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会计学为例建设财经类实验课程体系

2016-11-28王芳芳

商情 2016年40期
关键词:实验课程课程设计

王芳芳

【摘要】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趋势日益明显,针对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中的实验课程的建设问题,本文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从六大方面来考虑如何建设财经类院校应用型改革中的实验课程——《会计学实验课程》,《基础会计》作为一个基础理论课程,对它的实验课程的建设进行讨论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 实验课程 课程设计

一、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相关政策支持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了常务会议,讨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议题,这意味着我国高等学校将由学术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模式转型,职业教育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将被打通,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国家政策影响下,财经类院校应响应政策,大力推进财经类院校向应用型转型。

二、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的迫切性

应用型转型,顾名思义,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无需二次培训就可以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的迫切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出来。

首先,企业财务信息的敏感性。财经类院校要想实现学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无需二次培训,就需要通过实习,但是在实习中尤其是财务类岗位,一般接触到的信息会比较敏感,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并不能完全提供岗位有关的信息,学生在进行实习中也就不能接触到真实业务,对于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财经类院校通过应用型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财务类实习的必要途径。

其次,企业的入职培训成本。很多企业为了使新入职人员尽快适应岗位,大都会有入职培训,但是作为企业不仅要考虑培训成本,时间成本,还要考虑培训之后员工跳槽导致再次招聘和培训的成本,鉴于种种原因,企业越来越偏向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作为财经类院校刚毕业的学子,没有工作经验,因此,此为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的必然。

最后,教育改革措施还不配套。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这很大差距,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大众化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财经类学校的教师很多缺乏实务工作经验,没有真正在企业进行业务活动的操作,因此讲授的理论知识很难与实践相结合,造成书本与实际脱节,教与学的、学与用的错位,很难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因此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可以为优化教师质量,培养人才出自己的一份力。

三、目前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所采用的方法

(一)校企合作

目前,各地涌现的各类大中专院校,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院校,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不论是订单式校企合作还是顶岗实习模式,都存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问题,在双方不能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校企合作就不能长久。

(二)购买实验软件,开设实验课程

通过对现有财务类实验软件的分析研究,以及学校开设实验课程的角度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每个财经类院校有不同的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现有实验软件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学校自身对于开设实验课程的要求,比如本科、专科类学生的实验课时、实验人数的要求。引入实验软件时,由于是现成产品,不能根据学校实验课程的课时进行实验软件的定制,缺乏灵活性,全部照搬企业的产品,不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可能会不理想。

二是对实验软件的适用性判断,真正有话语权的是一线教师,实验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过程中应当有一线教师的参与,这样的实验软件才真正能够为教师所用,为学生所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的问题,并不是单从增加实习岗位,加强校企合作简单就能实现的。从老师教,到学生学,再到学以致用,这个正常的知识传递流程中最根源的问题是老师教,那么,我认为目前最根本的问题是对学校课程的设计要进行改革,。从学校出发,考虑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否合适或者恰当,为何教与用之间存在如此大的缺口。不能够学以致用不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够扎实,这正是我们在应用型改革中财经类院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面对财经类院校的诸多课程,与应用型相关性最强的就是实验课程,那么实验课程的建设就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问题。而实验软件只是辅助我们完成实验课程的工具,不能本末倒置。

四、对于经管类实验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财经类院校课堂教学的理论课程是基础,学生通过学习理论课程,对学科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但是,实验课程却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实验内容应在最大程度上与企业工作过程一致,实验内容与企业的实务流程、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真正实现学生与岗位的无缝连接。在财经类院校的应用型转型中,要想走在改革的前段,就要将这座桥梁搭建成功,从实验课程的改革入手,通过对实验课程的建设来实现教学用三者的完美衔接。

针对财经类专业理论课程定制开始实验课程,是将实验课程发挥其桥梁作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以《基础会计》为例,从下面六大方面来考虑如何建设财经类院校应用型改革中的实验课程——《会计学实验课程》。以《基础会计》为例是因为,该理论课程是财经类院校经管类专业都会开设的学科,是财经类学习的基础,作为一个基础理论课程,对它的实验课程的建设进行讨论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一)课程定位

(1)服务面向领域。《基础会计》面向的是所有经管类学生,那么该《会计学实验课程》面向的对象就是所有先修过《会计学》或《基础会计》的大一大二学生。

(2)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基础会计》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针对该理论课程的《会计学实验课程》也将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开设。

(3)典型任务职业岗位。从《基础会计》的教学大纲可以看出是对财经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一个入门理论引导,那么《会计学实验课程》将以具体的财务类岗位为依托进行开设。

(二)课程目标

《会计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是以《基础会计》为理论基础,定位于财务类岗位,那么该实验课程的课程目标可以大概确定为以下内容:

