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批评中的个人情绪

2020-12-07王钰莺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赞誉书家客体

◎王钰莺

一、正面情绪观

正面情绪的元素主要来源于书家此时的心情、书法作品的好坏。显然而知,一幅好的作品能够让批评者赏心悦目,便于友好的沟通与有效的批评。积极正面的批评态度,是善意的、是公允的,是与批评主体优良的道德品格和渊博的学术涵养成正比的。此种态度的批评可从文章中看到批评者的中肯、坦诚、真我等方面的态度动机,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对客体技法水平提高和书法艺术发展具有较为指导性的积极言论。对批评客体对象的长处进行表扬与肯定,同时又能在处理欠缺的地方予以指正,是真正为书者所着想,积极地为书法中坚力量的上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指引。批评对象的作品,肯定有许多值得褒扬的地方,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不知该如何改正,这时批评者作为欣赏者可发现不足并积极给予指导。而批评对象对于此种善意的批评是会乐于接受的,如此,两方的批评与接收是处于同一积极情绪之中的,不仅会有利于批评者的理论水平的提高,也会有利于客体的书法技法水平的提升。这种带有积极善意情绪的批评,为书坛的进步作出了合理的表率与积极的态度,有利于促进书法艺术的良性进步。

二、负面情绪观

相反,书法批评中的负面情绪会带来负面的体验,它能够让批评者容易带有个人偏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批评思维,反而使得被批评者提前为自己戴上保护罩,防止批评者的有理中反而无理的批评,达到保护自己为目的。同时对于批评者的点评,并非达成心灵的碰撞产生有效的契合,反而是一种左耳进右耳出不走心的常态。这样一来,书法批评的效果就适得其反,如同一种噪音,让批评者只好表现为口是心非的样子,出于礼貌便以非我的状态回应。

负面一词,可谓赞誉过度或贬低过度,情绪的过度夸张,是无法达到恰当的书法批评效果的。赞誉过度的书法批评有几种常见的情况,一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较为特殊,出于情面的问题,不好意思对客体作品作出不好的评论,虽说此种批评方式所占比重不大,但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二是因自身所处地位的缘故,面对名家与行政权力大的书家,过誉言辞的显露就难以避免,想得到对方的注意和关照。三是批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一方获得钱财或名利的收益,一方得到因文章赞誉而出名。另一种过度情绪为贬低性品评,现今网络的发达,微信文章、个人批评短文等的言论不胜枚举,因为网络发言所造成的后果会下降许多,不需要使用实名,可以设置匿名,这就使得偏激、恶意、贬低的评论如雨后春笋般地络绎不绝。渐渐地脱离了原本建立的以书法发展为本位的批评体系,无下限的谩骂与争吵在消耗着书法发展所需的“能量”,后起之秀们的中青年书家们也因此种恶意批评的影响,变得唯唯诺诺,只敢坚守传统本体的旧道路,而损耗了原有的创新态度。

三、健康的个人情绪观

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最正确的表率。郑板桥曰:“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不论赞誉与贬损,要在言语间说得对方心服口服,别人点头称是,这才是好的批评文章。反之,不仅不会产生任何价值,而且还会对书法批评的大环境造成污染和毁坏。古人在品评他人作品时,最常使用的便是比喻法,例如,孙过庭《书谱》云:“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乱舞蛇精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从此可见,古人面对他人的书法,以自然界的可见事物来形容,既不失态度又能让观者所接受。

个人情绪的正确体现,从根本上进行分析来说,无非就是书家涵养的表现,而书家涵养又包括字内修养与字外修养两方面。字内修养是指必须具备书法创作的能力,能够在书法艺术学习中有自己的见解和领悟。字外修养是指应该具备文化和人格的修养,应该在掌握基本的书学知识和品评思想的积累基础上,广泛涉猎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文化。正确的批评情绪必须是遵循学术性和善意性而出发,从唯物主义出发的观点,避免无底线唯利是图的阻碍书法思想的发展。

四、结语

书法批评,无论是对作品的赏评,还是对书家的批评、书坛现象的批评都应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批评者的思想应该是独立的,应该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批评应该是自由的,共识应该在真正的探讨中达成。控制个人情绪,不仅是人与人合作的处事原则,而且也是书法批评者内心所向,批评者能够对个人情绪的充分认识与有效规范,为书法批评领域增加一把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将开启新的进步的批评空间,促进书法艺术健康有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赞誉书家客体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被赞誉有什么坏处
戴纳派克中国制造中心出口产品海外获赞誉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浅议犯罪客体
汉字说“理”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