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象州马坪壮欢的社会功能探析

2020-12-07梁文晖李文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9期
关键词:壮族历史生活

梁文晖/李文波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壮族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族系,其本身孕育了众多的民族文化。壮欢是广西壮族的传统歌谣,作为壮族的民族文化,它所唱的内容广阔的覆盖到壮族人民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历史、传说、盘歌、民俗、劳作、婚恋、时政等。传唱的内容大多与生活相关,声韵独特,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壮欢也称欢唱,是壮族人民表达喜悦之情的一种歌唱形式。

象州壮欢主要分布在县内的大乐镇、马坪镇、中平镇、百丈乡等壮族村屯。马坪镇作为象州县壮族的主要集居地,发挥了其对壮欢的重要传承发展作用。壮欢源远流长,从汉代刘向《说苑》载《越人歌》起就已有壮欢雏形。象州的壮族人民在唐朝时期就开始欢唱,民间出现口头传唱的《唐太宗》,再到明时出现三国历史人物的唱本,直至清朝出现《秦香莲》、《何文香》等唱本。清末达到壮欢传唱的鼎盛时期。每逢民间重大节日,老少皆倾巢而出,在歌圩或某些固定的地点进行欢唱。发展至今,壮欢不仅成为马坪乡壮族人民重要的民俗文化、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一、壮欢表达的内容

壮欢作为壮族民歌,如“山歌”一般,具备了表情达意的基本功能。壮欢所歌唱的内容多与生活相关,涵盖到壮族历史、劳动生活、男女情爱及时事政治等。

(一)自我情感的表达

壮欢是在广西象州马坪一种生活娱乐方式,其与壮族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歌唱源于人的内在体验,情感经验既是唱歌的动力,同时也使歌唱事件的旨归。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对外界的体验也是不同的。这些多样的个人生活体验以及情感反应都源源不断的为壮欢创作提供动力。在自我情感的表达上又主要分为“传情”、“喻理”两种类型。

1、以欢传情

如“山歌”一般,壮欢也具有传情的功能。壮欢所传之情,男女之情最多。在旧时期,青年男女通常以唱壮欢的方式,表达对情人的思恋、爱慕之情。例如“铜钱落地叮当响,花英落地响声嘈。你独自悄悄走过,妹呀,怎么不招呼我一声?”这是一首传统的情歌,小伙看着心爱的姑娘从身旁走过,却没有招呼他,心中苦闷,通过唱壮欢的方法,向心爱的姑娘提出疑问,同时也向姑娘表达内心的爱慕、思恋之情。又如“江边一朵花,当摘你不摘。白白这样看着,你的手怎么这样善良?”这首欢歌里刻画了一个大胆追爱的少女形象。歌词里,女子以花自喻,暗示有意的小伙,现在自己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叮嘱有情人抓住机会向自己表达爱意。欢中的少女,心迹透彻明亮,毫无遮拦,勇敢热烈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传情的壮欢不在少数,除男女之情外,热爱国家、感恩亲人、向往未来等其他情感都在壮欢中被表现。

2、以欢喻理

在马坪壮欢中,有不少喻理欢歌。壮欢里所要表达的道理浅显易懂,通常通过巧妙的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喻理。例如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男方想让女方懂得对爱情要忠贞的道理,便通过唱壮欢的方法,进行巧妙的喻理。“我像一株竹子,从根挺直到尾,只怕你这棵槐树,越到尾处越弯弓。”男子将竹子和槐树比作两人对爱情的态度,首先表明自己对姑娘忠贞的爱像竹子一样,从根部挺直到末梢,以此表达对男子对姑娘的爱从始至终都不会变的爱情态度。再用槐树弯曲伸展的枝干比喻不忠贞的爱,表面骂趣责怪姑娘对是一棵“槐树”,实则向爱慕的姑娘讲明在爱情里应当忠贞,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又如富有现代气息的壮欢,“早晨东方太阳红,尊老敬老记心中;壮欢唱响新时代,我们传承好家风。”这首壮欢所要表达的道理更为通俗易懂,提醒人们谨记尊老、敬老传承好家风的道理。

(二)记录社会与生活

壮欢源于壮族人民的生活。人与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壮族人民的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这使壮欢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属性。壮欢虽是自身情感的表达,但其表现内容由社会生活实践所构成,其表现形式也是外在的。由此可见,壮欢不仅是自我情感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生活的表达。

1、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传颂

小儿功能性便秘,又称单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是由肠道疾病或非全身疾病引起的原发性持续便秘。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干硬粪便时疼痛,可伴随大便失禁,以及厌食、早饱、腹部膨胀和疼痛。最常见的触发因素,可能是疼痛或社会因素引起本能的克制排便。通常认为纤维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过低,便秘家族史,肥胖和体力活动少,与便秘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1‐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北方5城市2~14岁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在4.27%~5.02%,高发年龄段为2~3岁[3]。影响胃肠功能、智力发育和记忆力、导致遗尿和便失禁是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危害[4‐5]。

至今为止,被流传下来的壮欢,以赞颂历史名人、传颂历史为内容的最多。如唐朝传唱的《唐太宗》、《薛仁贵》;清朝《秦香莲》、《何文秀》等,至今仍能找得到唱本。历史人物的赞颂往往离不开他们所创下的丰功伟绩,壮欢也往往通过功绩赞颂历史人物。壮欢里的人物和事件是紧紧相连的,例如《杨六郎壮欢》描写的就是杨延昭随父征战、抗辽护国的历史事件,不仅赞颂了杨六郎,也将其功绩、事件记录下来;“又如《薛仁贵》,上段传唱了他带兵打仗的事迹,下段记录他孝敬父母的事迹等。”《唐太宗》、《曹操》、《刘备》等诸多传颂名人,赞扬功绩的唱本被收藏在象州县马坪壮欢传承基地。

