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存问题和体系建设探究

2020-12-07杨成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素质评价学校

◎杨成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教育部门对高中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思想认知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新高考背景下,由于考试体制的改革,使得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从原本的“分数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型,也逐渐成为每个学校招生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一、现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模糊化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不仅要求教师理解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群体选择合适的评价形式,从而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从目前来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指导,在进行评价时往往会遵循以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致使评价无法达到评价规范的基本要求,加之综合评价体系缺乏统一、可量化的标准不仅会影响评价的可靠性,而且千篇一律的评价意见会阻碍学生的认知,进而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评价结果主观化

评价结果的真实与否往往与教师职业素养、主观意识相关联。受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社会更讲究“人情味”,对于制度的约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教师往往会带有过多的主观因素,并在最后评定时增加所谓的“感情分”。缺少量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还会对招生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造成影响。

(三)评价方式形式化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制度体系,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发展实际,尊重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采用定量、定性的方式进行客观评价与引导。但从目前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来看,部分学校都是打着“临时抱佛脚”的态度,在每个学期结束的尾声,对学生进行集中评价,由于缺少日常的观察、记录,教师在评价时往往会以班级的中等生为“模板”,采用“浮动式”评价。“固化、死板”的评价形式不仅会出现“雷同”分数,而且形式化的评价意见,会影响学生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提升,甚至会影响学生日后发展。

二、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优化路径现状

(一)加强宣传,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与学校要重新认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力度,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目标,从而促进教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学校要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力度与培训工作,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校园城域网,加强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并开展工作交流会、优秀教师到校培训等活动,引导教师重新认识到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内涵。不仅如此,学校还可聘请专业人员到校设立“名教师办公室”,并以客座教师的身份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掌握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同时,使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

(二)多元评价主体,提高评价可靠性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指标,不仅需要教师的参与,而且学校还要发挥家庭、社会的优势,将原本评价主体进行细分,在原本科任教师的基础上增加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班主任评价等板块,拓宽评价角度与层次的同时,提高评价的全面性,从而使评价方法、过程,使评价更加科学化。

(三)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评价客观性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要注重综合素质评价监督机制的完善,从评价过程向评价结果延伸,并在评价过程中加强工作监督和审核力度。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设立“监管小组”,针对教师评价客观性、综合性等方面进行考核,保证评价结果真实客观的同时,为日后高校招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实际,把握教育的核心内涵,积极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新路径,改善原本单一的评价形式,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为其日后的人生奠定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素质评价学校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学校推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奇妙学校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