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教学,促进成绩提升
——以高中体育学科为例
2020-12-07周建军
◎周建军
体育学科在高中学段十分重要,既关注着学生的身体发展,又决定着学生的能力提升。现代教育将体育学科纳入到了高考成绩中,更从侧面对高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体育素质培养、体育成绩提升呢?高中体育教师就必须手持创新武器,立足学生实践,进行教学优化。
一、优化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多元练习
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是指单纯地就某一个体育运动展开练习,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反复地练习效果并不突出。实际上体育运动之间相互关联,训练学生的不同体育技能。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丰富课堂内容,将丰富多彩的训练带入到体育课堂上,进行多元练习。这样一方面能够打开体育世界,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另一方面则能够通过不同的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柔韧性、耐力、力量等。
如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种健身器材,开展单杠手臂训练、坐位体前屈腰部训练、仰卧起坐力量训练等;也可以将健美操、啦啦操、排球、羽毛球等带入到高中体育课堂,锻炼学生的反应力、柔韧力、耐力、配合力等。这都能够让高中体育课堂丰富多彩,也能够在多元练习中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最终目的。
二、优化教学形式,创新参与,强化体验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上,在优化教学形式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高中体育教师就要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要坚持多元一体,给学生别样体验。
不同的体育课堂训练内容实际上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决于高中体育教师如何选择、如何搭配,让教法和教学内容之间碰撞出最优花火。
如在进行田径训练时,速度跑和耐力跑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瞬时速度,激发学生的潜能。高中体育教师就可以搭配竞赛式教学法开展体育训练,通过利用学生的胜负欲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瞬时爆发,实现速度突破;在进行耐力跑训练时,高中体育教师则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们围绕学校进行跑步训练,通过利用周边的场景设置每一个跑步过程中的目标点,让学生们将长跑分解为不同阶段的短跑,从而在情境参与之中不断锻炼学生的耐力。
这都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变得趣味满满。同样学生们的体育素养也能够得到提升,体育教学目的顺利达到。
三、优化练习形式,巩固提升,提高成绩
光是依靠课堂上的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完全不够。学生的体育素养发展、体育成绩提升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提高过程。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主要是锻炼方法、体育技巧,真正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需要看学生课下的练习与巩固。
但高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且学习任务重,更愿意花费时间在文化课程学习上。为此,高中体育教师要通过有效教学扭转学生的学习认识,通过强制训练以及引导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强制训练则是利用早操、课间操等开展长跑活动;或利用运动会进行的强制练习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体育训练中。而引导练习则是让学生们制定打卡计划,每日完成体育运动,教师负责打卡检查。在这样的主动与被动之下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体育成绩也会随之而提高。
四、优化评价模式,增强信心,逐步提升
当然,在参与体育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进步相对缓慢,他不是一朝一夕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改变,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在坚持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遭受沮丧、挫折,甚至对体育运动产生抵触情绪。
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优化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评价模式。要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上,认识到学生体育训练过程中的闪光点,给学生必要的鼓励、及时的支持。这样能够让学生信心倍增,学生在信心的加持下自然能够长期投入到体育练习中,体育成绩也能够逐步提升。
五、结语
总之,要想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高中体育教师就要优化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参与的开心、参与的快乐,获得足够的信心,稳步地突破自我。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才能够爱上体育学习,实现成绩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