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道与北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本质的相同思想

2020-12-07王小龙

黄河之声 2020年23期
关键词:儒道乐教经验

王小龙

引 言

在儒道与北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审美派、实践派)中,音乐教育的审美特性是两者之间最具广度的共性,通过音乐活动获得审美体验的方式,它们是一致的。无论是审视两千年前的儒道还是几十年来的审美派与实践派,音乐教育即一种审美教育是没有任何异议的。然而,审美的点与面是需要温故而知新的。

一、儒道乐教的审美思想

孔子的乐教思想以礼乐为本。乐就是音乐,但前面加一个礼字,就给音乐扣上一顶定性的帽子。音乐作为人与世界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必须以礼为核心,把音乐当作载体和工具。但音乐是人的听觉体验,依赖人的感知、感受、感觉,具有审美的特性,所以,孔子推崇的礼制需要音乐的审美体验予以传递。孔子的音乐教育理念是使每个人内在人心平和,外在安分守己,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音乐中的情感表达要有度,不可以过度表达自己的快乐与难过,会无形中影响其他人。以此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体现的是孔子希望人们通过音乐的审美体验,使其思想和意识都能够平顺端正。这种理念对人在社会的交往处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紧随其后的孟子与荀子,他们的乐教思想要合一而论,原因在于他们在孔子的基础上把人性论的观点,渗透在音乐教育之中,并且以善与恶对立统一的关系,分别予以总结。人性的善与恶都不是天生的,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善与恶都是后天对人性的挖掘而造就的,与其关系最大的便是教育。而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更是对心性的塑造。《孟子·尽心上》:“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提出‘仁声’要比‘仁言’更能感化人,是看到由音乐审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要比语言说教的教育方式,更能触动人心。”①并且,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观念,认为统治阶级(社会)要与百姓(人)共同接受音乐教育的审美熏陶,表明孟子的乐教思想已经具有把社会的稳定与人性的发展相结合的倾向。而荀子思想更是把环境与人性的发展结合更紧密,《荀子·王霸》:“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人的五种感官快乐,其中就有耳朵与声音的享受。又说:“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所有的快乐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所以,儒道乐教思想虽然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总结音乐对人和社会(世界)的平衡关系,但是离不开音乐的特性,以及音乐的形式与内容,必然通过音乐审美给予人内外兼修,达到对人对事平和自然的状态。并且,儒道乐教渗透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感性的人性教育,它的理性是包括在整体的感性之中的,是需要北美偏理性的审美教育思想予以融合精进的。

二、北美审美派的审美思想

审美是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音乐形式的审美教育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人们沉浸在对音乐的感官感知中,第二,通过感知获得身心的审美感受,第三,从积累的审美感受中,增进对人和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洞察力。每个阶段都是紧密相连,肩负着给予人成长的责任。

从音乐的维度出发,雷默审美哲学的理念是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因为审美能力最终会体现在人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审美教育’这个术语通常用来包含艺术教学的所有方面,包括其艺术的、反应的、历史的、批判的(以及诸如此类的)尺度。”②每一个尺度都是艺术所承载的,音乐对人与世界的记录与见证都会通过音乐教育传承下去,所以音乐的审美体验不仅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感官的刺激,也不仅停留在第二个阶段,身心的愉悦,而是完整的三个阶段,使人自身的能力变得强大。但审美方式的传承是需要切入口的,情感是人的本质特征,以情感为沟通支点,是人与人之间,与世界之间最深切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原因,通过主观情感的表达,去传递审美的力量。“音乐的情感尺度——它让我们感觉,并通过感觉‘知晓’的力量——可能是它最重要的界定性特点。”③这是音乐能够以它独有的形态,贴近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原因。

第一,从感官上对音乐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深刻的感受与认知,是心理与生理上的共同体验。音乐的形式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旋律、节奏、和声等,感官对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有不同的体验,何况音乐必须包含旋律与节奏两个要素以上,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音乐的内容是由作曲家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凝聚而成,内心的喜怒哀乐,思想的天马行空,时代的特征特色,环境的和平战乱,等等,都是内容的体现,不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感受。形式与内容创造一种审美体验,通过情感的传递,形成审美意识。

