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表演中歌唱技术技巧与人生体验和文化修养对于艺术表现的意义

2020-12-07刘尚志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歌者表演者音乐作品

◎刘尚志

一、技术技巧是歌唱艺术表现的基础

赵梅伯先生指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除了有一副好的嗓音外,还要对呼吸控制方法与发声的方法有彻底地了解并能运用自如,然后才能谈到歌唱,才能把自己的天赋、技术与内心浑厚的音乐感混成一个整体,将作家的深意传递给听众。”在歌唱过程中,发声、呼吸、共鸣是同时出现并有机协调统一运动的整体。没有呼吸作为歌唱的动力,声带就不会振动发出声音;没有共鸣,声带发出的声音就不会得到扩大和美化。因此,美妙的歌唱必须通过歌唱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和共鸣器官的协调运作才能产生,而这些正需要科学的歌唱方法,也就是歌唱的技术技巧。演唱者要通过不断的体验、积累,使歌唱的发声器官的调节逐步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动作方法或技术技巧,并日趋熟练、完善直至达到运用自如。掌握了歌唱发声的技术技巧,如呼吸、咬字、发音、共鸣的技法,对音量、音色、力度、色彩以及华彩、润腔、韵味的控制之后,才可以为歌唱的艺术表现打开空间,创造出高质量的歌唱意境和音乐形象。

在歌剧舞台表演中,人物的特征较为鲜明,穿上所扮演角色的衣服,对角色的把握就有了形象感。但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则不尽相同,尤其是在独唱音乐会的舞台上,歌者要在整个音乐会的过程中表演众多不同的人物性格,创造不同的情绪意境。在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中间,几乎每一首歌就是一个人物、一种情绪,有欢乐的、忧伤的、宁静的、诙谐的等等。歌者必须随着歌曲内容、形式的变化,不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表现,这就需要歌者准确、适当地运用掌握的歌唱技巧,这样才能使歌唱的艺术表现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二、思想、人生体验和文化修养是音乐表演者歌唱“灵魂”的源泉

歌唱艺术是审美的艺术,音乐表演者在塑造作品时,不仅要表现音乐形象的外在美,更要通过外形美的表现,揭示音乐的内在美。在歌唱艺术表现中,音乐表演者的演唱最直接地反映其思想和文化修养。而歌唱者的思想和文化修养的高低归根结底是其审美感受能力的高低。音乐表演者作为审美的主体,其思想和文化修养越高,所体现的歌唱艺术美就会更加丰富,所表达出的音乐就会越打动人。

在我们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每拿到一首新的音乐作品时,老师都会让我们先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以及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每一首作品都是作者生活阅历的结晶。所以,我们还要通过一些电影电视剧的观看来帮助我们感受音乐作品内在的情结。在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才可以去读谱试唱,并在歌词与旋律间反复感受那种意境。之后,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还会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帮助我们去感受音乐的情结,直至达到完全的审美感受。在我唱《大江东去》和《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时候就去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以及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这些都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和文化修养,有了这些感受之后,我们在音乐表演中仿佛就进入了那个时代,看到了那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硝烟,如此一来,在舞台上歌唱时我们才更具有了艺术表现力。

人生体验就涉及了每一个音乐表演者的家庭出身、生活环境以及后天的教育学习经历。这些生活阅历的点点滴滴都对一个人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其日常生活以及舞台表演中体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唱一样的歌曲,每个人的表达也会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在舞台上会很张扬很有表现力,也有同学会稍内敛,但使音乐作品的内涵意蕴更充分表达出来。每一个人总是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个歌者在艺术表现中,无论唱什么歌都会带有自己独有的动作和艺术特点,这些独特之处也正是每个人不同的特色。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的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假如每一个音乐表演者唱出的歌都千篇一律,即使再有内涵和艺术表现也必将是空洞无味的。

三、结语

歌唱的技术技巧是音乐表演者艺术表现的基础,同时,艺术表现也是歌唱技术技巧的最终体现。歌者的思想、文化修养及人生体验是其歌唱艺术表现的“灵魂”的源泉,影响着音乐表演者自身以及音乐会全场听众的审美体验。

猜你喜欢

歌者表演者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草原人民的歌者——记蒙古族诗人包·布仁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歌者和履痕
裸露
手称扑克
黑暗中的歌者——试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