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020-12-07周春华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案错误主体

◎周春华

现在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为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类基本人员,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应着眼于教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我根据平时的听课情况来看,现实中一些教师往往一人唱独角戏,扮演着主角,学生只能当配角,这些教师只要站在讲台,就将讲课进行到底,老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听课,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基本上是被搁置在一边,师生缺乏必要的多元互动,教学天天都是一个样: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这些教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子的方式,教学效率低下,但为提高分数,课后就加班加点,课业负担就越来越重,学生苦不堪言,抱怨也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为什么有的老师喜欢唱独角戏呢?主要是源于以下几种原因:

1.局限于多年形成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误认为课堂的主体就是老师,课堂就是要老师多讲知识,如果老师不讲,学生就无法正常学习了,生怕课堂还给学生了,学生太自由了纪律会差,这些老师不放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不敢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就怕他们不会学习,学不好。

2.错误认为老师自己是绝对的知识传授的权威,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一切安排,老师的地位高高在上,总是俯视学生,而不能平视,角色定位错误。

3.错误认为自己手头上有大量的教参资料和多年积累的上课经验,不多利用、多展示就是浪费资源。

4.错误认为学生是信不过的,如果给了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就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了,缺乏信任感。

5.错误认为老师讲的就是最重要的知识,老师讲多少学生就能吸收多少,就能运用多少,学生是否考得好,就看老师是否讲得好。

针对教师在课堂中一人独大的困局,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就要转变观念,放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就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课堂就要有足够精彩才会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在爱玩、调皮的年龄,如果教师依然采用原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把知识要点不停地说,学生一直坐在下面记,这种死记硬背的形式学生是不会自主学习起来的,因此教师要创新,要改变。首先,在备课前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编订一份适合学生的学案,这份学案内容要详细而精当,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案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学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那么在接着的课堂中师生便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互动,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老师备课要有着重点,尤其对于考核重点要着重讲出来。老师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老师的教案足够充分,做到每分每秒都利用起来,留出时间给学生,只要老师备课多用点功夫,主动站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相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不是难事。其次,推广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模式。当教师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疑惑之后,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可以先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展示给所有同学看,让学生进行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互帮互助,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课堂更有趣高效,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为此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再有,老师在课堂中应当扮演引导者和建议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形成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对做得好的地方要激励和表扬,如果存在不足或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可以点出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引导,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尽量让学生自己再行讨论和思考,得出较为合理的答案,老师切不可代替学生直接公布答案。

总之,如果教学中教师能以学生为主导,辅以教师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很多未知的能力和价值,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名副其实的主角。

猜你喜欢

学案错误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在错误中成长
名师学案·姜彬
何谓“主体间性”
乡愁导学案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