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单的制订与实践

2020-12-11唐晓娴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任务单策略

唐晓娴

[摘要]语文部编版教材对于名著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放养式”转变为“精培化”。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进度参差不齐等情况。文章重点研究了基于任务单的《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期通过阅读任务单的使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读书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任务单;策略;《朝花夕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4-0010-03

与单篇文章相比,整本书的文字信息量多,思想性和艺术内涵也往往更为深刻。如何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范式,将更多的内容“填入”有限的阅读课程中去,从而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是我们每个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任务单“驱动”整本书阅读有效进行的策略。这一策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将学生要阅读和学习的新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之中,再将这些任务整理合成一个任务单,并注重导读方式、过程指导。这其中,任务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阅读的工具。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为例,从文本体系、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三个层面,就任务单的制订与使用进行分析。

一、在任务单的驱动下,实现整本书阅读体系的“自建”

整本书的字数多、内容杂、信息量大。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第一阶段,学生应厘清书中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物关系等,并对一些精彩片段有一定的了解,以形成对整本书的体系、全貌的初步认知。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阅读任务单,让学生带着“目标”前行,将“略读…‘扫读”和“精读”结合起来。这一阶段的任务单可以由“找出文本的主线、中心”“绘制‘故事情节思维导图”“分析社会背景”“梳理人物关系”等组成。试想,如果对整本书阅读不会选择,缺少判断,拿起一本书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页一页地读,那么阅读时间从哪里来?阅读效率从哪里来?

为此,在学生阅读前,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单:

任务单1:名著《朝花夕拾》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写作的?讲述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间有何种关联?

任务单2:请你对《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进行个性化分类。

设计这两个任务单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究故事情节、背景、主线并对各篇文章进行分类。事实上,整本书阅读应避免知识操练,比如字词句的翻译、识记等。对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学作品,学生需要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悟、发现和构建这一作品的意义。否则,将进入以识记知识点为目的怪圈,从而抹杀自身的主体创造性和独立价值判断能力。通过实践发现,90%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任务单,尤其是任务单2的完成情况非常好。以下是笔者根据学生做出的分类制作的表格(见表1)。大多数学生按“时间”来划分,他们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本书中,鲁迅所描写的都发生在其童年、少年或青年时期。也有学生按“内容”划分为“过往的生活”“周围的人物”“儿童教育观念”三部分。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能灵活结合文体知识,再做区分。不管怎么分,这些文章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物的影像——鲁迅自己。这些文章记叙了向往“老鼠娶亲”场景的天真的鲁迅,百草园里爱听“美女蛇”故事的鲁迅,三味书屋里顽皮却充满好奇心的鲁迅,五猖会前被硬逼着背《鉴略》的鲁迅,还有四处求学、苦寻救国真理的鲁迅。在这些文章中,鲁迅思想的发展、变化历历可见。在完成任务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对书中的文章有一个全面认识,而且能对文章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了解。

二、在任务单的驱动下,实现整本书人物形象的“自画”

“以人为本”是文学作品的特征之一。作者会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等把人性中最真实、最严酷、最悲悯、最软弱的东西客观而真实地展现出来。确定“核心人物”是整本书阅读的关键。因此,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利用任务单引导学生快速明确“核心人物”,并通过人物间的各种关系分析来揭示时代背景、发掘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任务单时,应巧妙地使用“留白”艺术,使任务单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从而使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空间。

通过分析《朝花夕拾》里出现的人物及其经历,能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作品中的人物除了“我”——鲁迅本身之外,还有六个主要人物:阿长、父亲、寿镜吾、衍太太、藤野先生、范爱农。(不少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对陈莲河这位庸医一一出自《父亲的病》一一印象也很深。)这些主要人物有些不仅出现在一篇文章中。所以把提及同一人物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立体性。

在学生阅读了整本书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任务单:

任务单3:书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有什么特征?

任务单4:请你把提及你最感兴趣的主要人物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并对这一人物进行品析、评价。

设计这些任务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关联阅读”的方式,探究、比较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

每个学生都结合文章,对人物的特征、作者对其的情感等进行了分析。笔者做了如下汇总(见表2):

学生发现,《朝花夕拾》中的很多人物在不同篇目中都有出现。比如,长妈妈分别在《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二十四孝图》(阿长只要一看图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段事迹)、《五猖会》等中出现。通过探究分析这几篇文章,那个粗俗却善良,没有文化却无比关爱“我”的长妈妈形象便被挖掘了出来。

有位学生运用“对比阅读”法将长妈妈和衍太太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好地认知了这两个人物。以下是他所做的汇总(见表3)。

通过任务单,学生能够了解到朴实、十分关爱“我”的长妈妈,了解到在严厉中透着望子成龙的热切的父亲,以及了解到范爱农这样的为中国的存亡奔波呐喊的进步青年等。事实上,不论是评价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我们都不能用“非白即黑”这一标准。在阅读中,只有通过分析梳理、对比探究,学生才能对人物有一个理性的评价和勾画,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在任务单的驱动下,实现整本书思想情感的“自悟”

教师通过阅读任务单的使用,不仅能带领学生剖析作者的情感,还能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文章内容与自身的体验和知识储备,还原当时的社会情境和人物关系。学生受到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有时并不能与文本进行有效交流。这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若教师不能进行有效引导,学生则不能有深刻的思想、情感体悟。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任务单5:阅读《朝花夕拾》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

任务单6:以中年人的眼光写青少年的事,鲁迅笔下处处流露着对少年经历的反思,请你找出两例,进行品评。

任务单7: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故乡”的影子,你能从《朝花夕拾》中寻到鲁迅故乡的风貌吗?

整本书阅读主要突出的是“阅读”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方面的价值。学生在完成任务单的过程中,要立足文本内容,结合自身体验和知识储备去思考、分析。这样,通过任务单的完成,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情感的有效构建,实现从“有见识”到“能见识”、“有体会”到“能自悟”的转变。

在实践操作中,总会出现超出设想的情况,因为阅读本身就是充满个性的活动。设计任务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指明研读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等,会影响到阅读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不断调整任务单内容,让“实”引促“真”读。

[參考文献]

[1]鲁迅.朝花夕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M],2019.

[2]盛常春,盛芬芬.任务驱动和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J].江西教育,2018(14):48-50.

[3]韩秀清.打造有趣有序有用的阅读课[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

[4]刘河.五“联”并举,追“本”溯源:《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策略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9(35):23-25.

(责任编辑 农越华)[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任务单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基于学情的学习任务单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合作学习能力中的应用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关于“不定积分概念”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单”的使用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用翻转的理念上文言文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