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欣赏课魅力常在
——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的实践

2020-12-07陈凌秋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青蛙音乐老师

◎陈凌秋

欣赏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技能,对于学生的在音乐中的体验和感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现在这个教育背景下,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带学生领略作品更深层的含义。老师更应该不断挖掘、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音乐课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在小学阶段,教学音乐的时候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分析学生所需,展开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

一、多媒体情景教学,引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投影屏幕把课程的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老师需要在课前准备课程的阶段多费心思,认真涉及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更便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为学生打造情境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情感的流露,和音乐作品达成共识。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技能。

老师在课前的准备阶段,可以把歌词中的情景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视频感受到歌曲的意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体验。比如,在教学人音版本第一册第六课“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的时候,我就是使用多媒体把歌词里面描写到的“金灿灿的阳光、雄鸡打鸣、花儿绽放、鸟儿飞舞……”这些画面通过音频的方式引入到了课堂上,先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感受小河流水的宁静,让他们平静自己的内心,然后再观看视频,感受劳动的气氛。

二、表演模式融合,展现音乐作品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比较活泼,他们的表现能力都很强,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好奇心特别重,同时还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感受用行动表现出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个特点,如果还是一味地把他们按在书桌上让他们听、让他们跟着唱,那么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差一些,也不能感受到音乐的深刻含义,长期的这种模式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老师可以把表演模式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感,引导学生学习、演绎,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独特。

我先用小动物叫声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们试着学一学,学生们都很积极。然后我引入了小青蛙,学生们都知道小青蛙叫的时候是“呱呱”,然后让学生们听一听小青蛙找家的故事,接着让学生们通过模仿来演绎小青蛙找家的片段。通过表演,学生能够把自己带入到歌曲里面,切身感受歌的内容,通过表演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幻想小青蛙在找家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情,之后反复地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的旋律,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三、生活化音乐教学,加强学生音乐感受

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足功课,仔细分析教学的内容,找出歌曲中的特点,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歌曲风格变化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民族特点比较强的,老师就可以使用民族音乐的乐器进行这一课的伴奏,再给学生欣赏有关民族舞;给学生讲解音乐的背景故事,让学生了解很多的文化知识。

比如,在教学“挤奶舞”时,首先老师要明确,挤奶舞是属于蒙古族的。接下来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先通过介绍蒙古这个民族让学生融合到这首歌中,给学生看一些有关于蒙古族生活习性和蒙古族挤奶的场景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制挤奶舞这首歌的舞蹈。通过分析歌曲内容,拉近音乐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 有更好的体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中,老师必须以欣赏音乐作为主流,注重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丰富学生的体验,想办法建立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音乐,促进小学音乐领域的教学效果提升,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依照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愉快、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猜你喜欢

青蛙音乐老师
小青蛙捉虫
音乐
谁能叫醒小青蛙?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