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民间儿童歌谣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

2020-12-07程文文

黄河之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歌谣苏州民间

程文文

引 言

民间儿童歌谣是口头文化,亦是书面化表达方式,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民间儿童歌谣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的人还常常把童谣和五行联系在一起,儿童歌谣曾经被人们称为“荧惑星下凡”,这也给民间儿童歌谣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现如今随着树木年轮的变化,民间儿童歌谣传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逐渐重视,民间儿童歌谣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苏州的民间儿童歌谣更是成了一时间的热点话题。本文在文中对于苏州的歌谣的发展状况、生成和相关特点,还有其内涵和价值都有很好的阐述,希望能对学前教育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一、儿童歌谣的概念与发展

(一)儿童歌谣的概念

明代的诗人曾经说过:儿童歌谣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说明了儿童歌谣朗朗上口和活泼轻松的特点以及它的重要性。在儿童歌谣的文化里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是在民谣中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都可以称呼为“儿童歌谣”。本文中,暂且把郎朗上口、带有地方特色的歌谣,并且具备音律和谐以及样式简单的方式称作儿童歌谣。

(二)当代苏州儿童歌谣的发展。

鲁迅先生曾经对儿童歌谣做过研究,他提出,传统的儿童歌谣都是“徒谣”,古时候的儿童歌谣的内容很多都是述说史实与鬼神的话语,而时代的变化儿童歌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折点可以说是在“五四运动”,儿童歌谣的发展得到了较大扩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儿童歌谣也经历了一次蜕变。新时代的儿童歌谣以描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主,尤其是对发展过程中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变化的描述更加突出,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这个阶段的儿童歌谣具有语言朴素、旋律多变和情感丰富的特定。仔细回想就能发现,儿童歌谣的发展过程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儿童歌谣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混入了一些消极因素,然而这并不能抹杀近百年来儿童歌谣快速发展对于民俗文化的贡献。

二、苏州民间儿童歌谣的生成

苏州的儿童歌谣是儿童的游戏之一,更是大人与儿童最有效地互动方式。儿童歌谣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一般来说陪伴儿童成长时间最多的是妇女,所以苏州的儿童歌谣的价值方向一般都是来自外婆或者母亲。第一个与孩子接触的是家人,自然就有了亲属类别的苏州儿童歌谣。亲戚们非常喜欢逗儿童玩,随后苏州就有了“倌倌”类的童谣。古时候,家长一般都是带着孩子一起劳作,然后儿童就对各行各业有了自己的认识,接着就出现了劳作类别的儿童歌谣。结婚在儿童思想里就像过家家一样,接着就产生了以结婚类别的苏州儿童歌谣。

一般情况下儿童都对吃和玩都有很大的兴趣。接着苏州就出现了以吃和玩为主题的儿童歌谣,苏州是鱼米之乡、水乡古城,苏州的当地人几乎每天都与船打交道,接着就有了以船为主题的儿童歌谣产生。儿童们的活动空间一般就是从屋里到院里,从河边到田间,期间儿童会遇到很多小动物和很多植物,接着就产生了以动物和植物为主题的儿童歌谣。以上这些生活场景逐渐地融入到了苏州的民俗文化中,接着就产生了以家乡为主体的儿童民谣。

三、苏州儿童歌谣的艺术特点

(一)儿童歌谣的字数和用韵

儿童歌谣是儿童唱念的,其中大多数都是大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编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儿童编的。儿童歌谣进行传唱的时候,被一次次的修正,最终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其中儿童歌谣的字数和用平仄具备很大的特色。苏州民间儿童歌谣中每句歌词的字数一般有七言、五言、三言和四言几种类别,其他各样的字数也都有,只是不常见,童谣一般对句中的平不是很考究,但在每句话结束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押韵的规则没有那么严苛,平仄都可以押韵。偶尔也会连压四声韵,用韵的方式一般都很宽泛,可以换韵或者中间换韵的方式进行押韵。

