外还可从师生对话、学生经验、课后练习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开发生成性资源,并促进各项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初中生物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路径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预设,导致课堂死气刻板、流程化明显、缺乏生机与挑战性。生物学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具有显著的创造性、动态性与探究性,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有价值的资源,势必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

(一)师生对话

生成资源的开发数量与利用质量取决于教师,包括教学思维、道德修养、能力素养、教学方法等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对话与情感体验有助于新认知的产生与经验积累,也就是创造生成的过程。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师生、教材与教学设备之间就此产生交互对话。此种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师不可用固定的预设框架限制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在师生交流中随时都会生成资源,使课堂生活灵活,富有刺激与挑战。

(二)学生经验

学生作为学习者,难免会对新知识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理解,此时便出现一些非预设的“意外”情况。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意外”刚好是最佳切入点,可以此为突破口了解学生的认知漏洞,引导其生成新知识,在师生对话中得以弥补和发展。此外,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兴趣爱好等,均可作为生成资源的形成基础,对课堂生成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具有决定作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柱,丰富的生活经验更有助于生成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

(三)课后练习

苏科版教材中针对每节内容附加了与之匹配的练习题,且题目难度不同,部分题目学生通过思考便可得出答案,有些则需要实践验证。课后拓展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在生物校本课程中,课堂教学中会产生一些生成资源,学生可在课后拓展训练中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开展课后实验等方式,促进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教师,应牢牢捕捉习题练习中的生成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使其与文本对话,在自主练习中多元解读,再回归课堂汇报演示,这也是生成性课堂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二、 初中生物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方法

在新课改中指出,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生成性资源,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从多个方面着手挖掘和捕捉生成性资源,并通过巧妙设问、联系生活、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其思维能力、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巧妙设问,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提问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设置开放性问题,并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同时,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朝着更深层的方向思考,以此生成更加有效的教学资源,并加强利用。教师的设问应巧妙精准,最好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知识点,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又不会离题过远。例如,在学习“环境影响生物生存”一课时,主要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通过对校内部分植物进行观察,大部分学生能够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分、土壤、阳光、空气与其他相关环境因素。此时,教师便可追问道:“水分与阳光是怎样影响植物生存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分析原因,一些学生根據自己种花经验,仙人掌在生长时所需水分较少,水仙花的水分需求较大。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总结出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由植物需水量的多少来决定,如若植物需水量大,则水分对其的影响力就越大,反而则越小,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分为多、少、适中三个等级。在教师巧妙设问之下,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可根据自身经验和独立思考解决更多疑问,而解疑的过程便是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的过程。

教师在设问时应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与其认知规律相结合,科学的促进其能力提升。教师可设置难易适中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拥有平等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生成资源更加丰富。小组讨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由简到难的安排问题。例如,在学习“营养物质的作用”时,由于此类知识与学生生活相关,可设置讨论问题,如“为什么不吃早饭会头晕?”“青少年为什么要摄取各种营养?”“为何体育课后会口渴?”等等,学生对此类问题兴致勃勃,拥有极高的参与热情,积极踊跃的加入到课题讨论之中。当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所了解后,再对食物能量作用进行学习便更加容易,也可根据公式独立计算不同食物释放的热能。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生成诸多资源,促进其思维健康发展。

(二)联系生活,提高应用意识

生物学科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检验真理。在此种训练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其应用意识。当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答时,学习空间将变得更加广阔,学习效果也更加理想。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拓展训练,均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适应”时,学生基本掌握了警戒色、保护色、拟态等概念,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环境适应动植物的例子,学生纷纷动脑,说出青蛙、蝗虫、毒蛇、黄蜂、枯叶蝶等等。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通过生物学习,使自身的应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更具创造力。

教师应走下讲台与学生一同探究答案,对教材知识进行挖掘,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针对存在疑问之处,也可自己动手查资料,或者到实验。生物学科有很多奥秘,学生可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到生活中探索。生物课堂在“问题生成”与“问题解决”中不断拓展,实现了“科研型”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学习“多样化生态系统”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教室外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引出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等概念。学生在讨论中对池塘系统、森林系统等进行分析,依据实例对各生态主体的作用与存在意义进行分析,如若剔除其中某个环节,生态系统都会失控。例如,细菌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它,但经过学习与思考可知,无细菌的世界有多么可怕,没有细菌分解,地球将会被垃圾所充斥。通过讨论与实践,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应用意识也显著提升。

(三)实验探究,锻炼实践能力

1. 亲身参与,学会质疑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如若学生操作后出现与结论不符情况,便会产生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进步。例如,在学习“鉴定食物中有机成分”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但部分学生在检测“淀粉”后立即对“葡萄糖”的检测,使其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在对葡萄糖进行检测时,将溶液中加入班氏試剂,经过加热后便会生成红黄色沉淀,这说明食物中存在葡萄糖。一些学生对沉淀产生较大兴趣,并发出质疑“如果用火柴烧一下会怎样?”并将这一假设付诸实践,将火烧后的气味记录下来,虽然实验意义不大,但也可说明学生具备了质疑与创新能力。在检验脂肪时,一些学生加入过量的苏丹Ⅲ,将淡棕红色当作脂肪颜色,通过反复实验后才成功。由此可见,生物课堂随时都会生成新资源,教师应对其进行筛选、引导与转化,使生成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2. 延伸教学,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情感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物教师应紧密关注学生情感,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突发事件中便含有生成性资源,教师可通过加工使其与教学内容产生关联,以此促进教学延伸,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例如,在讲解“环境影响生物生存”一课时,刚好从窗外飞入一只大蝴蝶,许多学生的目光被蝴蝶吸引,此时教师可借机将话题转移到蝴蝶身上。

老师:“同学们,蝴蝶是否属于生物?”

学生:“属于。”

老师:“它怎么会飞到教室里面呢?”

学生A:“可能是判断失误。”

学生B:“可能被教室气味所吸引。”

老师:“那它在教室里是否能生存呢?”

学生C:“这里没有花粉,它无法生存。”

学生D:“有人会抓住它。”

老师:“蝴蝶是无法在教室环境里生存的,希望课后有心的同学能帮助它回归自然,关爱生物。通过这只蝴蝶可以看出生物的生存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在下课后,同学们一起很兴奋的用书帮助蝴蝶飞出了教室。无论教师是否理会,蝴蝶都在那里,如若不理会这只误闯入课堂的小动物,便很难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中,势必会影响学习效率。而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将其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巧妙的渗透生命教育,便可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与态度等均得以升华,师生均在生成资源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新的课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一双慧眼,从师生对话、学生经验与课后练习等方面出发挖掘教学资源,并通过巧妙设问、联系生活、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其在宽松自由的氛围内学习和成长,使生物成绩与学科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克容.初中生物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巧妙利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11):62-63.

[2]巨春.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利用[J].学周刊,2019(15):35-37.

[3]陆家铭.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70-71.

[4]陈微.初中生物课堂上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与体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2):157.

作者简介:

黄敏,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资源利用资源开发初中生物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探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