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微演讲”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020-12-10于玲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课程资源

于玲

【摘   要】数学微演讲是一项基于数学和儿童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微演讲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让参与该课程开发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从关注知识传递到关注儿童需要,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教材有效实施到关注课程资源的创新开发。

【关键词】数学微演讲;儿童需求;课程资源;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微演讲活动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数学微演讲课程的受益者不仅仅有学生,还有教师。数学微演讲的开发,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推动师本化的小学数学课程发展。本文就从教师维度谈谈实践体会。

一、从关注知识传递到关注儿童的需求

对知识传递的关注近乎教师的“本能”,数学微演讲创意课程,让参与教师透过另一扇窗去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真情实感,从关注知识的传递逐步走向关注儿童的需求。

实践表明,很多教师的课前准备与教学现实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差。他们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甚至为了能把习题讲通、讲透,事先把练习题都做一遍。但是课堂上做小动作或心不在焉的学生大有人在,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仅有小部分学生积极回应。教师尽最大努力要将教材上的知识准确、到位地教给学生,可学生并不领情,课堂效果总达不到预期。

参与课程开发后,教师从学生上交的数学微演讲文字材料中不仅了解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知道了学生原有认知的状况和兴趣关注点;从视频资料中看到了学生的视频制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备课时,教师仍然会认真研究教材,但不再把《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的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也不再为课堂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苦恼万分。教师开始制定有弹性的教学目标,知识点讲解的详略程度也拿捏得更准,尽量避免学生都会的知识教师还在反复讲解的状况出现。

在实践中,学生提交的一个个演讲视频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无限潜能,也让自己重回童年。教师开始体验从儿童的视角去发现数学,倾听数学,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教学内容,根据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去调整教学方式。慢慢地,课堂氛围越来越好,积极参与的学生更多了,“陪跑”的学生变少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出彩的机会,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

学习结果是指完成一个学习过程后,期望学习者所知道的、理解的以及能做的事情的一种描述,它指向于知识、技能与能力。”[1]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学会了?是否理解了?答案自然是:考一考就知道了。但现实往往是,由于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学生倍感竞争压力,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不可避免地出现焦虑、厌学等负面情绪。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2]数学微演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性、综合性活动,活动的全过程涉及阅读材料的整合、PPT的制作、演讲技巧的运用、小组合作、视频录制等多方面。为完成一次数学微演讲,学生需要去搜集、整理材料,还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过程让学生积累了宝贵的数学活动经验,而智慧则形成于这样的经验过程中。

“新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改革提出:学科教学不仅要关注作为人类经验和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果性知识,更要关注作为人的生命实践活动的关系形态和过程形态的知识。 [3]数学微演讲采用“以生为本、内容多维、形式多样、恰当激励”为原则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接纳,体悟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在学生上交的微演讲视频中,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实验操作视频《美妙的杯琴》。她用7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敲出了“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的美妙音调,她的开场白是:“今天介绍的杯琴是我已经尝试了很多次的实验之后才做成的……”在播放该视频时,全体师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所获得的成功的喜悦。

三、从关注教材有效实施到关注课程资源创新开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仅仅片面地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育的实用性目的或思维训练性目的,已难以达到现代社会的要求,数学课程应该在培养人的数学素质上形成能体现时代要求的教育价值追求。[4]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修订周期较长的数学教材部分内容已是“过去时”,落伍的素材不能触发学生对生活数学的深刻感悟。加上学生个体的知识储备水平也参差不齐,数学教材已不适合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把数学微演讲作为一项课程资源融入课堂。学生可以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数学小故事等作为数学微演讲的内容;可以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数学故事;可以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教训;还可以讲解练习题的具体解题思路、步骤和不同解题方法……形式多样的演讲内容构成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不失个性的发展。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参与或倾听与教材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数学微演讲,能更好地感受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于是,课题组成员进一步研究数学微演讲的文字材料,细析教材,开发出配套的数学微演讲资源。比如,“百分数”的各个课时配套的数学微演讲资源是这样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配套的微演讲主题是“百分数的真相”,内容要点是真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才能看清那些看似漂亮却虚假的数据;“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配套的微演讲主题是“数据也会‘说谎”,内容要点是介绍如何正确比较及格率;“纳税问题”配套的微演讲主题是“纳税零距离”,内容要点是介绍纳税的意义和生活中常见的税率;“利息问题”配套的微演讲主题是“储蓄小常识”,内容要点是介绍储蓄的一些基本常识;“折扣问题”配套的微演讲主题是“打折出售的秘密”,内容要点是介绍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打折销售的原因。

拓展课程的开发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校本或师本层面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教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也是巨大的,更是持久的。在參与数学微演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体会到了行动研究的价值,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儿童、理解教材,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管辉,谷峪.欧洲职教系统中的学习结果范式:背景、功能及特征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1):87-96.

[2]吴维宁.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教学模式[J].物理教师,2002(10):3-6.

[3]吴亚萍.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与转化[J].人民教育,2016(3/4):45-50.

[4]刘英琦.教师课程能力提升:为何与何为 [J].中国教师,2018(3):91-95.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215300)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成长课程资源
录播教室应用与管理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