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体性对二语词汇发展类母语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0-12-14曲春红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二语母语语义

曲春红

首都师范大学

提 要: 类母语水平是二语习得水平的上限。本文以英语本族语者词汇联想结果为参照计算联想比,考查具体性对于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类母语水平是否有显著影响。研究问题包括:1) 具体性对于二语词汇反应词的联想比有何影响?2) 具体性对于二语独有概念反应词的产出有何影响?结果显示,具体词和抽象词在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性,表明具体词发展的类母语水平更高,更加接近母语者。研究结果验证了双重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理论。

1. 引言

二语学习的过程始终受到一语概念系统的影响(Cook, 1992;文秋芳,2010)。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课堂环境下的二语学习会因为一语的影响而难以达到真正的类母语水平(nativelikeness)。但不可否认的是类母语水平是二语习得的最终水平,也是二语习得水平的末端状态(end state)(贾中恒、赵飞, 2012)。二语词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和母语者接近的词汇语义系统,能够像母语者那样流利准确地表达(Meara, 1996a; Jiang, 2000)。二语词汇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前期研究,词汇具体性(concreteness)是影响词汇加工的重要心理表征,是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具体性是否会显著影响词汇发展的类母语水平呢?

具体性主要是指词汇的指称实体或概念能否被人所感知的性质,代表一个词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Gilhooly & Logie, 1980)。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与抽象词相比,具体词的加工用时更短,正确率更高(West & Holcomb, 2000; Jessen et al, 2000;张钦、张必隐,1997),这种现象被称为具体性效应(concreteness effects)。前期研究关注词汇加工和习得过程中表现出的具体性效应(Hu & Tian, 2015; Xiao et al., 2012;吴翼飞,2017;鲍贵,2016),但有关具体性对于词汇发展的类母语水平的影响则没有太多关注。本文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检验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的类母语水平是否存在具体性效应,旨在进一步探讨二语词汇发展的认知机制,为具体性效应和相关理论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提供参考。

2. 相关研究

1) 二语词汇发展中的具体性效应研究

为了揭示一语对于二语词汇加工的影响,研究者构建了双语词汇通达模型阐释双语词汇通达和提取模式,包括混合与独立存储模型(Weinreich, 1953),并列表征模型 (Potter et al., 1984),修正的层级模型(Kroll & Stewart, 1994)等。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特殊词汇的词型效应。为了解释这种效应,de Groot等(de Groot, 1992; van Hell & de Groot, 1998a)提出了概念特征分布模型(The Distributed Concept Feature Model)(图1),认为不同类型的词共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节点数。其中,就两种语言中的翻译对等词而言,表示具体概念的词比表示抽象概念的词共享更多的概念节点。二语学习者会对具体词联想出更多更丰富的语义反应,而相比之下抽象词更具有语言特有的非共享概念节点(Jin, 1990; de Groot & Nas., 1991)。

图1. 概念特征分布模型 (de Groot et al, 1994)

Dong等(2005)在概念特征分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享分布式的不对称模型(图2),该模型指出一语和二语翻译对译词共有的概念元素享有相同的概念表征;一语和二语翻译对等词的概念表征由一系列共享和独有概念元素的节点组成,呈分布状态;一语词和共有概念元素的联结强于二语词和它的联结,一语和一语概念元素的联结、二语和二语概念元素的联结强于一语和二语概念元素、二语和一语概念元素的联结,形成不对称联结强度。该模型既关注了双语翻译对等词之间共享概念元素,也指出了二者之间概念和意义重叠的不对称性,较之概念分布模型更加完善。

图2. 共享分布模型 (Dong et al. 2005)

学习者在二语词汇加工过程中会自动激活一语对译词,并参与加工过程。依据上述模型,词汇联想测试中,二语词汇在心理词库中会激活与之相关的一语概念元素、共享概念元素和二语概念元素,相应的会产生三种反应词:即共享概念词汇、一语特有概念词汇和二语特有概念词汇,其中二语特有概念词汇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的类母语水平就表现为词汇加工中尽量减少一语特有概念词汇的干扰,并激活更多的二语特有概念词汇。