2、对民间故事的传唱

在流传下来的壮欢之中,不乏对民间故事的传唱。《梁山伯》、《董永壮欢》、《何文秀》、《秦香莲》都是壮欢对民间故事的传唱。在传唱民间故事一类的壮欢中,以传唱民间爱情故事居多。《董永壮欢》里传唱的是董永与七仙女之间幻妙的爱情故事。其记录了董永卖身葬父,去傅员外家的路途中偶遇了七仙女,两人在槐树和土地爷的见证下结为夫妻,共同去傅员外家还债,不料遭到员外的刁难。七仙女通过姐妹的帮助,助董永度过了难关,而后两人过上了男耕女织的恩爱日子。但玉帝很快就发现了七仙女在凡间私定婚姻,硬生生的拆散了这对有情人;《何文秀》讲述的则是明嘉靖年间的一个书生何文秀与其妻子历经磨难,最终得以团圆的故事。

3、对生活的表达

现代流行及传唱频率最高的壮欢以生活现状的表达为首。例如“马坪是个好地方,田园美景似画廊,人人生活过得好,家家户户奔小康”这首欢歌就是壮欢歌手对马坪人民生活现状的传唱。在党的带领下,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之下,马坪人民的生活过得红火起来。壮欢的创作具有即兴性。演唱壮欢时,不需打草稿,不需排练,出口成歌。眼前所及之物,耳中所闻之事,都可即兴创作成歌词。例如“行健学院来调研,壮欢之乡美名传;行健学院来采访,民族文化远扬天”,这是本次壮欢调查会议中,当地歌王随口创作的歌词。他将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快速创作并声情并茂地唱出。日常生活已成为现在创作壮欢的主要取材来源。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社会历史特点,在壮欢的歌词里,我们能探寻到不同时期的壮族人民生活的特点。

4、对政策的传唱

壮欢的歌曲中,包含了不少对政治制度的传唱。以前歌唱、赞颂社会主义制度,现在传扬有利于百姓生活的相关政治政策,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也成为壮欢创作的内容。如“石桥架桥千年稳,江边种竹叶子青,贫困帽子脱掉了,党是人民大功臣。山上金竹根连根,人民跟党心连心,政府扶贫得精准,旧鞋脱了全换新。”这首壮欢歌曲称赞的是我国从2013年开始,全国推行精准扶贫的政策。又如“象州领导有眼界,打造壮欢大品牌,经常举办山歌会,文化繁荣百花开”歌唱的则是象州当地对壮欢文化实行的一些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对政治、政策传唱的壮欢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不缺乏这一种类。对政治、政策的传唱,有利于党的各项政策的推广,发挥了其文艺的政治功能。

二、壮欢的价值

(一)历史记载价值

马坪壮欢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汉代具备雏形、唐朝传唱到明朝唱本出现,经历清末鼎盛时期,发展至今,其内容及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壮欢作为一个载体,记载了诸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故事及民间故事。同时壮欢作为壮族艺术的代表,对于壮族历史、壮族文化的研究,尤其显得弥足珍贵。对涉及到壮族历史的唱本,可为壮族历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史料;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可在其中挖掘壮族的传统文艺精髓及其价值。壮欢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对壮族历史的研究也有重要史料作用。

(二)艺术审美价值

壮欢是壮族艺术歌唱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壮欢既有诗的韵律也有歌的曲调,诗歌合一,注重韵律和谐。不同地区之间的壮欢曲调也不同。在曲调上,有和谐调、舒缓调、明快调、婉约调等,在民间音乐中有其艺术的价值。除此之外,在创作中通常借助起兴、比喻、夸张的手法进行歌词的创作。例如“到溪口去耕田,到山脚去种地。我像一只鸦雀,噙只蚂蚱回来养母亲。”这首欢借助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鸟喻人,表达对勤劳、孝顺等中华民族优良品格的崇敬之情。壮欢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三)社会娱乐价值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的质量在艺术氛围里得到一定的提升。壮欢的发展经久不衰,益于壮族人民对生活不停的歌唱。马坪壮欢的传承,丰富了马坪人民的生活娱乐。马坪作为“壮欢”之乡,每年三月三都举办文化活动,除此之外,马坪镇每逢圩日的“歌圩”活动,吸引着一大批壮欢爱好者参加。马坪壮欢爱好者们也常常在茶余饭后,到大树下进行“对歌”。由此可见,壮欢具有社会娱乐价值,增加了马坪人民的娱乐渠道,丰富马坪人民的生活,给社会营造一种民间艺术的氛围,提高马坪人民精神生活的质量。

三、壮欢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壮欢不仅作为马坪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发挥其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作用,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坪壮欢是壮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经历长达一千四百多年的发展,在历史的变迁中,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

民族文化,特别是具有表演形式的民族文化,在农村地区的感染力是最强的。当地人民对当地的地方文化,有着极强的认同感,以此作为关键点、切入点,结合当地人民所喜爱所信仰的优秀的文化,源源不断地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加强当地人民对壮欢文化的自豪感,也可有效地发挥壮欢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就目前有唱本作为依据的壮欢来看,多数与中华民族英雄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有关。将民间故事传唱下去,保留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在创新创作中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优秀品质融入,再通过表演的形式传唱,让村民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农村村民的民族的认同感。在表演中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为农村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马坪镇人民政府成立了壮欢传承基地,对壮欢文化进行保护,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的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文化活动中加入受当地人民喜欢的元素,吸引更多的参与者,用优秀的民族文化引领农民的文化生活。壮欢作为壮族的娱乐方式,在农村地区有较大的群众基础。通过壮欢,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凝聚本地区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引导,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壮族历史生活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山歌
新历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