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乐教学法”初探

2016-04-26张利国

关键词:乐教乐学

张利国

【摘要】“四乐教学法”就是指整个教学环节按照“乐教”“乐学”“乐考”“乐评”这个模式来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想学”,“能学”,“学会”,“乐学”,让学习成为了一种期待。

【关键词】乐教 乐学 乐考 乐评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2-02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四乐教学法”就是指整个教学环节按照“乐教”“乐学”“乐考”“乐评”这个模式来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四个环节做详细的介绍。

乐教

乐教,其实就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将教材中的内容生活化,生动化,并用游戏、动画、图片,趣味语言、动作手势、示范表演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得到愉快的感情体验,从而乐于学、乐于练、乐于思。乐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乐教的教学步骤共分前情回顾、闪亮登场、畅所欲言和巩固提高四步。前情回顾就是简单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要求教师利用概括力和想象力,对学生学过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组合成图片,顺口溜等,增加趣味性,消除学生吃“回锅菜”的乏味感;闪亮登场就是介绍和学习新内容,教师要利用图片、模型等手段创设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在自然的语境中通过参加活动,观看表演等形式去感知、意会新的知识点;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愉悦的环境和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巩固提高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掌握知识和体验乐趣的统一,有些题目可适当降低难度,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目标。

乐学

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乐学)。

快乐学习,事半功倍。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有调查显示,只有6%的学生感觉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而94%的学生则认为学习是让人心烦和不快乐的事,他们总是盼望放假休息,或者是上电脑课,体育课,美术课,实践课等。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都认为学习是件不快乐的事呢?我们又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每个孩子都不希望自己比别人差,“心不在焉”是因为他们没有动力,找不到学习的入口。我们要学会细心观察和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共鸣,让学生“想学”;二、由浅入深,从低到高,树立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三、注重实践,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四、多鼓励,多引导,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学生从苦学,厌学变成喜学,乐学,需要我们教师循循善诱,耐心指点。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赏识学生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条件。相信,当孩子的学习潜能迸发时,他们将从“苦”学变成“乐”学,变成“爱”学。

乐考

“乐考”让学习成为一种期待。

2015年学期末,北京史家小学分校二年级的一个女孩正在“动物乐园”里,用英语向老师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这是该校期末一、二年级进行的与试卷无关的“乐考”。

“超市购物”、“逛庙会”、“探妙趣”……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二年级全体学生在这个期末迎来“乐考”——取消具体分数,采取等级制评价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展现自我。这种等级制评价机制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了宽松的教育环境。这也意味着东城区65所小学,近两万名一、二年级学生告别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纸笔统一测试。

笔试并非是检测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取消具体分数,采取等级制评价引导学生的“乐考”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乐评

“乐考”,如何评价学生?

当“乐考”真正来临,一丝隐忧也同时显现。“乐考”也是考,变成单纯的游戏简单,变成有质量的快乐考试就需要设计。的确,学生学业成果的呈现形式不同,是对教师、家长、教研部门如何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挑战。

在北京市史家小学,记者看到,学校用绘制“成长记录尺”(基础性评价)、培育“个人成长树”(过程性评价)、搭建“创意展示台”(展示性评价)三个尺度来考查学生。其实,这更像一种分享与展示。“成长记录尺”指向学生“专注”的学习状态和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达成,以“学生作业展示”和“专项达标测试”为主要考核方式;“个人成长树”指向学生概括总结与反思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单元知识整理”和“错题整理”为主要考核方式;“创意展示台”指向学生综合素养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形成,以“学科创意表达”为主要考核方式。

“乐考”不单单是考试形式的变化,更是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的变化。“过去,孩子们在准备考试的时间段内,就是反反复复地做题。而现在,从关注一张考卷转向关注日常的学习,并以此为契机,从知识掌握转化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形成。

“四乐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勇气做到“乐教”“乐学”“乐考”“乐评”,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然将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手段。实际上,“乐考”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低,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如何使“乐考”与“乐评”变得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效,并且能够指向学生真正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我们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考试评价的形式和手段上,而是要改革教育评价的理念,重视成长记录,摒弃以某几门学科分数高低、用常模参照的简单思维来评价学生的错误做法,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论快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0年5期

[2]构建愉悦课堂 感受快乐学习 《基础教育论坛》 2011年06期

[3]教学新秀登台亮相 快乐教学之花盛开 《陕西教育》 1995 年12期

猜你喜欢

乐教乐学
《朱载堉<六代小舞谱>学术复原与“乐教”》(插图)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趣味乐学,亲子共享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