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生活》教学视域下培养高中生财商的实践思考

2020-12-03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姚小林

青年心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财商高中生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姚小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财商教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有些学校开始尝试财商教育方面的培训和教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专门教材,开设比较随意,内容也参差不齐。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2017 年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调研报告》显示,中学生的财经知识积累比较匮乏。这样看来,我国在国家和学校等层面对财商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在不适合开发实施专门校本课程的情况下,不断提升现有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水平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高中生财商应该是在对待金钱、财富方面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一个集成体,主要解决高中生思想认识问题、金钱获得和增值、金钱使用、综合运用等问题,还关系到责任、感恩等思想层面的东西,最终融入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与财商培养直接相关的课程是思想政治课,在现有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中,《经济生活》模块无疑是进行财商教育的最佳载体。《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要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立足基本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财商的培养正是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财商教育是一个从知识、技能到运用实践的系统化层级化的体系,因此在培养财商时,思政课教师主要从以下三个培养目标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和多个途径来进行。

一、通过主题学习来实现财经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获取

主题学习主要聚焦学生对财的认识,财的判断以及财的取得和使用,使高中生对财的认识更趋理性、对财的使用更加科学、对财的增值上有更高的处理技能,乃至对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有更准确的理解和应对。

针对学生金融知识薄弱的现状,教师可以把《经济生活》中所有与财富、金融有关的知识整合成一个个的主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社会生活问题,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主题教学。同时还可以把经济学、金融学以及管理学中与高中生财商相关的部分抽出来融合进去。关于财商的主题学习有“如何正确对待、获取、使用金钱”“如何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经营企业”“如何进行科学的消费”“如何进行投资理财的选择”“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如何应对国际反倾销和贸易争端”等等,这些都可以单独或者组合起来进行议题式学科教学。

教师还可以开发和利用与财经相关的书籍、短视频和专题网站等线下和线上各类资源,或者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把相关学习成果通过课上小组活动或自制主题网页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使所学到的知识更为系统全面。

二、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来实现统配资源能力的提升

一般来说,财商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学习经济学、金融学知识本身,而是更强调统配资源能力的培养。这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各类资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对自己有形财产如金钱收入衍生对无形财产如时间精力的管理和统筹能力。二是解决经济知识的运用能力。运用经济金融的思维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模式,提前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三是做出选择的决策能力。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信理性地决策和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经济生活》内容比较抽象,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才更易理解运用。如在讲授“多彩的消费”时,教师可以指导寄宿生利用鲨鱼记账、网易有钱、随手记、挖财、财禅等软件,从每月的消费记账入手,对一段时间所记账目进行分析审视,对下一阶段的消费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养成财务规划意识,合理配置和使用金钱。除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外,教师更要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来让学生深度参与,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和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活化和建构知识,从而实现其统配资源和管理财富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讲“投资理财的选择”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几项能体现生活技能的任务:到商业银行开户,存一笔定期和活期,比较两者的利率;利用支付宝上的模拟炒股小程序,自己选几只股票,一周以后相互交流盈亏情况。这样,学生在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投资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通过辨析式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实现价值观的塑造

财商教育是以金钱观为切入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信心、乐观等良好品质,增强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个人与自我、与家庭、与社会以及与国家之间的正确价值取向。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定型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要注重学生经济道德品质的养成。

1.通过辨析式学习让学生增强自身的价值认同。学生一般会对拜金主义和假冒伪劣这些行为产生反感,这是学生将经济知识转化为内在道德的一种体现。在《经济生活》学习中,学生会在观察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形成基本的道德认识。然后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同伴之间的思维碰撞,将这些感性的道德认知上升为理性的道德信念。例如在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上,除了对那些使用地沟油和提取地沟油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处罚以外,学生还要进行探究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加强相关部门监管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2.通过设置道德冲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经济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经济现象更是复杂多变,许多经济问题难以用对错、善恶来评价。如在学习企业兼并时,可以这样设计:给出“在万达海外投资累积总额超2000 亿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开始接连亮相,叫停万达的这些海外项目”这样一段材料,让学生讨论这种并购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还是向海外转移资产的行为,这样复杂程度就更高了。不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道德原则也可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强化价值观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真实有效的道德内化也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高中生通过学习可以树立正确的财富价值观,从而自觉规范日常经济生活中的行为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如:能够体谅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做到节俭、合理消费,不进行攀比消费;遇到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时,能够尽己所能奉献社会;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支持正版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等等。

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帮助其获得参与经济生活所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是其实现全面发展和科学生涯规划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的学科使命。思政课教师应该努力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拥有受益终身的财商。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财商高中生
开启财商教育,打造别开生面的数学课堂
《钱包包的财商养成记》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黑龙江省“95”后大学生财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