(二)儿童歌谣的赋比兴手法

儿童歌谣是儿童唱念的,其中大多数都是大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编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孩子编的。儿童歌谣进行传唱的时候,儿童歌谣的赋比兴手法具备很大的特色。赋比兴属于诗歌的表达方法,儿童歌谣可以说是儿童和妇女的诗歌,当然也具备相应的特点。赋指的是儿歌童谣中铺陈排比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表述;比指的是通过实物的类比;兴指的是通过事物产生的情绪。

(三)儿童歌谣中的意象联系

儿童歌谣大多数都是大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编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孩子编的。儿童歌谣进行传唱的时候,被一次次的修正,最终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其中儿童歌谣的意象联系具备很大的特色。儿童歌谣中的意象联系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意义、谐音和自由的联系。意义联系指的是依据上句的意思把本意与意象连接在一起;谐音联系指的是通过声音的协同起到串联本意和意象的作用;自由联系指的是意象和本意完全没有联系,只有通过偶然的方式进行理解。

(四)儿童歌谣中的人称转换

儿童歌谣大多数都是大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编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孩子编的。儿童歌谣进行传唱的时候,被一次次的修正,最终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其中儿童歌谣的人称转换具备很大的特色。儿童歌谣属于口头文学,样式比较灵活。通过使用唱念的方式对儿童歌谣进行表述的时候,可以自由进出,在人称之间自由转换。例如在《燕子慢下秧》的歌词中,前面还是第一人称,后面就转换成了第三人称的视角入场,从而让唱念的儿童歌谣身临其境,感受颇深。

四、当代苏州民间儿童歌谣的文化内涵

苏州民间儿童歌谣是苏州人全体智慧的结晶,不仅涵盖了苏州人对历史的回忆,还包含了苏州人对劳动与社会的深刻认知。人不能记住所有事情,不能把所有的历史都记在脑子里,所以民间的儿童歌谣应运而生。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还是民间事实的有效记载。从艺术的方面看,记录了苏州最初音乐的样式。

苏州民间儿童歌谣经历了漫长历史文化的洗礼,现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艺术形态,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对儿童有影响,对大人的生活也有着不能小觑的影响。比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词中,表达了外婆对外孙的深厚情谊,虽然是儿童在传唱但歌词大多描述的确是外婆的形象,这种方式让孩子和大人的世界边界出现了接壤区,让儿童和大人可以更好的互动,从而增进亲情的浓厚程度。

苏州儿童歌谣不仅是儿童的文化,也是民间的文化。民间儿童歌谣充满了想象与创造,它是不夹杂一丝利益的儿童文化的典型民间文化,比如《一根葱,两头通》中的歌词通过通俗的语言阐述了葱各方面的特点,这种郎朗上口的儿童歌谣会让你不知不觉了解“葱”的世界,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好地使用它,这就是儿童歌谣在生活方面的文化内涵。

五、苏州民间儿童歌谣的文化价值

(一)增强浓厚的苏州乡土情怀

苏州儿童歌谣中有浓浓的乡土风情,唱念方式的童谣能让当地人的增加了对家乡的理解。比如《笃笃笃,卖糖粥》中的歌词,就很好的阐述了人民夏天的晚上在美丽的夜色下,吃着苏州当地的特色小吃那种惬意的画面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在《笃笃笃,卖糖粥》儿童歌谣的熏陶下,苏州的本土文化就会融入苏州人的血液里,这种记忆的深刻程度比很多专门的演讲或者教育更加有效;苏州的时空特征也常常出现在儿童歌谣中比如《十二月歌》中的歌词,就体现了苏州人一年四季的习惯爱好,假如儿童歌谣能够持续传承下去,那么只要是从苏州出来的人,随便一问就能知道当地的民俗特征,那个人还不用想,这都是儿童歌谣发挥的作用。

