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要点分析
2020-12-09王竹
王 竹
(海城市中医院外科,辽宁 海城 114200)
临床骨科中常见疾病之一为下肢骨折,由于病情较严重通常使用手术方案开展治疗,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和手术方式了解甚少,又经疾病折磨,极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刺激神经系统,加重患者痛苦,无法顺利开展手术[1]。此外患者术后康复期也十分重要,若不了解相关注意事项,极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延长其康复时间。这就需予以患者高质量护理服务,特别是要加强护患沟通,帮助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提高其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进而预防多种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2-3]。基于此,本次针对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了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分成2组,即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入组标准:以上患者经相关诊断技术全部确诊,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同意本次实验,该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患30例,女患20例,年龄24-77岁,年龄均值为(50.4±2.7)岁,6例髌骨骨折、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股骨干下段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6例其它;观察组男29例,女患21例,年龄22-77岁,年龄均值为(49.8±2.9)岁,5例髌骨骨折、1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股骨干下段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5例其它。2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差异较小,未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性良好。
2 方法:2组患者均开展普通护理,入院后先开展止痛操作,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手术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并适当的疏导患者心理情绪,术后加强术肢的护理,并指导患者开展功能康复训练。定期指导患者开展X线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护患沟通,具体内容如下几点:(1)术前沟通。①由于患者病发突然,入院后患者和家属较焦急,因此护理人员需多注意自身讲话方式和态度,以关心和亲切的态度和患者沟通,安抚其焦躁心理。同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家属接受能力进行有效沟通,为其讲解手术具体操作详情,询问患者病史、手术史、药敏史等,医师确定手术方案后护理人员告知其准备工作、注意事项等[4]。②多与患者交谈,一方面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另一方面可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可进一步引导其倾诉担忧和疑问,同时护理人员尽最大能力帮助其排忧解难,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情绪。③手术前1天叮嘱患者保证足够休息。针对晚上紧张无法入眠患者,可为其播放催眠曲,助其入睡,保证患者第2天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此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环境也会产生异常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多和其交流沟通,引导其放松身心。(2)术后沟通。①手术结束待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后,耐心询问患者感受,了解其有无异常情况,确定情况良好后将患者轻缓送回病房,同时告知患者、家属手术非常成功,以消除其担忧心理。之后告知其术后用药的重要性、使用剂量等,同时为其讲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征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叮嘱其如有任何异常现象要立刻通知护理人员切勿忽视。②为患者、家属讲解术后保证科学、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叮嘱其多摄入富含钙元素丰富的食物,比如蛋制品、鸡蛋、牛奶、骨头汤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骨愈合,同时多食用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以预防和避免便秘情况[5]。③为患者、家属讲解术后康复、坚持用药和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并将具体方式教会患者,和家属合作帮助患者开展康复运动。④出院前告知患者保持适量的运动,遵医嘱用药,但是禁止过早患肢负重,同时留下患者联系方式,定期电话提醒患者来院复查X线片,了解恢复情况。
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将患者住院时间、护患纠纷情况记录。对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6],分值越高情绪越不稳定;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指导其对本院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评估,满分100分,不满意在60分以下、一般在60-80分之间、满意在80-90分之间,十分满意在90分以上,1-不满意例数/50×100%=总满意度。
5 结果
5.1 2组100例患者总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中3例不满意、7例一般、11例满意、29例十分满意,总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中13例不满意、10例一般、15例满意、12例十分满意,总满意度为74.00%,2组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x2=7.441,P=0.006)。
5.2 2组100例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情况对比: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为(62.54±2.74)分、SDS评分为(63.78±3.09)分,护理后分别为(35.78±5.47)分、(39.48±4.12)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为(65.47±2.66)分、SDS评分为(64.47±3.21)分,护理后分别为(47.78±4.58)分、(45.59±7.51)分。护理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100例患者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共计1例,总发生率为2.00%,住院时间为(11.25±5.71)天;对照组共计7例,总发生率为14.00%,住院时间为(17.58±2.89)天,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下肢骨折属于突发性病变,患者一时间无法接受,且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进而加强外界对疾病的刺激[7]。患者骨折后疼痛感较强烈,不能描述疼痛具体情况,又加上对相关治疗方式缺乏了解,会致使患者发生严重的不安和焦虑。而患者由于患肢肿胀、麻木、疼痛等症状急需并渴望有人关心、安抚且陪伴身边,在心理上予以呵护[8]。而患者产生的多种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此外患者情绪过激还易和护理人员发生争执。因此在治疗期间需了解患者心理变化详情,引导其树立积极心态,以最好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确保临床治疗疗效的同时加速康复。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开展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开展护患沟通,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74.00%,对比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示在患者术前和术后开展普通护理的同时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以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在SAS评分、SDS评分上,护理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了解患者情绪变化情况,根据其特点开展疾病知识、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等内容的宣教,可使患者更了解自身疾病和具体治疗方式,消除自身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心,进而减轻了患者焦虑和紧张等情绪。2组患者在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强护患沟通可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可减少患者和家属出现过激行为。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护患沟通可使患者了解更多康复知识和术后注意事项,同时还能够加强患者遵医嘱行为,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总而言之,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较好,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其不良情绪,加快其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