第二,光有审美意识不够。音乐载体的性质与小说、历史传记、电影等载体是相似的。载体所承载的内容,在接收的同时是否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同样是来自生理和心理上的。这种身心上的审美感受,包含着精神世界的思考过程、内心世界的情感经历、外在世界的挫折磨难,等等。当音乐中囊括的这些审美经验,与每个人不同的感受摩擦出火花时,审美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审美思想。

第三,当审美经验的共鸣积累的越多,对于自己与世界相处的经验认同度也就越高,逐渐达到内在与外在,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建立具有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种审美方式形成的三观标准,是坚实牢固的。使每个人在判断是非对错,衡量标准,以及现象本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并且积累的方式是独特的声音组织架构,给予人大脑一种从抽象的哲学思维到具体的理论实践的思考过程,这是独特认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北美实践派的审美思想

实践派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是,音乐是人做的事情。做是动词,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实践的过程。对于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是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一个理论上的总结。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有主体与客体之分,主体是人,既可以是传授者,也可以是继承者。客体是音乐。音乐教育涉及到人如何做音乐,怎样做音乐的问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亲身的音乐教育实践自然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产生感知和体验,在感知和体验中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思想,这是音乐实践过程的必然结果。

埃里奥特认为,“在音乐体验期间,音乐制作者和聆听者经常体验到忘情投入和全身心投入。”④在这里,音乐制作者可以是老师,聆听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反过来。人(主体)创造一个音乐实践状态,与其他人建立一种情感连接,使两者甚至多者完全投入进这种连接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审美体验。用音乐搭建一个桥梁,把彼此的想象、情感、思考、经历等等,通过音乐来交流和沟通,所以,审美体验和审美感知是贯穿在整个实践过程之中的。并且,“埃里奥特认为音乐体验的基本价值是自我成长、自知自觉和沉浸。”⑤这三种价值是音乐教育实践中最鲜明的审美体现。

主体参与到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人的主观体验顺序应该是,沉浸音乐体验的状态,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产生自知自觉的思想意识,汲取对音乐的知识与养分,达到自我成长目的。原因如下:

首先,音乐以听觉方式进入人的主观意识,无论是音乐制作者还是聆听者,每个人要进入同一个音乐环境之中,这也是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方式。例如:在音乐专业课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演奏一首乐曲,或者通过幻灯片,共同听赏一首乐曲,抑或是在音乐集体课上,一名学生为集体演奏一首乐曲,这都是音乐教育实践的过程。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处于同一个视听体验下,建立情感层面的共通,以此沉浸音乐体验的审美状态。

其次,人(主体)在相同的音乐教育实践中,能够获得多少相同的审美体验,是由音乐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决定的,之间的差别只有自知自觉的主观意识能够体悟得到。例如:在音乐专业课结束之时,同一首乐曲,教师传授学生的经验,只有学生主观上知道这个经验对自己来说是不是新的,也就是说,新的经验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距。同样的道理,在音乐集体课中也是如此。在自知自觉中缩短个性的距离,扩大共性的范围,收获音乐经验。

最后,音乐教育实践的最终结果,是使每一个主体实践者都得到自我成长的审美升华。例如:在音乐专业课或集体课上,处于审美体验的主体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教师在传授学生新经验的同时,自己也在自知自觉,个性与共性相互转化的审美体验中,获得新的音乐经验(教师的音乐经验也包括音乐教学经验)。而学生更是在不断获取新经验的过程中,完成内在与外在的自我成长。

结 语

综上所述,虽然儒道与审美派、实践派对于音乐教育分析的哲学角度不同,但是都是以审美的方式来完成音乐教育的全过程。而且,儒道的审美教育是一种抽象的、多感性的、含蓄的思想体系,审美派与实践派的审美教育是一种具象的、多理性的、直接的思想体系,两者在相同审美的目的基础上,相互参照,相互促进。

注释:

①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8.

②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4.

③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14.

④ 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19.

⑤ 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19.

猜你喜欢

儒道乐教经验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四乐教学法”初探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