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之我见

2020-12-29杨金才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价值观

杨金才

南京大学

提 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方针,体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外语教育应主动适应国家人才需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因此,有必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外语专业课程教学。本文拟以“当代西方人文精神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例,进一步阐发外语教育如何把握中国立场,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引领,进而推动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

1. 引言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组成,具体涵盖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等,凸显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围绕语言学、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翻译、国别和区域等专业方向深度融合实践教学,体现校本办学特色和特殊行业人才培养需求(《指南》,2020:i)。长期以来,课堂思想教育一般只在公共基础类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近年来,通识课程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部分课堂思政教育功能,有力推动了外语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能够担任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为了进一步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教育方针,有必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教学的全过程。那么,“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以“当代西方人文精神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一下外语教育的“课程思政”,就教于外语界各位同行。

2. “课程思政”的理念及其必要性

就其本质而言,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理念与价值观的引导与传播,可以追溯到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8年9月10—11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根据习总讲话精神凝练而成的“课程思政”综合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必须把“立德树人”当作根本任务,运用并发挥好课堂的育人主渠道功能,结合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和改革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产生协同效应,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爱党,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将思政课程的内涵进行拓展和深化,进一步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过程,在学生所学的课程中将“传授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挖掘课程教学中如何形塑爱国情怀、诚实守信、历史担当等精神元素(ethos),将其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引导入手,培养学生的中国立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而言,我们面对的是国外的意识形态和西方的主流话语,其文化价值观渗透在语言的背后。因此,外语教师不能简单地从国外“拿来”或“移植”,而是需要有一个思想意识的过滤过程,有必要进行语言意识形态的甄别与文化价值取向的鉴别。譬如,西方学术话语常用“regime”指称中国政府;西方媒体将中国海防作业报道为“military expansion”,直接指涉“中国威胁论”;而且在国际学术交流场合时常出现有悖一个中国原则的文字表述“China,Taiwan,and Hong Kong”等。遗憾的是,不少中国大学毕业生在国外学习回国后竟然在学术成果中使用同样的语言表述。这不能不引起关注,我们更需要加以警示。这也从反面充分证明当下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地位及重要性更加凸显,在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加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交流、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以及提升我国外语教育与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为外语类专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一方面,我们要主动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发展战略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以拓展跨文化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为核心理念,创新并实践基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真正使其立足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中国立场,以复杂性思维看待世界,不断提升外语表达能力和人文研究水平,推动学术研究国际化,促进建设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3. “课程思政”与外语教育人才培养

外语类专业涵盖面广,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文学专业,具体包括英语、俄语、德语、法语、阿拉伯语、日语和非通用语种等,不断满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求,特别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着重要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作用,承担着大国外交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无论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优秀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为外语教育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和深远的发展前景,而且也提出了全新的使命要求,即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外语课程和教材体系,全方位主动适应“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教育方针。因此,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不能简单沿用以往直接从国外引进的做法,必须改变课程基本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学者和国内学者理论创新不足的局面,从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中国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特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形成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使全球竞争不断升级。面对激烈竞争,中国在与外来负面意识形态的较量中行稳致远,充分运用大变局蕴含的历史机遇,有效应对大变局带来的风险挑战,并不断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这是中国现实强大的政治文化和精神元素,理应作为面向国家、社会和人民需求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外语教育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是党在新时代制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即能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输送人才?联系到外语学科的人才培养,我们的外语教育要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为提升和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做出更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会议,2020)。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立场又该如何放眼世界?这是涉及价值引领和政治方向的关键问题,也是关乎到外语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这就要求有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引领,通过“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外语教育面对的是外来文化思想,教师首先应发挥思想过滤器作用,积极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

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学不仅仅为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是学生接触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以中国学人的立场,分析和判断中外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差别,对于外来语言意识形态及其理论、思想和文化现象做出应有的品评与判断,提高自身明辨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应首先从价值观引领入手,引导和培养他们的中国认同和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涉外言说和鉴赏能力。

4. “课程思政”教学体会

“当代西方人文精神概论”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的本科通识课程,由本人主持建设,并担任主讲,教学团队中还有徐蕾、但汉松等教授。以下就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谈几点体会。