已有研究表明,词汇具体性对于二语词汇加工和习得都有显著的影响。张萍(2011)通过对比分析母语者和两组不同水平二语者的词汇联想反应对二语词汇语义化进程和词汇网络通达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具体词的语义-非语义反应的比差远高于抽象词的语义-非语义比差,表明在词汇语义化阶段存在具体性效应。从横组合反应类型上来看,抽象词的反应明显偏弱,说明在词汇通达度方面,具体词强于抽象词。Hu & Tian (2015)利用词汇具体性和汉语翻译性两个量表探讨了词汇具体性对二语者翻译透明度的影响,为二语词汇提取阶段的具体性效应提供了实证支持。研究者认为,具体性可能是影响词汇英语和汉语翻译性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种语言的语义层面的翻译透明度。鲍贵(2016)将词语意象性作为重要变量,探讨组句和造句任务对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习得的影响。结果发现,任务有效性某种程度上受到词语意象性的制约,词语意象性效应存在于每个任务中,但是效应大小不同。在产出性词汇知识上,任务类型效应大。此外,研究表明,具体性对于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词汇越具体,习得效果越好(Xiao et al, 2012;吴翼飞,2017)。

2) 具体性效应理论模型

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对于具体性效应的阐释为二语词汇加工和词汇习得中的具体性效应提供了理论支持。首先是双重编码理论(Paivio 1991)。该理论认为人脑中存在两个分离的加工系统,一个是位于大脑左侧的语义系统,另一个是位于大脑右侧的表象系统。具体词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同时激活语义和表象系统,而抽象词只能依赖大脑左侧的语义系统(Paivio et al., 1968)。词汇加工过程中,具体词的加工优势就是依赖于同时激活的两组表征代码。Kounios & Holcomb(1994)通过ERP技术进行的研究发现具体词和抽象词在加工过程中诱发了不同的神经系统,表现为诱发的N400处于大脑不同的区域,抽象词主要分布在大脑的左侧,具体词主要集中在大脑的右前侧。West & Holcomb(2000)的研究也验证了双重编码理论的假设,即与抽象词相比,具体词在加工过程中不但激活了更多的语义,还激活了抽象词无法生成的心理表象。

另一种解释是语境有效性理论(Schwanenflugel et al. 1988)。该理论关注具体词和抽象词在加工过程中所获得的语境信息量的差异,认为具体词比抽象词能够获得更多语境信息的支持。在语义通达过程中,能够激活这个词汇的相关语义信息网络,并获得丰富的语境信息,使具体词获得一定的加工优势(Schwanenflugeletal, 1988; Schwanenfluge, 1991)。除了利用表象系统和激活的语境信息解释词汇的具体性效应外,研究者们也关注了情绪等感觉运动体验信息与具体性之间的交互关系,认为抽象词比具体词包含了更多的情绪体验信息,并据此提出了语义表征的具身理论(Vigliocco et al., 2009; Kousta et al., 2011; Vigliocco et al., 2014)。该理论认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表征应该包括体验信息,即感觉运动体验信息和外部世界的交互影响,以及个体内部心理状态的体验,尤其是情感 /情绪信息。抽象词比具体词包含了更多的情绪体验信息,这是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重要的表征差异。

前期研究中虽然涉及到了词汇加工中的具体性效应,但研究目的或者是检验影响双重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模型的因素(王振宏、姚昭,2012;姚昭,2014;陈士法等,2017),或者是对比母语者与二语者心理词库的异同(张萍 2011),也有的是有关具体性效应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Hu & Tian, 2015;吴翼飞,2017)。而对二语词汇发展的类母语水平并没有做系统的考查。本文以本族语者的词汇联想测试结果为参照,通过分析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联想反应词检验具体性对于词汇发展类母语水平的影响。

3. 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包括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1) 以本族语者的反应词为参照,具体词和抽象词产生的反应词的联想比有何差异?

(2) 词汇具体性对于反应词中的共享概念词和二语特有概念词的产出有何影响?

