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野下音乐教育与戏曲的融合
——以《龙里格龙》为教学案例
2020-12-08张洁
◎张洁
2015年国务院就深化学校美育教育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切实落实美育工作意见,各个学校为学生搭建美育活动平台、丰富学校美育实践工作,音乐教育也在学校美育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在传统模式的课堂上进行各种音乐形式的融合,打破了音乐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陈旧的教学套路,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教育带来的快乐。下面我以音乐歌唱课《龙里格龙》为案例,浅谈一下音乐教育与戏曲的融合。
一、教学的背景和设想
《龙里格龙》是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八课,由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是朱良镇改编的合唱《流水恋歌》中的选段。该曲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属于戏歌体裁,曲调较简单,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在多年的音乐课程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知识,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并且能够做到演唱时的声情并茂,是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体验京歌的音乐风格与韵味,从而形成对我国国粹京剧的热爱之情。2、学生能够把握休止符、顿音与二声部合唱,并能用京腔京韵和恰当的力度、速度有表情地完整表现京歌。3、学生能在聆听、学唱、模仿、表现、创编、角色扮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歌曲的京剧唱腔风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体验、模仿等活动,准确且有韵味地演唱歌曲。
2.用带有京剧唱腔和韵味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京剧头饰、梆子、小鼓等。
五、教学过程与运行
1.创设情境、走进京剧 ,教师带领学生分别用旦角、生角的京剧台步进场,同时听着京剧伴奏音乐。并引出学生回答京剧有哪四个行当?
设计意图:通过听、做、说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戏曲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戏曲的浓厚兴趣。观看京剧视频《卖水》片段,请学生听出并模仿哼唱唱段中一直反复出现的伴奏旋律。
2.层层深入、品味京韵。教师出示乐谱,学生学唱低声部旋律,并加入衬词。并告知学生什么叫行弦,在学生模仿行弦时加入高声部旋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反复出现的旋律加深印象,从而告知这是戏曲当中最常见的伴奏形式“行弦”,用对比聆听,让学生找出不同之处,促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接下来的活动中。巩固高、低声部旋律。并借用京剧旦角、生角的动作进行帮忙,帮助学生巩固音高。
3.唱做合一,感受京韵。两声部合作演唱,并加入京剧身段。
设计意图: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能够有效地接受戏曲的熏陶和培养,掌握艺术技能,陶冶身心,形成专注、热情、富于想象的心灵品质。
4.引出课题,表现京韵。请学生猜出歌曲的名字,然后引出课题。将歌曲分为两部分进行巩固学唱,找出演唱问题,并加入音乐元素顿音记号。
5.拓展延伸,歌曲表演。请学生在最后歌曲尾声时创编一个谢幕造型的动作。在完整演唱歌曲后教师出示在京剧后台经常用到的乐器:梆子和鼓,镲。请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6.小结。戏曲是一种音乐表演艺术,更是一种中国精神的传承,作为中国人,不仅要热爱它,更该让它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
六、课堂成效
这节音乐主要是通过五大环节,让学生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学生通过戏曲最基本的“唱、念、做、打”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的情趣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对历史文化、戏曲文化的认识。
七、课后探讨
戏曲这门传统艺术,作为教师应当将教育和戏曲传统文化有创新性的全方位地融入美育过程,引领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实现音乐教育传承创新的跨界与融合。这就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以戏曲文化传承的发展为理念,培养成就学生健全的文化意识。
2.教师要在授课中善于把握教材,敢于创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转变,从而激起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3.教师要引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要让学生能在情绪勃发与激动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并陶冶情操。
4.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成为合作伙伴,为学生学习、个性发展、音乐创造提供空间。
5.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造等形式,来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