(1)从典型财务类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角度。可以将该实验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为以下三点:认知企业经营活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掌握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会计核算方法和过程;掌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方法和过程;

(2)从培养专业、社会、方法能力的角度。可以将该实验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为以下三点: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培养出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工作的会计人员;培养出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的实验课程可能仅仅是操作课而已,缺乏对学生创新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

《会计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和《基础会计》或《会计学》理论课程前后呼应,形成承接关系,《会计学实验课程》覆盖《基础会计》或《会计学》理论课程95%以上知识点。下面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1)课程设计的思路。从《会计学实验课程》与《基础会计》或《会计学》理论课程的关系,可以有下面两种课程设计思路。

思路一: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完全按照理论课程的结构进行实验课程的设计;实验课程知识结构依附于理论课程,覆盖理论课程90%以上知识点;参照理论课程设计,实验课程侧重于各类科目会计核算方法和过程的模拟;

思路二: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实验课程知识结构独立,与理论课程不存在依附关系;实验课程侧重于模拟理论课程难以表达的内容:例如会计循环过程的模拟和不同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的过程;

(2)教学内容的选取。基于岗位工作内容来实现《会计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首先,从会计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转变为实验课程的学习章节,如第一章标题可以设定为认知经营活动和会计循环;其次,从会计人员的岗位工作内容转变为实验课程的学习内容,如第一章内容可以具体设定为认知企业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岗位设置和运行机制等。通过该教学内容的选取,最终实现课堂学习与岗位工作对接。

(3)实验课程中的岗位模拟。在实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进行对接时,就要首先达到真正的岗位模拟,从而才能实现实验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以会计循环为例,在会计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理论和实务区别最大的是会计账簿处理上,从会计理论上,各类账簿的登记、查询、对账和结账时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而实务中会计账簿因为信息系统的使用,只剩下查询功能。那么如何通过对《会计学实验课程》设定课程内容,来实现岗位模拟,是《会计学实验课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教学条件

一门实验课程的开设,不光要考虑它的实用性,也要考虑是否具备教学条件,以下从师资条件和实训条件两方面来讨论《会计学实验课程》所需的教学条件。

(1)师资条件。目前财经类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是不具有企业实际业务的操作经验,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可能不能准确把握,传授给学生的时候就存在一定的遗漏。

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能很好的解决师资条件不足的问题,这一点的肯定对于实验课程的建设具有更好的推进作用。同时,一门实验课程的开设,必定要有一套与之相应的实验教材的配套产生,在这其中,就需要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参与其中,对于师资提高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实验条件。提到实验课程,就要考虑学校是否具有实验条件,比如实验场所、实验工具以及实验软件的配备。

《会计学实验课程》以学校机房作为实训场所,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同时《会计学实验课程》以软件为依托,模拟企业平台,仿真真实企业的业务操作环境,对学生理解岗位任务和岗位内容更有直观性。财经类院校都可以满足这一实验条件,因此,从实验条件角度来看,实验课程的建设是大势所趋。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现有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虽然已从单纯的黑板板书,变为多媒体教学等结合,但是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应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针对性,趣味性,多样性,参与性。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教学,虚拟仿真操作演示等教学手段,真正实现实验课程的岗位对接作用。

(六)考核评价

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考核不太一样,不能通过简单的考卷形式来评价学生掌握情况,因此应根据《会计学实验课程》的课程特点,合理确定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能力结合;考核项目全面;考核结果客观。通过制定客观的考核标准,使考核结果及时反馈。

五、财经类院校经管类实验课程的研究意义

(1)宏观形势下,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国家人才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会计人才规划》和高校教育改革都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其中包括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使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标准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保持一致。因此对于财经类院校的经管类实验课程的建设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2)微观形势下,从财经类自身的发展,要想做出成绩,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加强和创新经管类实验教学无疑是打造应用型财经院校品牌的重要环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实验课程的创新推进,不仅需要学校,政府,也需要商业化的企业共同参与,三方会谈,才能做出适用于财经类院校应用型改革的实验课程。

财经类院校应用型转型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财经类专业人才,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就要通过建设高质量的实验课程,通过和理论课程的配合教学,实现应用型教学转型成功。财经类院校要想在应用型转型中走在改革的前端,就要从经管类实验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入手。

参考文献:

[1]梁秋实,樊东琦.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学生学习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

[2]张红霞,杨渊,王向前.高校经管类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J].高教学刊,2015,(18 ).

[3]张丽娟,武宝瑞.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心支撑体系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

[4]梁伟样.会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13 ,(6).

[5]申天恩.应用型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

[6]牛红军,张丙乾,董继刚.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J].实验室科学,2012,(15).

[7]罗勇.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重庆工商大学的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

[8]杨传明.经管类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

猜你喜欢

实验课程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中职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