2) 被试

70名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参与本次实验,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为13—15年。平均年龄20.3岁。

3) 研究材料

研究材料是24个高频英语刺激词,包括12个具体词和12个抽象词。正式测试前对两组词汇进行具体性检验。请31名不参加本实验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对刺激词进行具体性评分,共分为五级,一级为非常具体,五级为非常抽象。通过SPSS对评分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词汇的具体性呈显著差异(t=-13.61,df=17.11,p<0.05) (表1)。

表1. 词汇具体性检验结果(括号中为标准差)

以本族语者联想反应词为基础建模,计算联想比。为了对比具体词与抽象词的类母语水平,需要以英语母语者的联想反应词为参照,将二语学习者的反应词进行量化。正式实验开始前,请30名英语本族语者写出实验材料中每一个刺激词的三个联想反应词。整理反应词,并以此为参照,依据Schmitt(1998)和张淑静(2005)的方法建模。Schmitt(1998)设计了一种计算类母语水平的方法,即通过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于同一个词汇的联想反应词的比值,计算出联想比。为了计算方便,张淑静(2005)将这种方法进行了简化,本研究参考简化后的方法,步骤如下:

(1) 获得本族语者对于某个刺激词的联想反应词,整理出每一个反应词的出现频率,每出现一次赋值为1。以本研究中的刺激词smile为例,本族语者产出了以下反应词(括号中为该词出现的频次,未标记频次的表示这个词只出现一次):

happy (21), frown (4), fake (3), welcoming (2), expression, laughter, family, emotion, fun, teeth (14), face (4), friendly (2), happiness (2), good, beautiful, bright, sunshine, dimples, laugh (6), nice (3), friends (2), warm (2), rock, comfort, okey, beauty, kind (3), picture (2), joking, wall, chalk, sad, dentist, joy (3), kindness (2), contagious, caring

(2) 将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反应词的频数相加作为基数。如上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三个词的频数分别是21(happy),14(teeth)和6(laugh),相加之和为41。

(3) 以本族语者的反应词频次为基础,为二语学习者对于同一个词的联想反应词赋值,并计算出该词的联想比。如本实验中,二语学习者A对于smile一词联想出的三个词分别是:laugh,mile和small,由于laugh在本族语反应词中出现6次,赋值为6,其他两个词一次也没有出现,赋值均为0,因此,他的反应词联想比为(6+0+0) /41=0.15。学习者B的反应词是happy,warm和sunshine,那么依据这三个词的出现频次,他的反应词联想比为(21+2+1) /41=0.59。如果学习者C的反应词正好是本族语者反应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happy,teeth和laugh,那么他的联想比就是(21+14+6) /41=1。依据反应词的联想比,我们判断出学习者C的词汇发展与本族语者最接近,学习者B次之,学习者A的类母语水平最弱。

4) 数据搜集与整理

请所有被试完成词汇联想测试任务,按要求写出实验材料中的刺激词使他们最先联想到的三个反应词。正式实验前,主试对测试要求和方式进行讲解,被试完成练习,直到所有人理解测试任务。测试全部在课堂上完成。测试过程中不许查阅任何资料。30分钟后收回试卷。

对词汇联想测试结果进行整理。首先整理出二语学习者产出的所有反应词的频次,其基本原则是:源词与屈折变化记为同一个词出现两次,如cat与cats算作同一个反应词出现两次;源词与派生词记为两个词各出现一次,如laugh与laughter记为两个反应词各出现一次。将二语学习者词汇联想反应词与本族语者词汇联想的反应词进行对照,计算出每个具体词和抽象词的类母语水平联想比。其次,参照英语本族语者的联想反应结果,整理出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产出的相同反应词每词得1分;整理出在本族语者反应词中出现,但二语学习者没有联想到的反应词,每词得1分。依据前期研究,二语学习者产出的与本族语者一致的反应词属于概念共享词汇,二语学习者未激活的反应词属于二语特有概念词汇。在产出词汇总量一致的情况下,未激活的二语特有词汇越少,表明词汇发展水平越接近母语者。将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进行计算。

4. 结果

对具体词和抽象词产生的反应词类母语水平联想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联想比差异性检验结果

对于类母语水平联想比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基于被试的检验结果差异性显著,具体词反应词的类母语水平显著高于抽象词反应词的联想比,基于项目的检验结果差异性不显著(ts(138)=5.43,p<0.05;ti(22)=1.57,p>0.05)。

将具体词与抽象词产生的共享概念词汇和二语特有词汇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

表3. 共享概念词和二语特有概念词得分差异性检验结果

对于共享概念词和二语特有概念词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具体词和抽象词产出的共享概念词汇得分没有显著差异(t(22)=1.86,p>0.05);二语学习者未激活的二语特有概念词汇得分有显著差异(t(22)=-4.89,p<0.05),具体词未激活的二语特有词汇显著少于抽象词未激活的二语特有词汇(MD=12.50)。

