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2016-03-23黄爱萍
黄爱萍
摘 要:从开展网络专题研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精品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搭建教学反思平台,提升反思能力三个方面,研究在研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师进修;教师专业成长;创新模式;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2;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4-0047-02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向每位教育工作者心中,促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理解教学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两年来,以“在球类运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的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以球类运动为载体,积极构建主题与教学研讨、教育反思平台,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一、开展网络专题研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专题研讨,是我园实行的一种研讨新形式。从实际出发,定期选取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困惑、难点提出来开展专题研讨,通过学校附小论坛网络平台鼓励大家自由讨论、提出建议,激发大家在原有经验上的认识冲突,引导教师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认识,在主动思考中进行自我建构。课题实施一段时间后,“如何在球类运动教学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成了困扰大家的一个难题。问题一经提出,大家纷纷跟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合理性的意见,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的教师认为,主体性的发挥就在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比如学习新的球类技能时,应该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练习。实践中,学生会形成各自的假设,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可能不符合要求的,对此教师不应直接制止或纠正,而应该以支持与鼓励的态度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发现和实践体验等方法再次进行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原有认识,提高球类活动的水平与能力。有的认为,教师可以提供各种球类运动的图片、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看看、说说,为他们提供想说、爱说、敢说的宽松环境;根据孩子们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设计形式多样的球类活动,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丰富多彩的材料,充分调动自主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还有的则认为,在活动中可让学生自主讨论、商量、制定游戏规则内容和方法,教师则给予适宜指导,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网络专题研讨与教师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对问题分析、讨论、争辩、归纳的过程中,达成了思想上的共识,提升了自我的实践智慧,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精品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我园开展了多形式的球类教学观摩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交流、研讨、反思,努力打造精品课堂。教师们通过研读教材、学习教学指南、运用先进理念来设计教案,认真上课,诠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1)“同课异构”大比拼,尽展教学魅力。首先,以年级组的形式进行球类运动“同课异构”大比拼活动:小班“快乐赶小猪”、中班“好玩的皮球”、大班“篮球小精灵”。各年级各派两位教师根据指定的课题,以及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快乐赶小猪”为例:围绕学习用棍将球赶到指定地点的教学目标,两人都创设赶小猪的情境。郭妍老师设计的是:一开始队列练习,然后学生自由赶小猪,探索、交流得出赶小猪的正确方法,最后是赶小猪比赛;而赵素芳老师设计的是:一开始则以新颖有趣、整齐划一的球操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中又加入带猪宝宝去小动物家做客的游戏环节和赶猪大比拼竞赛环节,趣味性更强,内容也更加充实,再加上教师亲切的教态和启发性的语言使活动增色不少。“同课异构”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尽展教学魅力,也为教师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在开放、多元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一课多研”展智慧,构建精品课堂。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实践能力,充分调动教研组的团结力量,引领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我园又组织开展了“一课多研”球类教学研讨活动。各年龄段教研组长带领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编课题:小班“球宝宝去旅行”、中班“好玩的皮球”、大班“快乐拍拍拍”,通过集体备课、试教、研讨、再试教、分析反思存在的问题形成新教案后再次上课,一次次的备课、听课、评课,让集体的灵感、智慧、经验在相互评析相互研讨过程中撞出火花。比如“球宝宝去旅行”,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设计了响雷躲雨这一环节,想不到响雷的音乐一响起,孩子吓得抱起球宝宝就跑,忘记用双手握棍来赶球。大家纷纷提出这一环节不适合小班,再加上教师也没有好好引导,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在第二次研讨中,大家提出教师对目标的把握不对,孩子们对双手握棍的方法这项新技能是陌生的,教师应示范正确的握棍方法,在整个带球宝宝旅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提醒学生双手握棍,同时在细节的处理上做得也不够好。在第三次研讨活动中,大家指出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适当隐退,让孩子自由探索,而当孩子不按照你的教学思路来时,你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来应对。这样循环反复,帮助执教老师发现教学中尚未觉察的问题,达到以问题促教研、以教研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一课多研”活动,教师们受益良多,这对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精品课的构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搭建教学反思平台,提升反思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一公式深刻地反映了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反思能够完善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能够帮助教师向“研究型”发展。
(1)在日常教育随笔写作中养成反思习惯。在球类课题研究过程中,鼓励教师及时发现球类晨间活动、主题教学、特色教学、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典型事例以及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分析学生行为,以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调整教育策略。自开展教育反思后,一篇篇有价值的教育随笔应运而生。同时,还组织教师在附小论坛上定期进行教育随笔交流讨论,进一步实现教师在经验与困惑上的共享和互助。
(2)在教学活动反思中提升反思能力。为了使球类教学研讨真正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一位执教者活动后都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从活动设计的思路、活动实施的过程、活动实施的效果、活动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主体性的发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比如,执教音乐欣赏活动“小皮球”,重点是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难点则是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与跳跃。整个活动实施下来,听课教师反映教学过程中没有认清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当前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课后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一,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欣赏环节中,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玩球,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创编环节则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并把创编出来的动作教给其他同学。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想出多种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第二,学会等待,耐心引导。当学生回答问题慢时,则在耐心等待中激发学生的潜能。比如,问“用小脚怎么表示皮球的跳跃呢”。孩子没有想出来,则进一步引导:“皮球会跳,那小脚也会怎么样?”在区教学反思评比中,音乐“小皮球”活动反思荣获一等奖。小小课堂,智慧无限。教师只有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让自己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要紧跟时代脉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创新研讨模式,努力优化教学结构,积极构建反思平台,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洪静翔.幼儿园球类活动理论及设计集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华忠.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1(26).
[4]郭瑞燕.文化,催化教师专业成长[J].江苏教育研究,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