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英语科技类阅读教学中的模式分解

2020-12-03邵旖一

名师在线 2020年22期
关键词:环节笔者文本

邵旖一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国际学校,江苏苏州 215500)

引 言

根据新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1]。《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中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一、理论依据

探究式学习理论在国际文凭小学项目(PYP)倡导的探究单元(UOI)教学方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国际文凭组织认为,探究是小学项目的主要教学方法,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探究允许每个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和适合自己的速度发展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小学项目的宗旨是,通过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提供新的具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以及进行反思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形成理解。这种建构主义教学法尊重学生对社会与自然界产生的看法、理解,不断鼓励学生反思并完善他们的世界运作模式。他们认为,探究一方面是积极地投入社会与自然环境努力地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是对实践经验和收集到的信息联系进行后续反思。小学项目自始至终,无论是通过游戏,还是通过更正式的学习开展探究,都牵涉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加工处理。

在国际文凭小学项目中,以探究环(Inquiry circle)的模式进行探究单元的学习体验,其过程主要包括:引入(Tune in)、找出(Find out)、整理(Sort out)、深入(Go further)、总结(Make conclusions)、行动(Take action)。

20 世纪80年代末,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基于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在开发新课程资料和专业化发展体验的过程中开创了5E 学习环模式。这种建构主义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引入(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详述(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

对比两种学习环,可以发现异曲同工之妙。探究环(inquiry circle)以任务描述,清晰呈现整个探究活动的步骤,但一般国际文凭小学项目的探究单元可持续6 周,在一般的阅读课堂上无法满足时长要求。5E 学习环也以任务描述过程,但在环节上更加简便,时长上更加灵活。综合两大学习环的优势,笔者以5E 学习环为基础模型,结合探究环活动,尝试为常规小学英语科技类阅读课堂进行学习模式分解研究。

二、教学实践

笔者将以21 世纪英语报中刊登的Landing on moon's far side(登陆月球背面)的科技类拓展阅读为例,详细说明在小学英语科技类阅读素材教学中模式分解的教学尝试。

(一)引入

5E 学习环的第一个环节为引入,即教师利用课堂手段激活学生在相关话题方面已有的认知图式,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将学生的思维指引到本课的新概念、新内容上。

(1)物线引入,背景铺垫。在阅读课的引入环节中,笔者为学生带来一个3D 脚印拓本,引导学生猜测What’s this? Where is it? 学生不难猜出这是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第一个人类的足印[3]。随后,通过Astro Reality Footprint on the moon 的3D 登月足印,学生能裸眼交互体验人类首次登月的AR 情景。课堂也围绕Footprint 这一具象展开讨论,同时对人类首次登月的旧闻进行再现和信息铺陈。

(2)前测准备,旧知调用。物线的构建主要围绕连接Footprint 和Moon 两个具象进行,关于月球的信息激活需要更多的前测准备。为此,笔者进行了Moon and Space Science Quiz 的小组互动评测,旨在大量输入目标话题语言词块的表达,为学生探究输出搭建支架,启动已有的认知图式。

(二)探究

5E 学习环的第二个环节是学生自主探究、自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过程。教师在该阶段应相对放慢课堂节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并允许犯错,让学生在低风险的环境中求知。

(1)模型呈现,问题聚焦。在阅读课的探究环节中,笔者为学生呈现了三球仪(太阳、地球、月亮),让学生操作三球仪,在Word Bank(orbit around, near side far side, synchronous rotate...)关键词的支持下,尝试以I see...I think...I wonder...的句式描述所见所思。这样的形式,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的直接呈现,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地发挥。同时,模型对学生的探究有方向性的指引,能够让有限的课堂时间,通过问题聚焦定位到重点问题的探究上[4]。

(2)所见所思,各抒己见。在上述问题聚焦环节,由于直观道具的支持,学生比较容易发现一般的科学现象,如We always face the near side of the moon, but we can never see the far side.发现科学现象后,学生可以进行发散式猜测。在这一环节,笔者也将个体探究和小组探究模式相结合,自我探索并和同伴分享。

(三)解释

解释环节的关键在于给学生所理解的概念进行解释、辩护的机会。用语言解释的过程,让学生能重新审视自己在引入和探究两个环节中的理解,并在教师和其他信息源的帮助下加深理解。

(1)多源信息,整理论证。在这一环节,笔者主要提供了NASA 关于Moon's far side 的科普介绍,通过权威的视频信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话题目标语言[5]。随后,学生会对已摄取的信息进行快速提取分类、综合处理,并对自己的初探结果进行阐述。为了增强学生在教师和全班同学面前表达的自信,笔者让学生先进行小组阐释分享,再请代表进行小组间分享。

(2)素材解读,盲点处理。在以上所有环节中,通过大量文本视觉和听觉的输入刺激,笔者已经将目标阅读素材中的重点信息和关键词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呈现和解读。学生在此基础上的整体理解应该不会存在太大问题,细节的解释处理需要笔者更多的关注。学生往往无法解读的细节点,即空白解释点,需要教师的参与[6]。当然,教师对这一环节的协助,目的主要在于对空白解释点给予信息补充,指引学生全方位扫除阅读素材盲点。例如,在阅读素材解读中,笔者主要补充说明的点是“冯卡门撞击坑”。

(四)详述

该环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教师提出的挑战会给学生新的探索和体验,能加深其理解,锻炼其思维能力[7]。

(1)问题挑战,深入理解。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定难度的阅读问题,如整体理解并归纳总结类问题:What is Chang'e 4's to do list? 或者是需要关注细节的陈述判断题:Chang'e 4 is the fi rst probe to land on the moon (F moon's far side)。通过此类开放或非开放性问题,学生主动联系目标文本进行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锻炼阅读思维。

(2)结构解读,启发思维。小学生在解答阅读理解问题时,一般只是从句子或段落中寻找答案。虽然这种阅读方式对掌握阅读文本的细节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要培养学生更高阶的思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更多、更高角度的解读,如语篇结构的渗透,帮助学生从理解一篇文本到理解一类语篇[8]。因此,笔者在语篇结构解读上,给学生提出“新闻五要素”的概念和问题挑战。5W 对学生其实并不陌生,因为在小学英语较多的故事性、叙事性文本语篇阅读中经常会被探讨,但5W 被作为新闻五要素谈及,会让学生在阅读探究过程中,重新建构认知图式。

(五)评价

评价可以指学生的自我评估,也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估,以评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9]。

(1)过程评价,多维反馈。传统的阅读课堂上,评价环节一般出现在文本最后,但不管是从PYP 探究环还是5E 学习环,评价渗透于每一个环节。以学生为主导的探究式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在各环节中的听说读写活动,都有被评价的可能。当然,评价的主体更具多样性,可以是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

(2)行动指向,终极目标。除课堂内的评价外,探究式阅读学习的目标达成其实也指向课外,指向行动与运用,即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体验,能举一反三、以点及面,学会一类问题的探究方式。例如,本堂课的终极目标即学生能对小学英语科技类阅读素材形成探究学习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结 语

笔者相信,在建构主义理念下,以“物线引入,背景铺垫;前测准备,旧知调用;模型呈现,问题聚焦;所见所思,各抒己见;多源信息,整理论证;素材解读,盲点处理;问题挑战,深入理解;结构解读,启发思维;过程评价,多维反馈;行动指向,终极目标”为过程描述进行的小学英语科技类阅读素材教学探究式学习模式分解的尝试,会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相信这样的教学尝试,会让课堂翻转: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操控者和决策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角色则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认知建构和意义建构的主体。

猜你喜欢

环节笔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老师,别走……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谚语趣画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