5. 讨论

本研究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探讨词汇具体性对于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类母语水平的影响。以本族语者的词汇联想测试为参照,对比具体词与抽象词的反应词联想比、产出的共享概念词和未激活的二语特有概念词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在词汇发展的类母语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具体词的反应词联想比显著高于抽象词的反应词联想比;具体词未激活的二语特有概念词显著少于抽象词未激活的二语特有词汇。实验结果支持Jin(1990)和de Groot & Nas. (1991)的研究结论,即双语心理词库中具体词比抽象词有更多的共享概念节点。二语学习者会对具体词产出更多更丰富的语义反应,而抽象词相比之下具有更多语言特有的非共享概念节点。具体词汇发展的类母语水平更高,词汇加工过程中激活的反应词更接近母语者。

本研究中,具体词的联想比显著高于抽象词的联想比,表明具体词的类母语水平显著高于抽象词。根据双重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理论,具体词在习得和加工中能够激活更多的心理表象和语境信息,二语词汇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借助一语词汇通达语义(Jiang,2000),那么,在二语词汇的语义化进程中,二语词汇加工要以一语对译词为媒介(Kroll & Stewart,1994),词汇的意象性越高,越有利于在二语心理词库中完成形-义映射,建立概念联结。另外,具体词的感知度更高,更容易与具体概念相联系。具体性高的二语词汇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同时激活一语对译词和概念系统。相比之下,抽象词的意向性较低,激活的语境信息和运动体验信息不足,在概念系统中无法有效激活心理表象(West & Holcomb 2000)。二语学习者在加工抽象词的过程中,只能依赖一语对译词,没有明确的心理表象支持,完成形-义映射的进程相对较慢。但据张萍(2011)的研究中对于不同水平二语者的考查,随着学习者二语水平的提高,抽象词的语义发展快于具体词,这种现象虽然很难用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来解释,但可能与高水平学习者词汇加工过程中二语与概念的联结逐渐加强,一语的媒介作用逐渐减弱有关。

根据激活扩散模型(Collins & Loftus 1975),心理词库中的语义网络是按照语义相似性进行组织的,两个词汇共享的语义信息越多,两个概念节点之间的联结越丰富,它们的语义接近度就越高。本研究中,二语学习者产生的语义反应有一部分与本族语者的联想反应相同,也有一部分不同。在接受联想刺激后,二语者产生的反应词与母语者接近,说明该词在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中已经建立了与母语者相似的语义网络,那么在词汇提取的过程中就会更加接近母语者,表达会更加地道、准确。还有一部分反应词出现在本族语者的联想反应中,但在二语学习者的联想反应中却没有被激活,如本族语者对于complex一词的反应词中有51个词是二语学习者没有激活的,其中出现频次等于或超过两次的包括system,situation,confused和house,说明这些词在二语者心理词库中与complex之间尚未建立联结,无法快速产生语义反应。本研究中,与本族语者相比,二语学习者抽象词未激活的反应词显著多于具体词,表明在词汇发展过程中,具体词汇的发展速度更快,类母语水平更高。

6. 结语

本研究通过词汇联想测试探讨具体性对于二语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类母语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语词汇发展在类母语水平方面表现出具体性效应,具体词汇发展比抽象词汇更加接近母语者。研究结果支持双重编码理论和语境有效性理论,也为双语心理词库模型理论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对于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可以将类母语水平作为衡量学习者词汇发展的标准之一,进行定期的评测,跟踪学习者的词汇发展动态。其次,无论是针对具体词汇还是抽象词汇,都应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增加目的语输入,帮助学生建立二语语义网络联结,增加词汇通达过程中双语共享概念词汇和二语独有概念词汇的激活数量。第三,由于抽象词在习得之初会更加依赖母语对译词通达概念,词汇联想中激活一语特有反应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对于抽象词的解释应更多的结合目的语的文化和语境,使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双语对译词之间非共享概念的差异性,促进类母语水平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母语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情感形容词‘うっとうしい’、‘わずらわしい’、‘めんどうくさい’的语义分析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