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2020-12-09张岚
张 岚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上海 201505)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该病症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患者长期背负着较大的压力,心肌功能受到影响,继而导致心排出量出现异常。想要减轻患者的病痛,加快患者身体康复的速度,不仅需要制定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还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鼓励患者勇敢对抗病魔,确保各项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9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11月,将其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两个小组,每组人数为48例。其中,有26名男性患者,22名女性患者,年龄均在70岁左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例报告、临床体现以及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常规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定期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观察病情发展情况,遵医嘱合理调配相关药物,告知患者每一次服药计量、时间以及每天服用的次数,指导患者安全用药。此外,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将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增加患者对疾病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1]。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观察组,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在与患者进行交谈中,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从患者的话语当中找出其心理受到影响的原因,具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使其拥有亲切的感觉,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患者生病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向患者讲述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重视。其次,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还应给予环境舒适护理,保持患者病房内干净、卫生,对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有利于患者身体的身心健康。此外,在护理人员到病房进行巡视时,应主动将脚步放慢,说话声音不易太大,以免打扰病人正常休息。最后,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生理舒适护理,根据每一位患者身体以及病情发展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类食物,有利于肠道消化。此外,在患者排痰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排痰方式,必要时可使用吸入雾化,帮助患者顺利将痰液排出。
1.3 疗效判断标准
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期间,统计各组患者水肿消失、气喘缓解以及心率正常等病症恢复的时间,对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计算出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应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恢复时间为计量资料,使用()作为计数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使用%为计数单位,使用卡方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为(3.9±0.6)d,气喘缓解时间为(2.9±1.2)d,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为(9.2±1.3)d,这三种临床症状效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0±0.5)d、(5.8±1.5)d、(11.8±1.7)d,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中有46例患者表示为满意,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患者中有32例患者表示为满意,满意度为69.5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常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给予患者用药护理,嘱咐患者按时吃药。不过,由于该病症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要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较大的伤害,护理效果并不明显。
在本次实验当中,观察组患者水肿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为,这三种临床症状效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理护理、环境舒适护理以及排痰护理等多种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各种临床病症得到缓解,水肿消失以及心率正常的时间逐渐缩短,并且这种护理模式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认可,总体满意度较高。因此,舒适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