(二)增强当代人的伦理观

苏州的儿童歌谣中有一些使把伦理作为核心的作品。每个人都生活在周围圈子里,随时对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民间儿童歌谣的传唱会不知不觉间让伦理的种子深埋在每个人记忆的深处,如今那种频频出现的不道德行为自然而然会随之减少。比如:《游火虫》的歌词中就生动地描述了,一家人在一起各司其职劳动的唯美画面,不经意表达出每个人应该承担自己应该承担责任的理念;比如《爹娘赛》的歌词中就传达出了对已故父母的思念之前,那生动的画面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比如《婆媳令》的歌词中就传达出养媳妇的苦楚,这个伦理关系不仅有儿童的视角,还影响了大人的视角。这首童谣讴歌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真善美的同时,也批判了其中的虚伪和丑恶。儿童歌谣的传播方式让人更容易接受,伦理观更加牢靠,进而增强了苏州人道德修养。

(三)提升儿童对于苏州文化知识的积累

在过去,一个知识点用一辈子的现象现在是不存在了。现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原地踏步就意味着在退步,尤其是儿童歌谣上的体现淋漓尽致。比如《十二生肖》中的歌词,把数字关系和各类事物相结合,让儿童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数数也就不知不觉间学会了;绕口令可以锻炼儿童的口齿灵敏程度,比如《钉个钉》中的歌词,就很好的展现出了中国语言的强大魅力,与此同时,儿童还可以进行绕口令比赛,在娱乐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还得到了提高;带有猜谜性质的儿童歌谣可以加强儿童对于事物的认知程度,比如《四角方》中的歌词,通过借喻的方式把谜底蕴含在谜面的事物描述中,最终能够得到答案是蚊帐。这种猜谜的方式让儿童理解了借喻的使用方法,进而让儿童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熟练地运用。

(四)增强儿童的音乐节奏

儿童歌谣是有节奏地进行唱念,儿童在传唱过程中会逐渐掌握韵律的规律。游戏类的儿童歌谣需要一边做一边唱,让儿童在说话的同时,与身体的动作更加协调统一。比如《元宵节里数花灯》中的歌词就让儿童在一边念唱的同时,会自然地配合上动作,从而让儿童的音乐节奏有所增强。

(五)提高儿童的诙谐幽默气质

幽默气质是人最为灵动的属性之一,幽默感的培养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儿童歌谣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是对还是错》中的歌词,颠三倒四的歌词往往让人迷惑,当进行有节奏唱念的时候,还会觉得非常有趣,甚至还能自然培养其逆向思维的能力。

(六)改善儿童的生活习惯

有效的培养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些苏州当地的儿童歌谣,比如《新剃头》中的歌词,听起来有些不习惯,而在实际上它是儿童歌谣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吃喝拉撒是人日常生活所必须经历的,在不同步骤中需要养成怎样的习惯,可能正规教育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不过这种生硬的方式很难让人接受,而通过儿童歌谣的方式通过反面的例子,就让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歌词的后面几句中还对残障人士指指点点,更多的是对不良习惯的批判,从侧面教导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七)培养当代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儿童歌谣中还有玩笑类的,比如《啊呦哇》的歌词中,就展现了一个不修边幅的人的搞笑的动作,这类儿童歌谣看似没什么营养,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歌词中的虽然形象邋遢,但他依然乐观,这样的形象有效地培养了人们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积极的心态无论是对未来的学习还是工作都有莫大的好处。

(八)增强当代人掌握苏州方言的能力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很多地区出现了不会说方言的本地人。而儿童歌谣对于方言的传播是潜移默化的,其实方言的培养并不是童谣的责任,但是如今的家长基本都忙于工作,很难有时间培养孩子方言的使用,再者说方言也不是考试科目,家长自然不会重视。随着国家逐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苏州方言作为吴语的一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语言的培养过程是缓慢而艰辛的,而儿童歌谣的传唱会让儿童与方言成为朋友,从而让儿童毫不费力的学会苏州方言的使用。

结 语

通过本文分析,能够知道苏州民间儿童歌谣有很多作用。而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下民间儿童歌谣营运而生,随着时代的更替苏州民间儿童歌谣成为苏州历史文化传播的主体。如今在文化无国界的提倡下,每个国家都在积极的进行文化输出,而民间儿童歌谣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苏州民间儿童歌谣的重新崛起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儿童歌谣的发展起到了榜样作用,也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以保存的前提下,还得到二次发展的机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更具文化气息。

猜你喜欢

歌谣苏州民间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