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环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以《综合设计项目实践》课程为例

2020-12-07黄小溪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企业

◎黄小溪

一、《综合设计项目实践》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及目标

本课程面向高职类环艺专业三年级的学生,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面向室内设计装饰公司、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展示设计制作公司、环境景观设计公司以及相关企业,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与装潢施工等方面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依据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参照环境艺术设计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兼顾企业岗位就业群需要,以项目化训练为主,理实一体,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其中,课程内容包含了家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休闲空间设计等实训项目,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室内外空间尤其是室内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还要求熟悉项目化设计的完整流程,熟练掌握方案表现技能;掌握空间照明、色彩、环境气氛设计的能力;掌握装饰材料的特性及施工工艺;了解施工组织与管理;了解预算及相关配套知识等,是一门系统化的、综合设计性较强、实践程度较高的课程。

二、《综合设计项目实践》的教学现状

作为高职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设计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方案表现的技能。但本课程中涉及的项目种类较多,知识体系较为庞大,且大多为虚拟项目,学生对于方案的设计更多倾向于“纸上谈兵”。再加上部分学生吸收知识较为“碎片化”“单一化”,这导致在项目训练里,这类学生对该项目中的特定环节非常熟练,但其他环节过于疏忽或薄弱。由于项目多为虚拟项目,学生在方案考虑上重于表面,“形式”大于“内涵”,“空”大于“实”,思维具有局限性,也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快速提升,与毕业后面临的就业要求存在差距。这些问题对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教师企业实践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师教学现状

高职环艺专业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后便进入了高校,属于理论知识扎实,信息化教学水平较高的“学院派”,企业工作的经历较少,参加真实项目的机会不多,因而在进行专业课授课时,对于项目实训环节上的指导会略显薄弱。因而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上会出现瓶颈,对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都会产生一定的制约。

(二)教师企业实践背景

2016 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其中提到“组织教师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定期到企业实践,是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效举措。”

(三)教师企业实践的目的及意义

教师在参加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通过企业实践,达到自身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展开实践教学。

四、企业实践对课程教学的推动

(一)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拓展

《综合设计项目实践》课程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点范围较广。涵盖了居住空间、餐饮娱乐、办公休闲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实践。室内设计行业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观念等更新换代迅速。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可以走在市场前沿,及时了解设计行业的新动态,从而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与当下行业紧密结合,尤其是项目实践部分,紧跟实际,让虚拟项目脚踏实地。此外,作为大三的最后一门专业课,不仅需要对整个三年的专业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更需要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提高。因而,对于这门课程来说,知识的延伸也需要通过企业实践为依托,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比如在项目实践的练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一个项目里方案设计及表现的部分,更需要了解从最开始的项目招投标、业务洽谈、前期调研、方案策划、预算到方案设计完成后的施工、监管、验收、决算、售后等一系列步骤,让学生熟知一个项目的完整流程而不是项目中的某一个流程。此外,项目工程中各类规范的讲解和普及也需要通过企业实践,在教师自身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对学生作出更精确的指导。如此,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知识的拓展延伸,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就业时的岗位竞争力。

(二)有助于拓展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在企业实践中,可以请企业导师或相关项目负责人在现场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录制相关视频,并将这些视频整理归类,组建成系列化微课;也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让企业导师在项目现场远程辅助教学;利用APP,直播项目洽谈现场或团队成员交流现场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实时了解项目现场,紧跟信息化教学步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让学生得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项目实际情况,提高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度,直播让信息沟通实时化,让学生体会到亲临项目现场的感受,增加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中的项目实践部分,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团队协作的概念较为模糊,会出现任务分配不均甚至错误分配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团队成员练习程度参差不齐,效果差异明显,也会对团队的和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将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理念、团队协作、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等精神传授给学生。可以通过甲方乙方角色扮演、企业项目接洽过程中的团队交流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合理分配成员任务,并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项目实践。也让学生认识到,一味掌握书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却忽视对职业道德及精神的培养,在面对今后的就业时,也是缺乏竞争力的。

五、结语

教师企业实践对教学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短期实践只能应对一时的课程教学,企业实践需要“长期化”坚持下去。因此,除了每门课组建课程组外,还需要合理分配课程组成员,有必要增加企业人员进行课程的辅助教学,专任教师之间也需要轮流安排定期的企业实践,并根据专任教师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实践岗位,长此以往,坚持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才能逐步深化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推动课程改革甚至教学改革的进程。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