1)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从鼓励发现问题,培养思考和批判习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入手组织教学内容,并融入到中国特色外语教材体系建设中。“当代西方人文精神概论”课程以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为起点,全面介绍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各种人文思潮,并给每一种批评观念配上原著选读和问题提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精神分析学派、阅读理论与接受美学、结构主义批评范式、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与新世纪批评理论概念的阐释与运用,着重考察“身份”、“他者”、“离散”、“性别”、“对话”、“空间与赛博”、“消费主义”、“物质文化”和“生态批评”等,力图打破专业局限,将授课重点从单一的概念介绍转向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用英文授课,旨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用英文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理论思维和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水平等。

2) 课程教学目标

围绕课程大纲,本课程在全球化语境下,结合当前西方批评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从当代西方人文精神核心价值出发,讲授20世纪以来西方重要批评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内涵。课程虽然用英文授课,但已不再是中外两种语言概念转换的简单传递,而是以“立德树人、服务国家”为导向,以“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跨文化能力”为理念,进一步融通中外文化,突显中国元素,实现话语方式转变,让“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着力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递中国声音。

3) 具体实施举措与案例

(1) 本课程在讲解西方理论概念时融入中华元素,使学生通过中外比较的视野认识西方文化,既加深了他们对西方理论概念的印象,又提升其自我文化的认知能力。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过典型语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西方话语的政治敏感性和理解力,使其深刻认识西方对中国所持的傲慢与偏见,以及这种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如何体现在西方文学作品、大众媒体、影视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西方理论时,关注和辨别语义意识形态性。引导学生从历史维度考察西方文明进程,使其认识到文明不能简单地划分优劣,而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自我选择,是在交融中互生发展。同时,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西方文明的强大其实与殖民掠夺密不可分,这是文明的外衣,曾被科学、民主、自由和博爱等鲜亮的语汇所遮蔽。于是推介并辅导学生阅读萨伊德的《东方主义》及其论述,批判地阅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福山的《历史的终结》等论著,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亨廷顿将儒家文明作为西方文明对立面的意图和福山对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胜利的欢呼。在一定程度上,前者迎合了西方“中国威胁论”,而后者则为抵制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前站。我们并不视西方主流话语为洪水猛兽,而是有针对性地了解和熟悉其话语机制及其蕴含的真实意图,积极主动地应对,并在教学中加以引导。这么做,旨在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施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引领。学生可以通过中外比较正确认识西方话语的立场和意识形态盲区,进而加深对中外文明差异的认识,即能从历史中辩证地审视西方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 本课程立足研究型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致力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和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了解与熟悉西方批评话语的同时能够批判地加以借鉴与运用,从而培养他们表达思想、判断、鉴别价值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让他们了解我国国情,着力培养其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提升其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水平,并从实践层面通过系列作业和课后问答培养学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等批判性思维与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涉及西方话语及其意识形态立场时,我们梳理一系列概念名词和话语词汇供学生讨论,并配置相应的读物供其用作样本分析,通过不同的题型,尤其是综合主观阐述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系统传授知识,又能使学生不偏不倚,在理解的前提下批判地借鉴西方批评理论中能给人启示的批评概念,并加以运用。譬如比较分析新批评代表人物T·S·艾略特的理论与中国文论中的空灵说,比较西方接受美学思想与王国维“三境界”阐述间的异同,解读中西女性文化,以及从中国经典《道德经》思想反观西方解构主义学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外语教学单一以外输入为主的知识传递课程模式,实现了中英两种语言的跨界思考,将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目标融为一体。

(3) 本课程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讨论精选原文著作,并引导他们用英文进行研讨,着力培养其言说中国的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融入中华元素,使学生在言说西方人文精神的同时,学会用英文表达中国价值取向,摒弃盲目的崇洋和一味的“拿来”,鼓励和引导他们开展中外文明对话,正确传递中国声音。

(4) 本课程严格教学秩序和考勤记录,制定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明细的考核标准,并利用教学立方平台技术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考查,及时反馈学生作业,对论文写作注重学术规范与方法引导。诚信学风,认真论文,严格执行课堂纪律本身也体现了“课程思政“内涵。

5. 结语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虽然明确规定了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但在专业定位和培养宗旨方面还是比较笼统。如何持续深化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仍需要每个高校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过程,真正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外语课程思政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山教你学外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