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2020-12-07臧广莹
臧广莹
【摘要】在各个院校展开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时,应明确基本的教学考核指标。重点要应以社会用人要求为基础,确定在人才培养阶段需要设置哪些教学任务,合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而本文则主要介绍了岗位胜任力理念,研究将这种理念应用于人才培养环节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确保相关专业的人才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家政服务与管理;实验课程
家政行业在目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主要是基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卫生清理和营养膳食搭配管理等工作。所以,现阶段各个职业院校都设置了家政专业,希望培养出一批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1.简述岗位胜任力的特点及其在教学环节中的现实作用
在优化教学方案,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时,应综合分析出岗位胜任力的特点,了解胜任力理念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1.1特点
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有不同的要求,而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实际上就是具备岗位胜任能力的人才。胜任力是一种考核标准,可以用来考察人才是否适宜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从而确定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方向。比如,在家政服务中,胜任力的评判标准就是:人才的服务意识、态度及能力是否达标,工作观念是否符合家政服务要求。另外,还要关注人才对家政管理方面的各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岗位胜任力理念下,必须要培养出综合型的人才。
1.2作用
以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工作为例,在教学环节融入胜任力培养理念,通过提高人才的素质水平、文化知识积累量,可以带动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很多受众都片面的认为家政工作就是打扫卫生,不需要过多的知识。而实际上,通过岗位胜任力来调整教学课程的内容,展开对家庭管理、膳食管理以及婴幼儿护理、老年人护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指导,可以培养出新一代行业领军人物,进而提高行业准入标准。还可以让学生和社会群体都能正确看待该行业,给学生提供宽广的就业面,解决相关行业的发展难题。
2.基于岗位胜任力来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新时期,教学工作主要以实践教学模式为基础,而如何科学优化教学体系,将岗位胜任力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就是相关教师团队应解决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2.1分类设置课程
教师需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指导工作,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家政服务与管理的方法。基于岗位胜任力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应以细化分类的方式,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有哪些,分设不同的课程进行专项能力培养。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四门课程。首先,是基础家政服服务技术的培养环节,包括烹饪、维修、清洁等工作。其次,设置特殊服务课程,主要面对婴幼儿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确定家政服务与管理的方向及具体方法。同时,要设置家庭经营管理的课程,并通过形体、礼仪培训等课程的设置工作,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
2.2体验式教学方式
基于日常教学工作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因此,应当在课堂上展开体验式教学。院校应当投入资金,建设专用的实验室,让学生可以进行实践练习。比如,针对烹饪技能而言,要通过不断动手实践,才能掌握烹饪技巧。同时,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确定教学背景,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让学生参与互动,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两人为一组,相互扮演家政服务人员以及不能行动的老人。观察学生在实际提供家政服务时存在哪些问题,以此为基础来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工作计划,科学提升教学工作质量。
2.3优化考核内容与方式
在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中,还需要充分意识到优化考核模式的重要性。通常只有通过考核后,学生才能顺利毕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重点学习考核中涉及到的内容,对于考核中没有体现的内容,学习的热情相对较低。基于此,在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下,院校必须要及时丰富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方式。比如,不再单一的选择以试卷的方式考察理论知识,而是将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为课程表现设置一定的学分,让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
2.4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在培养实践型人才时,院校还应当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安排有家政服务与管理经验的人才参与到院校教学指导工作当中,以親身经历为基础,为学生介绍一些实践技巧。同时,应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深入了解家政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体会工作氛围;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岗位上实习,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学生的个人特长及不足,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在学生实习期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并让学生写实习报告,每日反思当天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人才,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
结语:基于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岗位胜任力要求比较多,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科学分设不同的课程,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专项教学指导。比如,基础服务技术、特殊护理服务、家庭经营管理以及礼仪素质培养等多项课程,这些都是选报家政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应着重设置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院校也要优化考核内容和方式,并展开校企合作,从中培养出具备行业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顾然.高职院校开设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9,(33):P89-90.
[2]农圣,邓砚,马迎教.卫生管理专业岗位胜任力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2021(2016-10):123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